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釣者誰不向往廣闊無垠的海面,在這里作釣驚喜無窮,先不說那些形色各異的海魚,單想到馳騁在廣闊海面就讓無數(shù)釣友躍躍欲試。夏季、春季跟秋季是在大海釣魚的好時機,作釣者只有充分了解海魚活動規(guī)律,結合作釣具體情況才能有更好的收獲,筆者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些釣時、釣餌、釣法方面的相關技巧,希望能幫到廣大釣友! 一、潮汐漲落 生活在海邊的人應該都知道,海水運動是有軌跡的,想要出海必須活用這些規(guī)律,筆者這里要強調的是跟海釣息息相關的潮汐。如果想出海作釣就要對所在區(qū)域潮汐起落、流向的規(guī)律的了解,到任意一個釣點后,先看潮時的水漬痕跡,確定參照物。如果對潮時不能把握,漁獲往往較少。給大家科普一下潮汐的基本規(guī)律,每月的初一至初七、十六至二十二為大潮(又稱活水),其他時日為小潮(又稱死水),初三、初八前后幾天也比較好。大潮過后二至三天水較混濁,十一、十二、二十五、二十六水最清,初二、初三、十八、十九水最混。秋季釣魚,可以選擇在每天的拂曉、黃昏、剛漲潮、漲半潮、剛回潮、落半潮時刻出海。

二、出釣時間 大海雖然跟內(nèi)陸水域不一樣,但是在每年的春季跟秋季汛期它們卻有相通的地方。每年的春汛大約在谷雨至夏至,秋汛在寒露至立冬。4月份前,近海水溫較低,魚一般都在較深水區(qū),海釣收獲一般不大。9~11月是出海旺季,但釣友會因釣點與區(qū)位的不同,垂釣的魚種也會有所差異。同一區(qū)域內(nèi)有的魚常年都有,有的魚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針對海魚的這些基本特征,掌握所處海域魚類的洄游規(guī)律,之后根據(jù)魚汛出現(xiàn)的時期進行垂釣,可以有效提高漁獲,也可以詢問當?shù)貪O民交流魚情信息。具體作釣前,作釣者記得多備幾根海竿以備不時之需! 三、配制魚餌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作釣者永遠不用擔心的,弱肉強食在這里被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大個體海魚常追逐小個體海魚,小魚小蝦就常被吞食,它們是常見的釣餌之一,此外,沙蠶、海蟑螂、蟹肉都是海釣的上好魚餌,其中,海蚯蚓可以作為萬能餌料,如垂釣石斑魚、鱸魚等魚種,建議在海竿上掛活餌。福壽螺在野外容易尋得,其外殼比較薄容易穿鉤,是一款不錯的餌,用來打窩也是不錯的選擇,但都需要保鮮。以沙蠶為例,將報紙用水打濕,然后用濕報紙把沙蠶包好,放在冰箱的保溫室存放,可保持鮮活一周以上。

四、選擇釣位 魚在水下出生、長大并繁衍后代,它們雖身處不同水面,但在很多方面卻驚人的相似,打個比方,海魚或淡水魚都喜歡在亂石爛網(wǎng)、礁石、木樁間進行覓食藏身,部分有洄游的特征,部分魚種有集群活動的習慣。在跨海長堤和海岸防潮堤、漁港碼頭或是魚排處都是魚類棲息、覓食之處,這些地方均是選擇釣位時的首選。如果要在選釣點上下功夫,作釣者還需要了解“魚道”,對此,可以向當?shù)貪O民請教。近水識魚性,他們常年在海上捕魚,對海魚的活動規(guī)律和特點掌握的比較透徹,找準了“魚道”對海釣是很有益處的,如果您在某一個區(qū)域內(nèi)經(jīng)常能釣到某種魚類,說明這個地方是一個比較好的位置。

五、找準泳層 大海下魚種繁不勝數(shù),但它們都有自己固定的游動水層,平時它們在這些地方嬉戲獵食或休息,因為海水流向、潮水漲退以及風的大小的差別會對魚的泳層產(chǎn)生影響,作釣者需要對目標魚習性有更多認識,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才能保證海竿拋的更精確!在海上作釣,收到魚訊時,作釣者要及時提竿遛魚,錯過時機常會造成跑魚! 以上內(nèi)容是筆者的一部分作釣經(jīng)驗,筆者去過的地方畢竟有限,所以大家還是參考這部分內(nèi)容,然后結合實際情況海釣,這些釣法、釣餌等作釣技巧不要死守不變!
海釣磯釣最常見的幾種方式海釣、磯釣與船釣不同的垂釣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