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顆肝臟,柔軟有彈性。 肝,被稱為“將軍之官”,更有“人體化工廠”之稱。 肝臟每天不停的工作,參與人體的代謝、解毒等,十分重要。 然而,肝臟也很“脆弱”,一些不良習慣,都會損害肝臟,危害身體健康。 肝臟好不好,先看看手腳,出現(xiàn)6個異常,是肝在“求救”,別大意 手腳,是肝臟健康的一個“風向標”。 多留心觀察手腳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了解肝臟的健康情況。 一旦出現(xiàn)下面幾個異常情況,是肝臟的求救信號,切莫忽視大意。 1:手指甲變脆、易斷 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 肝臟健康,則指甲紅潤有光澤,且有一定的硬度。 一旦肝臟受損,肝血不足、筋失所養(yǎng),則指甲變脆、易斷裂,容易劈裂。 2:手掌發(fā)紅 健康的手掌,是淡粉紅色,并且是比較均勻的顏色。 一旦手掌大小魚際兩處,出現(xiàn)紅色的斑點、斑塊,要警惕是“肝掌”。 肝掌的出現(xiàn),說明肝臟功能嚴重受損了,一定要及時檢查,切莫忽視。 3:中指根變細、縫隙增大 手掌五指并攏,若中指根變細,縫隙增大,多半是肝經(jīng)氣血不足所致。 若中指根變細,伴隨手掌顏色暗紅,則需警惕脂肪肝、內分泌失調。 若中指根變細,手掌顏色土黃色,無光澤,則肝膽病變可能性大,及時檢查。 4:腳趾甲蒼白 健康的腳趾甲,是淡紅色,光滑、潤澤、條紋清晰。 然而,一旦肝臟受損,導致造血功能下降,體內毒素無法及時代謝,便會導致 下肢的營養(yǎng)供應不上,腳趾甲就容易出現(xiàn)蒼白的現(xiàn)象,也變得容易斷裂。 5:腳掌紋增多 肝主要負責人體的積毒工作,也因此,肝臟受損后,首先就會影響解毒。 一旦毒素滯留體內,血液首先受到影響,就會導致足部紋路增多,變深。 6:腳底蠟黃 除了腳掌紋增多,腳底蠟黃,也要警惕是肝臟受損了。 當肝臟功能,影響到膽汁的排泄,血液當中的膽紅素將會升高,此時,足底會表現(xiàn)為明顯的黃色,嚴重者全身皮膚發(fā)黃。 下面5個傷肝行為,再難也要堅持改 1:大量喝酒 都說“小酌怡情,豪飲傷身”。 然而,有多少人是小酌小酌著就喝多了呢? 而不論是酒精,還是其代謝產(chǎn)物,都會損害肝臟。 長期喝酒,容易誘發(fā)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所以,想要更好的保護肝臟,一定要注意,少喝酒,滴酒不沾最好。 2:長期熬夜 肝臟,在睡眠中,自我休息與修復。 一旦睡眠不足,肝臟超負荷工作,易引起肝臟供血不足,影響肝臟細胞的營養(yǎng)滋潤,久而久之,會增加各類疾病的風險。 3、用眼過度 肝藏血,開竅于目,久視傷肝。 長期使用電腦、看電視、看手機,或長時間看書,都會造成用眼過度,消耗大量的肝血,導致肝血不足,所以,一定要勞逸結合,避免用眼過度。 4、晨起憋尿 ![]() 清晨,有多少人,為了賴床而選擇憋尿呢? 然而,憋尿,不僅損害膀胱,也會影響肝臟健康。 清晨,身體毒素會堆積在二便,而肝臟是毒素的代謝器官。 此時,若不及時排便,毒素堆積,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肝臟中毒。 所以,清晨要及時排便,不可隱忍,喝杯水,再排便,排毒效果更佳。 5、濫用藥物 ![]() 醫(yī)學研究表明,中國普通人群中,每年藥物性肝損的發(fā)生率,高于西方國家,不容忽視。 生活中,抗生素、解熱鎮(zhèn)痛藥、避孕藥等,都易引起急性肝損害。 養(yǎng)護肝臟,堅持“四步走”,肝會越來越好 第一步:飲茶,排肝毒 多補充水分,可促進肝臟排毒,減少肝臟負擔。 用一些護肝排毒的小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飲,是護肝排毒,不錯的選擇。 婆婆丁山刺玫茶,促進肝臟排毒的同時,還可疏肝、理氣、解郁,呵護肝臟。 ![]() 婆婆丁,隨處可見,是“藥食兩用”的小植物,用來泡水喝,是不錯的選擇。 中醫(yī)認為,婆婆丁,入肝經(jīng),擅長排肝毒,可對抗內毒素造成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從而保護肝臟健康。 山刺玫花,泡水喝,可疏肝理氣,解郁散結,有益肝臟健康。 山刺玫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其藥用價值高,是“藥食同源”的小植物,可理氣活血、疏肝解郁,改善肝胃氣痛,舒發(fā)體內郁氣。 經(jīng)常用這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對于肝臟排毒,疏肝理氣,保護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第二步:睡眠,養(yǎng)肝血 ![]() 人臥血歸肝,睡眠的時候,流經(jīng)肝臟的血液變多,有助于養(yǎng)肝血。 子時,23:00-01:00,要熟睡,易養(yǎng)陽,養(yǎng)肝血,流經(jīng)肝臟血流量的增加,還有利于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午時:11:00-13:00,要小憩,睡一份午覺,可養(yǎng)肝腎,有助于肝臟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促進肝臟排毒。 第三步:運動,強肝臟 ![]() 養(yǎng)肝要多動,促進身體代謝,不能太懶惰。 但是,養(yǎng)肝不宜劇烈運動,以中強度運動為好,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 散步,相對于其他運動要安全得多,每跨出一步,腳底所受的沖擊只有跑步的1/3左右,是最適合肝臟病人保養(yǎng)肝臟的一項運動。 散步的最佳時間,是在晚飯1小時以后,大概在19?21點,全身血液分配均衡,最適合散步。 肝不好的人,每分鐘100?130步為宜,以不感到疲勞、微微出汗為度。 第四步:按揉,通肝經(jīng) ![]() 太沖穴,是肝經(jīng)的原穴,是排除人體內濁氣的最大穴。 取正坐或仰臥位,足背側,在第一、二足趾跖骨連接部位的凹陷處。 經(jīng)常按揉太沖,可以幫助肝臟排毒,還可抒發(fā)肝氣,疏通經(jīng)絡,助力肝健康。 按揉時力度,控制在略微感到疼痛即可,切忌用力過大造成皮下淤血。 每次按壓的時間持續(xù)4~5分鐘就可以了,按摩結束后,喝適量的水有助于加速體內的代謝。 ![]()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麻煩聯(lián)系刪除,謝謝! |
|
來自: 營養(yǎng)師雪姐姐 > 《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