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每年三伏天出現在公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期間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對很多人來說三伏天對身體是巨大的考驗,鼻塞、中暑、腹痛、咳嗽都是高發(fā)季,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幾個非常實用的、適合三伏天保健按摩的穴位:![]() 感冒、鼻塞→肺俞穴 肺俞穴功效:此穴主治疾病為: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 位置:肺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時,一般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肺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詳見此人體背部穴位圖相關圖示) 中暑、嘔吐→大椎穴 大椎穴功效:此穴可以益氣壯陽,主治:咳嗽、五勞虛損、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等。 位置:大椎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 心悸、腹痛→膻中穴 膻中穴功效:此穴主治疾病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兒童可選用此穴。膻中穴位置: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 氣喘、咳嗽→天突穴 天突穴功效:此穴主治疾病氣喘、咳嗽、暴喑、咽喉腫痛、嘔逆、癭瘤、梅核氣等。天突穴位置:天突穴位于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 心臟不舒服→心俞穴 心俞穴功效:推按“心俞穴”可以治療心經及循環(huán)系統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盜汗、夢遺、癲癇、胸痛、心悸亢進、暈車、頭痛、惡心、神經官能癥等。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 取穴: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心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哮喘、咳嗽→治喘穴 治喘穴功效: 能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對于治療氣喘發(fā)作,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百日咳。 位置:穴位于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 ![]() 取穴:人體的肩頸部,大椎穴左右約二厘米處的凹洼中。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養(yǎng)生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