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書壇,館閣體之風盛行,學子們?yōu)榱丝既」γQ身仕途,都專門研習呆滯、死板的館閣體。 這種風氣呢,嚴重阻礙了清朝時期的書法發(fā)展,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被館閣體給束縛住了。 在雍正八年,有一位學子高中探花郎,之后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進,憑借出色的能力和一手好書法,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 梁詩正在乾隆皇帝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他能力出眾,書法更是出彩,每次乾隆皇帝出游,梁詩正都跟隨左右,幫乾隆皇帝記錄做的詩詞。 清廷中的一些重要文獻和資料,也都是由梁詩正負責編撰,乾隆皇帝將許多名家書法集而成冊制成的《三希堂法帖》,也由梁詩正擔任總編。 他的書法初學柳公權,又學文征明、趙孟,最后學顏真卿、李北海。 他將這些書法大家的精髓融匯一體,又加入了自己的風格,才形成了秀美絕倫的書法。 尤其是他的行書,筆力勁挺,字體工整、筆鋒犀利,盡管比不上王羲之那種飄逸灑脫的境界,但是更加適合書法愛好者去研究。 在生活中,有很多朋友練習書法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奔著王羲之等名家的書法去了,想要在短時間內一步登頂。 可殊不知,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根本駕馭不了那些大家的書法,而梁詩正的書法,無疑就是打好書法基本功的最佳選擇。 ——編輯謫仙 |
|
來自: 鄉(xiāng)間客 > 《書法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