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泉地區(qū)產(chǎn)翠青色的青瓷,其生產(chǎn)從五代始,歷經(jīng)北宋、南宋、元代、明代,一直到清代后期。歷代龍泉青瓷不僅深受國人的欣賞和喜愛,也受到了很多其他國家人士的青睞。 我國香文化的發(fā)展超過兩千余年,所以香爐的發(fā)展一直是很重要的器皿學(xué)問。從博山爐起始就有很多樣化的精美香爐出現(xiàn)。鬲形爐的造型是代表著中國的基本器形,也是品香最理想的香爐器形,在優(yōu)雅香席中手握鬲形香爐,品奇楠沉香,與三五好友共一爐,交換心得砥礪翰文是何等快哉之事。 爐的制式有多種,其中要數(shù)宋代的爐類最為豐富。眾所周知,自北宋時期,龍泉青瓷就以其造型和多種釉色而獨立于其他瓷種,'類玉'般的質(zhì)感很快取代了越窯而獨樹一幟,在一段時間內(nèi)對南北方瓷窯造成了很大影響。就讓我們看看宋代形制各異的龍泉香爐吧。 2020年6月5日 蘇富比香港 博古五千 南宋龍泉官青釉鬲式爐 雖有金繕,但仍估價800萬 宋 龍泉鬲式爐 南宋官窯鬲式爐形制古雅大方,土質(zhì)縝密色深黑,釉面瑩潤如玉、深邃幽遠、深淺兩層開片,與出土南宋官窯瓷片及清宮舊藏官窯器特征相符。 龍泉窯青釉刻弦紋三足爐 南宋 故宮博物院藏 日本名古屋德川美術(shù)館藏南宋龍泉窯青瓷香爐,名為“千鳥”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 南宋 龍泉窯青釉鬲式爐 南宋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造型古樸大方,以釉色取勝,梅子青釉勝于一般青釉,可與翡翠媲美,尤為難得。爐口沿較寬,直壁,圈足,足下承三個云頭形足,三足與圈足在同一平面。器身凸起弦紋四道,上下各一道,中間兩道。通體施梅子青釉。 龍泉窯青釉鬲式爐 南宋
2019年5月15日蘇富比倫敦 中國藝術(shù)珍品 #2019春拍# @新浪收藏 02 2020年7月21日 周二下午16點-20:30分 專場開拍
編號:5647 編號:5650 藏品說明:龍泉窯素來是以如青玉一般的質(zhì)感贏得世人稱贊,此龍泉窯三足爐,器型端莊、別致,器身施滿釉,釉色青翠,宛若春水,極得素雅勻凈之美。唇口,直壁,弧腹,餅子底,上置雙立耳,下承三細管足,俗稱蔥管爐。胎質(zhì)細膩,釉層豐厚青翠,上佳粉青色。此款式爐宋代常見,但是傳世全品幾乎沒有。耳與蔥管足都有斷缺,極難保存。拍品雖為修復(fù),但形在,色尤佳,同為收藏之不二選擇。 04 2020年7月23日 周四下午16點-20:30分 專場開拍 編號:5665G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