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日本料理都能叫懷石料理。 想必你對日本懷石料理并不陌生。它以國際一流的料理水準、精致的食材、優(yōu)雅細膩的用餐體驗,以及昂貴的價格聞名于世。 舉例來說,像京都榮獲米其林三星、亞洲 50 佳的菊乃井餐廳,在人均餐標 3000 人民幣以上(不含服務費)的情況下,依然一位難求。 日本的懷石料理為何如此昂貴?究竟一套懷石料理中包含多少道菜肴?在調(diào)味上又遵循什么規(guī)則?下文為你詳細拆解。 種類繁多、層次分明的菜品設計懷石料理井井有條的上菜格式、精雕細琢表現(xiàn)季節(jié)風味的食材料理、還有使用日本工藝制成的陶瓷與漆器餐具,讓一頓飯成為宛若藝術品的豐盛日式文化饗宴。吃著盤中餐,就感受到了職人的技術、特色物產(chǎn)以及時間的流動。 一套完整的日本料理按順序會包括先付、八寸、向付け、炊き合わせ、蓋物、燒物、酢肴、冷缽、中豬口、強肴、御飯、香物、御碗、水物等多道料理,裝在細心打造的小餐具中,盤中餐貴精不貴多,逐一奉上。吃一套懷石料理,就像吃下了當季最豐盛的五感體驗。 先付(前菜)開胃用的小菜,調(diào)味輕盈和質(zhì)感清新。 圖片來源:日本料理、會席、案內(nèi)所 先付的重點在味覺上打開賓客的胃口,因此以冰涼清新的細致料理為主。這道用上甜蝦、搭配螺旋狀蘿卜生菜以及紫蘇的精巧菜色,就是很合適的開胃小菜。 八寸(下酒菜)以季節(jié)為主題的菜色,通常為一種壽司與幾道較小份的小菜組合。 圖片來源:Tabelog 「八寸」(はっすん)原本的功能是下酒,因此大多在酒宴的生魚片之后才出菜。但如今在出菜順序里也常取代「先付」,以展現(xiàn)豪華感。這道以秋天為主題的八寸料理,有裝飾的楓葉、肥美的鴨肉和精致的燈籠果,小皿內(nèi)也裝了橘紅色亮晶晶的馬哈魚卵。 炊き合わせ(蔬菜、魚、豆腐等切小塊燜煮)圖片來源:HIROSHI MAEDA 將紅蘿卜、蓮藕、南瓜細心切成花朵和葉子的形狀,并放入竹筍、小蕪菁和香菇,仔細悶煮的料理,也可以放入魚、肉、豆腐來變化。這種炊煮的菜色,在調(diào)味上有特定的順序,先從分子大的調(diào)味料開始下,接著才是分子較小的鹽、醋、豉油與料酒,才能達到細致均勻的風味。 蓋物有蓋食器所裝盛的食物,通常為湯,或茶碗蒸。 湯和茶碗蒸的風味基礎,都是由昆布與柴魚等干貨食材制作而成的日式高湯,給這種汁水淋漓的料理帶來突出的鮮味。 燒物(季節(jié)性的魚類燒烤)季節(jié)性的魚類燒烤。 菊乃井露庵的燒物料理,圖片來源:Tonsil “大火遠火”是日本料理將食材烤得既香而又外酥內(nèi)軟的方式,高溫加熱封住表面,留住鮮味,濃縮食材本身的味道。在燒烤類料理中,烤香魚算是最能夠考驗師傅技術的一道。因為香魚體積小,不同部位又需要不同的料理方式,來讓它達到最好吃的狀態(tài),甚至高明的師傅會在用烤叉穿刺香魚時,塑造出魚游動的姿態(tài),看來栩栩如生卻已經(jīng)烤熟是其一大賣點。 酢肴(醋腌菜)以醋腌漬的小菜。 淋在海鮮上的蛋黃醋,有和風美乃滋之稱。圖片來源:ltn 醋物(すもの)則是將貝類、蔬菜等食材切絲,以醋為基本調(diào)味的涼拌料理。 日本料亭常見的醋種類有:加高湯調(diào)整醋與豉油口味的「二杯醋」,加入味霖和砂糖調(diào)味的「三杯醋」,將醋、豉油、味霖或砂糖與紅辣椒一起煮滾后用高湯調(diào)整口味的「南蠻醋」,常在夏天用于鹽烤香魚或鹽烤鱸魚的「寥醋」,多半淋在蝦子或螃蟹上、可稱為和風美乃滋的「蛋黃醋」。 強肴(肉類主菜)主菜,一般為燒烤或烹煮過的牛肉、禽肉、魚等等。不過“肴”(讀作NA)在古代日本語里有配菜的意思,因此若是名為“強肴”但放在下酒菜八寸之后才出,這時強肴會以淋上湯汁的魚蝦貝類和蔬菜為主。 蔗香石燒牛小排 御碗、香物來到主食的部分。 香物一般與主食一同奉上,圖片來源:orchid 香物是把季節(jié)性的蔬菜,腌漬成清爽的小菜,給客人帶來清新的味覺,具有清口的作用。 講到湯類,“御碗”是以水、昆布、柴魚熬出高湯,再與當季烹調(diào)過的魚貝類或蔬菜一同盛入漆器木碗的料理。一個碗的組成,可以細分為以鹽巴或豉油調(diào)味的湯(吸い地)、湯料(碗種)以及裝飾增添香氣的配料(吸い口)?!肝た凇箮砣帐綔酚崎L的余韻、帶來季節(jié)感,春天用木芽和花山椒,夏天用茗荷,秋冬則用柚子來搭配。 水物(みずもの)餐后甜點,蜜瓜、葡萄、桃等甜美多汁的傳統(tǒng)高級水果。 水物在懷石料理中,扮演著像是甜點的功能。將甜美的水果,做成晶瑩剔透的果凍或是冰鎮(zhèn)切塊后食用,甜美多汁的季節(jié)水果從春天的草莓、夏天的水蜜桃,到葡萄、蜜瓜等,都是常見的水物食材。 日本調(diào)味的秘訣制作日式料理,加入調(diào)味料的順序,根據(jù)日本料理人長年累月所積累的經(jīng)驗,有著SA-SHI-SU-SE-SO的順序,也就是砂糖(さとう)的「さ」(SA)、鹽(しお)的「し」(SHI)、醋(す)的「す」(SU)、豉油(しょうゆ)因為也念成「せうゆ」因此為「せ」(SE),「そ」(SO)則是味噌。 這樣的順序來自于這五種調(diào)味料分子大小的不同,必須先加分子較大的調(diào)味料,再加入分子小的調(diào)味料,這樣食材才能夠確實吸收各種不同層次的調(diào)味,嘗來也更加柔軟細致。 品嘗懷石料理配合日本人的用餐習慣及養(yǎng)生觀念,全套正宗的懷石料理,從前菜到甜點,都有固定的上菜順序,有時會有細微更動或省略增減,但大致相同。品嘗的時候,原則依照侍者上菜順序用餐,懷石料理在設計上,不留下剩馀的食物,盤中沒有裝飾功能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因此也盡量不留下剩食才是有教養(yǎng)的用餐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