西域是中華歷史上極其重要的地區(qū),它與中原大地有著難解難分的情緣,自張騫出使西域,聯(lián)絡(luò)月氏、大宛、康居等西域各國,共同出兵對抗匈奴,從此打破匈奴對中原與西域通道的聯(lián)系,張騫的西行之路也被歷史界贊譽為“鑿空之旅”。 漢朝通西域的來龍去脈 自從張騫鑿?fù)ㄎ饔蚝?,漢朝與西域之間往來不斷,既有貿(mào)易互通,也有兵事摩擦。在這片神秘土地上,有多少大漢的忠魂從此“埋骨他鄉(xiāng)”。 漢朝是個了不起的王朝,早已是歷史界的共識,與千年后的唐朝并稱“強漢盛唐”。漢朝的強大離不開一個君王,即一代雄主漢武帝。漢武帝一生只為一件事而活,便是不惜“窮兵黷武”對匈奴用兵,證明漢家劉氏的血性。在對匈奴連年的征戰(zhàn)中,曾經(jīng)涌現(xiàn)出一批像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這樣不世出的名將,幫助漢武帝一舉血洗自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后,漢匈屈辱的和親史。 實際上,漢武帝生前沒有完成消滅匈奴的愿望,只是在雙方的實力比較的層面,讓漢朝居于上風。真正完成解除匈奴對漢朝威脅的是漢宣帝劉病己,將南道匈奴徹底收歸漢朝,將北道匈奴驅(qū)趕至漠北。到此才可以說,匈奴對漢朝的邊事威脅基本解除,但沒有完全將匈奴誅滅,仍然有一部分散落的匈奴部落時常騷擾漢朝的邊境。 耿恭重開西域都護府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已經(jīng)廢棄多年的西域都護府重新開設(shè),由名將耿恭擔任都護府校尉,負責鎮(zhèn)守西域各部。時隔一年(公元75年),北道匈奴又覺得自己混壯了,躲在暗處舔傷口磨爪子多年,野蠻的劣性又開始蠢蠢欲動。匈奴出奇兵偷襲車師國,將車師國的后王殺死,占領(lǐng)車師國的大部分土地后,隨即乘勝襲擊耿恭的營地,由于匈奴人多勢眾、來勢洶洶,將耿恭所帶領(lǐng)的漢軍逼入城中,漢軍苦戰(zhàn)無果,只好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耿恭所在的城是一座小城,沒有足夠的糧草供應(yīng)。兵力和糧草雙重不足的壓力下,使得漢軍深陷困境。走投無路的漢軍,心理素質(zhì)差的很多選擇自盡而死,能夠支撐著存活下去的漢軍,只能靠水煮弩筋來充饑,就是在這樣的危急形勢下,耿恭與漢軍將士硬生生地擊退匈奴的數(shù)十次進攻。 為了防止窮兇極惡的匈奴強行攻城,耿恭利用匈奴文明未開化的弱勢,對匈奴起兵喊話說“漢朝制造的神箭,中箭者都會生毒瘡”。實際上,這是一種心理戰(zhàn)。一開始還真起到震懾作用,這些野蠻部落的人一聽這些邪門歪道,立刻嚇得不敢靠前。 但是,匈奴人也不傻,這樣的心理戰(zhàn)術(shù)根本不可能持續(xù)。很快,匈奴人識破耿恭的計謀,對漢軍采取更大規(guī)模的圍攻。耿恭率軍血戰(zhàn),雙方再次打成平手。匈奴這邊覺得再苦戰(zhàn)下去,對雙方都沒好處,索性派出使者前去勸降,只要耿恭投降,匈奴王庭愿封他作王侯。使者來到耿恭大營后,耿恭二話不說把使者推上城墻砍殺后,用火烤肉吃。這個故事便成為1000年后,岳飛那首著名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耿恭此舉是想告訴匈奴,大漢將士誓死不降,即便是戰(zhàn)到一兵一卒也要跟匈奴玩命到底。 要不要救援 與耿恭相隔萬里之遙的東漢洛陽,朝廷上正在上演關(guān)于“是否拯救耿恭”的討論,大部分大臣覺得沒有出兵營救的必要,僅僅千把來人的戍邊將士,沒有必要派出大軍,耗費大量的物資救他們。剛剛即位的漢章帝沒有臨朝理政的經(jīng)驗,就要下達拒絕出兵的詔令時,有個耿直的大臣站出來,用一己之力侃侃而談駁斥群臣。此人便是司徒鮑昱。史書記載,鮑昱說: 今使人于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nèi)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quán)時后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fù)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鮑昱這番話可謂是振聾發(fā)聵,意思是說,如今漢軍有危難,朝廷卻棄之不顧,等于縱容匈奴的戾氣,傷害漢軍將士的心。以后若是再有匈奴侵犯邊界,誰還愿意為大漢戍邊御敵。漢章帝聽完這番話,內(nèi)心的熱血瞬間澎湃起來,鮑愛卿說的對呀,這些人是為我漢家劉氏賣命,絕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即刻下詔,發(fā)兵拯救耿恭。 艱難拯救路 于是,漢章帝下令,由敦煌、酒泉、張掖、鄯善四地共同出兵7000人馬,火速增援耿恭。2個月后,援軍趕到天山以南的柳中城,一舉挫敗一股匈奴。將匈奴斬首3800人,俘獲3000多人,牛馬牲口37000頭。漢朝援軍距離耿恭部,相隔著一座天山。天山之險素來有名。時值冬天,天山的氣候異常惡劣,稍有不慎很可能7000漢軍就撩在天山的雪堆里。 主將已經(jīng)開始動搖,但是副將范羌堅決不同意。雙方爭執(zhí)不下,最后相繼讓步,將7000漢軍分撥2000人給范羌前往營救耿恭,剩余5000人扎營天山以南待命。最后,一代名將范羌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順利穿越天山,擊退圍困耿恭的匈奴。此時,城中僅僅只有26人生還,他們經(jīng)歷著非人磨難考驗,終于見到漢家的援軍。 26人與范羌的2000人馬開始踏上南返的路途,匈奴軍暫時被擊退后,整頓軍馬繼續(xù)窮追不舍。2026人且戰(zhàn)且退,終于熬到玉門關(guān),完成一段不亞于“鑿空之旅”的艱難回家路。耿恭最初的26人,回家后只剩下13人。各個衣衫襤褸,滿目瘡痍。玉門關(guān)的將士們看到他們的模樣,無不痛哭流涕。 玉門關(guān)主將鄭眾親筆上書漢章帝為耿恭13人請功,沉重地書寫下“不為大漢恥”五個字,時至今日依然激勵著華夏兒女奮勇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