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麻雀愛讀書,談詩論文,走進古人?!锻跤韨犜娢膫鳌窞槟v述宋初文學家王禹偁的一生。雍熙四年(987)秋季,王禹偁和羅處約一起前往京城。因為不確定能否留在京城任職,王禹偁暫時先把家人安頓在了揚州。年底,王禹偁和羅處約到達京城。次年(端拱元年,988)伊始,二人到中書省應(yīng)試,作《詔臣僚和御制賀雪詩序》。文章送上,太宗非常滿意。正月初八,任命王禹偁為右拾遺,羅處約為著作郎,同直史館。右拾遺(不久改稱右正言)、著作郎是本官,都為從七品,直史館為差遣官。能夠順利地入京任職,王禹偁非常高興。京城給他留下最美好回憶的地方是瓊林苑,五年前考中進士后,王禹偁曾在這里參加皇帝賜宴,后來回憶起來是“蓬島會群仙”。這次入京任職,又是一件喜事,王禹偁要故地重游。 《初拜拾遺游瓊林苑》 開宴曾游此綴行,五年為吏別仙鄉(xiāng)。 杏園鶯蝶如相識,應(yīng)怪重來蒨綬香。 三館一閣——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秘閣——是朝廷藏書的地方,掌管修史、藏書、校書等事。秘閣這時還不存在,要幾年后(淳化三年,992)才建成。在館閣任職的人員,過個一兩年后,就可以超遷官階,委以重任。直史館職務(wù)比較清閑,非常適合讀書人。王禹偁初入史館,既榮幸又感到新鮮。《館中春值偶題》 御柳差差拂禁墻,菲才何事直仙鄉(xiāng)。 坐聞雞唱皇宮近,睡枕魚須白日長。 簾掛蘚庭微雨霽,研添桐井落花香。 春風老盡詩情淡,翻卷青編獨繞廊。  與之前擔任縣主簿、知縣相比,王禹偁對如今的職務(wù)已相當滿意了,但他沒有忘記自己濟世為民的大志。 剛?cè)刖┎痪?,王禹偁就寫了一篇《待漏院記》來告誡宰相。待漏院是百官清晨等待上朝的地方,設(shè)在丹鳳門西邊。王禹偁以宰相在待漏院休息期間必有所思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其所思內(nèi)容,將宰相分為賢相、奸相、庸相三類。倘若宰相所思是百姓尚未安定、四方蠻夷尚未歸附,邊境仍有戰(zhàn)爭、田地仍有荒蕪,還有賢人在野、佞臣在朝,天災(zāi)仍在,民風不淳,為此而憂心忡忡、殫精竭慮,那他上朝后對皇帝說的話必是關(guān)乎天下如何達到太平、百姓如何達到富庶的。這是賢相。倘若宰相所思是怎樣報私仇、舊恩,得到更多財物奴仆;使攀附我的奸人高升,將忤逆我的直臣貶黜;君主聽說有天災(zāi)或奸吏枉法,就用巧言遮掩過去。這樣的宰相謀取的都是私利,政權(quán)、帝位終會因他而顛覆。這是奸相。至于那些沒有主張、隨波逐流、貪戀高位的庸相,則不值一提!在此之前,王禹偁請假去揚州迎接家眷?;实鄄粌H準假,因知道他貧困,還賜給他一家來京的路費。這讓王禹偁既感激又慚愧,因為他知道皇帝所賜也是出自百姓的膏血。回到京城后,王禹偁聽說了皇帝求直言的事,立即寫了一篇《端拱箴》獻上。王禹偁開頭先說:皇帝身處尊貴崇高的地位,又趕上天下太平的時候,很容易忘記開國時的艱辛而產(chǎn)生懈怠,這正是臣子進諫的必要時刻。人們都是你虐待他他就仇恨你,你對他好他就愛戴你,因此君主要多為百姓著想。首先,要勤儉?!盁o侈乘輿,無奢宮宇,當念貧民,室無環(huán)堵;無崇臺榭,無廣陂池,當念流民,地無立錐。御服煌煌,有采有章,一裘之費,百家衣裳;御膳郁郁,有粱有肉,一食之用,千人口腹。”其次,賞罰要慎重。手握生殺大權(quán)的君主,更應(yīng)該慎重地使用權(quán)力,不要因為一時喜好而賞賜,也不要因為一時怒氣而濫殺無辜。第三,要區(qū)分忠奸,進賢人、遠佞臣?!笆霝榫??先人后己,信而用之,斯為至理。孰為小人?害物謀身,察而斥之,斯為至仁?!?/span>這是王禹偁第一次上書進諫,內(nèi)容比較寬泛不夠具體,但也體現(xiàn)出他為國為民的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