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書沫兒,原名閆相玲,山東臨沂人,主從事會計工作,因愛好文字,所以想著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喜歡就好。 過年過節(jié)鬧花燈【原創(chuàng)】 快過年了。春節(jié),正披著人間的盛裝款款走來。俗語說,“忙年,忙年,過年就是忙活,越忙越紅火”,人們被各種“忙年活”裹持著,一層又一層,暖暖的,遮住了寒冬臘月的冷。他們不辭辛苦,做著各種禮物送給春節(jié)。溫馨,幸福,整潔,滿足,懷念,感恩。 在隔窗相迎臘八節(jié)的時候,人們便嗅到了春節(jié)的氣息。推開門,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邁檻而入,這是春節(jié)到來之前的序幕。年糕,不時的兩聲鞭炮聲,遮不住門外涌動著的南來北往的身影。思鄉(xiāng)歸家的心啊,是他們送給春節(jié)最燦爛的禮物。 熱鬧的集市,吆三喝五的商販,講價錢的購年貨者,他們都知道,快過年了,春節(jié)快到了。他們?nèi)巳硕夹呛堑模畔铝送盏挠嬢^。來市場前,人們往往把家里確實壞了不能用的器具,大到家用電器,小到斷把掉頭的勺子鏟子,漏水的舀子,裂縫的碗盤以及筷子等都捋一遍,把要換的都列在購買計劃中,就連掃地的笤帚也不例外,等買到新的,就全部換掉。對于吃的,從辣椒蔥蒜白菜蘿卜到魚蝦葷肉油鹽醬醋等都買的一應俱全。最不能落下的是給大人孩子添身漂亮的衣服。每個人都喜笑顏開,每個人都大包小包。 放了假的孩子卻有些肆虐地吵著要這要那,他們知道這時的撒嬌恬笑,在大人呵斥過后,換來的是自己的收獲和滿足??粗膼鄣亩Y物,孩子撒著歡地樂,大人也滿足地笑。 大街上道路擁擠,不管開車的走路的,性子再爆烈的人,這時也溫和起來,感嘆著沒事盡量別出門,過年了太擠。走親串友的,也急急火火地放下禮物便走,因為在春節(jié)到來前,他們要趕著把該串的親戚串完。 春節(jié)的腳步一步緊一步,人們也越來越歡騰??纯催€缺什么,想想還該做什么。最要緊的是別忘了買春聯(lián)貼對子增添福字。家庭成員還未聚齊的人家,心中期盼著和遠歸的親人團聚的那一刻。更有自我反省者在自我告誡,該珍惜的珍惜著,該放下的放下吧,因為要過年了,春節(jié)這就到了。 春晚是人們送給春節(jié)最大的禮物。每一個親人都歡笑著,每一個團員的家庭都團聚著,每一雙眼睛都緊瞅著,每一對耳朵都聆聽著。他們在耐心地等待著,恭敬地迎接著年的駕臨。他們的心是虔誠的,他們的態(tài)度是敬重的。 零點的鐘聲還未敲響,全家就早已出動。鍋里煮著平安餃子,院子里安放好桌子,準備好敬天的家什等。燃放的大鞭炮早已掛好,用一根長長的桿子高高地舉起。住樓房的人家則簡化了敬天手續(xù),在陽臺不能燒紙,年齡長點的就在樓下燒,以示虔誠,鞭炮也選扔在地上就能響的大地紅。 此時,室外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早已此起彼伏,有些耐不住性子的人家,早已敬完天,燃放了鞭炮。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端餃子,敬天,燒紙,磕頭,放鞭炮等便依次俱上。最后是吃餃子,家里的每一個人都要吃,哪怕只吃一個,因為那是吃福。有幸吃到特意包有福餡的人,嘴角則露出遮不住的笑。吃過餃子已是深夜,困乏的去睡覺,無睡意的有繼續(xù)看春晚的,有去街上玩的,有吆喝著玩麻將的,有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話家常的。 隨著鞭炮聲次第變?nèi)?,辭舊迎新的年就過去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新的祝福,新的祝愿,新的期盼,都將在這新的征程里重新書寫。 大年初一一大早,人們穿上新衣,又用一種特有的方式,迎接春節(jié),那就是拜年。小輩給長輩拜年,長輩則一早早起,煮餃子敬天放鞭炮,等忙活完了就專等小輩們來拜年。人人見面老遠就說過年好,人人都說吉利的話,人人都喜笑顏開。年輕人厭倦了拜年的繁瑣與落俗,早早去幾個族內(nèi)近一點的長輩家拜個早年,之后便溜到街上玩去了。 大街上,舞龍舞獅的,踩高蹺的,做各種各樣游戲的,熱鬧非凡。在人多一點的街區(qū),更有扎氣球的,套圈的,打氣槍的,賣字畫的等,有賣吃的如糖葫蘆,棉花糖,臭豆腐,各地烤串等。在這街上,人挨著人,都或緩或急地隨人流慢慢向前移,雖然都知道進入這些熱鬧的街,耐不住性子的會著急,但都還是抑制不住地要進來擠一下,否則會讓人覺得這年好像缺點味。人們的幸福,歡樂,信心和希望,都在這些熱鬧的街市上歡騰著,跳耀著,飛翔著。 初一一過,初二,便是女人回娘家給母親拜年,朋友間串門子的日子。到了初三那些在外地上班的,便都陸續(xù)原路返程。這種熱鬧的場景要持續(xù)到初五,在春節(jié)即將結束時,人們又在慢慢地等待,等待幾天后正月十五的到來。 正月十五鬧花燈。雖然事實上沒有書上講的熱鬧,但摔小飛炮,挑燈簍,看煙花等確實是孩子們所期盼的。大點的孩子從一個小盒子里,拿出個摔炮,滿臉的欣喜。小一點的孩子有點膽怯,不由得向后縮。只見大孩子嘴里說著沒事,隨即把胳膊向上一揚然后一甩,只聽“啪”的一聲,有的小孩子嚇得渾身一抖,隨即咧嘴大哭,有的則閉著嘴撇兩下,淚在眼圈里打轉,看到大孩子笑也便跟著笑,笑的有些牽強,最后大家都笑的前仰后合。天黑的時候點上根小時候叫的滴滴筋,劈劈啪啪直響,閃著電光,甚是好看。 最有看頭的便是大人們放的煙花,一捆一捆各種造型的都有。端出一個大的擺好,點上火,煙花帶著響聲直竄云霄,在空中展示一個漂亮的大花,一個接一個,奇艷至極。圍觀的人們不由得“哇”一聲驚呼,緊接著“哇”聲不斷,燃放者便有些自得,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于是越發(fā)放的歡了。 晚上,是正月十五的主體節(jié)目時間。人們把早已買好的蠟燭燈拿出,或者是早用胡蘿卜手工刻好的胡蘿卜燈,那份認真,虔誠,足足看出對生活的期盼和敬重。 “照照眼,不害眼”。當燃燒著的燈放在眼前的時候,每個人都搖晃兩下腦袋,以便讓兩只眼都能讓光照著,同時嘴里說著“照照眼,不害眼”。據(jù)說這是有講究的,不管對人到底有多大好處,大過節(jié)的,圖個吉利也就都照了。之后便把燃著的燈分放到每個房間,一個房間一盞燈,屋門口和大門口的兩邊也分別放上,一邊一個。放好燈便由它們,遇上有風的天氣,則要注意火的安全。 放在正屋的燈油少了,可再添。待到油燒盡,人們便忙著觀看燒盡的燈芯的形狀,如能成奇特狀,象玉米,象棉花或者別的什么,則預示著今年大豐收。如無形狀只是一根棍,則預示著今年的收成一般。 如果此時還未盡興,則可相約著去街上或村口,看那些不敢在家而拿到大街上放的煙花。不想出去的可在家看元宵聯(lián)歡會了。 現(xiàn)如今,其實過年也沒有太多的束縛,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講究的細節(jié)有所差異,形式也會有區(qū)別。人們的思想見地不同,觀念不一,對過年過春節(jié)的理解也不同。有些家庭選擇年夜飯不在家做,去飯店。有些家庭選擇在過年之前去外地甚至出國旅游,形式不一。不管選擇何種方式,去哪里,人們的心啊,都會被這盛大的節(jié)日緊緊地揪著。此時,那些外出過節(jié)的人們也正陸續(xù)地趕回來。 年過完了,正月十五鬧完了。至此,人們期盼已久,準備已久的春節(jié),就算是結束了。春節(jié)正以滿足的姿態(tài),戀戀不舍地從人們的視線中緩緩消失。人們的心中啊,卻不免感嘆著如今的年味說的再濃,也濃不過珍藏在心中那久久不能忘懷的小時候年的味道。 人們從濃濃的年味里走出來,開始了新一年的征程,并期盼著下一個春節(jié)的到來。 《齊魯文學》(季刊)是齊魯文學雜志社主辦的刊物之一,分別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時代性、探索性”為辦刊宗旨,發(fā)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國當代詩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時代氣息,可讀性強。 投稿須知: 1、稿件內(nèi)容健康、結構完整、文筆優(yōu)美、底蘊豐厚。 2、詩歌、散文、小小說、散文詩、文學評論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文責自負。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文責自負。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及個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眾號發(fā)表過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