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分析 金運太過 庚子年是「金運太過的中運」。 嚴重的,人群會出現(xiàn)喘咳逆氣,是腎不納肺氣,胃氣不降的原因;壓力積聚上焦,得不到舒解,形成了肩背痛。脊梁骨的末端、陰部、胯至膝蓋之間的腿部、膝關節(jié)、大腿骨、小腿內(nèi)部和足皆有各種不適。這些與火星影響地球相關。 金氣的收斂克制木氣的生發(fā),草木的生長受到抑制,一些頑強的古樹都會受到金氣太過的損害。人群疾病多見脅肋急劇疼痛,不能翻身,咳嗽氣逆,甚至吐血衄血。若太沖脈絕,多死亡而無法治。這些與天上金星明亮有關。 少陰司天 氣候之一:「溽暑至」。溽(rù) 的基本解釋為:潮濕、悶熱;暑,熱也。 氣候之二:「大雨時行」。大暑節(jié)氣標志著五運六氣的下半年開始。庚子年下半年是「陽明燥金在泉」,與「金運太過的中運」相應?!附鹕?。伴隨著太陽直射點向南半球移動,北方寒氣填充,冷暖氣流交織,雨水開始增多。 與氣候相應,民病亦有三: 一是:「民病寒熱」。氣候無常,導致人群會出現(xiàn)熱癥或者寒癥。 二是:「嗌干黃癉」。嗌(yì)為咽喉;黃癉(dān),黃疸的古稱,是指以面目發(fā)黃、身黃、小便黃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 三是:「鼽衄飲發(fā)」。鼽衄(qiú nǜ)是病名,指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的病證。 陽明在泉 子午之別 學習《黃帝內(nèi)經(jīng)》理解「子」「午」的差異,區(qū)別庚子與庚午的不同,有助于準確把握時令養(yǎng)生的尺度。 前面《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氣交變大論》說的是中運金運太過的氣候,《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講了6年一次的子、午年的氣候,再加上地支「子水」,三者合一構成了庚子年唯一的氣候。 在認識庚子年大暑至秋分四之氣時,將以下半年「陽明燥金在泉」主導氣候為主,綜合考慮上述幾方面氣候因素,逐一分析每個節(jié)氣的氣候特點,才可能化解氣候帶來的危害。 養(yǎng)生建議 一年有六氣,每兩個月是一步氣(六氣的名稱、變化和功能的對應詳見附1)。大暑開啟了「四之氣」。庚子年四之氣的地氣(主氣)是「太陰濕土」,天氣(客氣)也是「太陰濕土」。在北半球地氣潮濕的時節(jié),土星影響地球。這種天地皆濕、遙相呼應的時空,直接傷害的是脾胃系統(tǒng)。脾胃為后天之本。根本不穩(wěn),百病入侵。四之氣是「成」的兩個月,如果根本受挫,一年的身心之「成」將會受到威脅。 脾胃為肺之母。在世界流行「新冠肺炎」的時空下,肺的生化之源受到危害,人們將要面臨新的挑戰(zhàn)。在如此嚴峻的形勢面前,我們給時令養(yǎng)生人大暑期間的建議如下: 驅(qū)寒斂熱 恢復正氣 大暑至處暑一個月的時間,寒熱相搏。若寒邪傷了陽氣,可以出現(xiàn)以心寒為主的高燒。金運太過的中運,加上地支「子水」,寒邪侵入發(fā)燒者居多。解決的方法:即時溫補腎陽、脾陽,心中不冷,體溫回歸。若心寒消失,反而躁熱,可以少許養(yǎng)陰斂陽。 一旦熱邪灼心,心中煩熱,體溫低燒,可以即時養(yǎng)陰斂陽。煩熱消失,體溫回歸。 燥濕健脾 防止木乘 陽時養(yǎng)陽 預防衄癥 有飲酒習慣的人,在四之氣出現(xiàn)氣虛時,可以酒為藥,喝一點酒,尤其人參酒。酒入腎,腎經(jīng)酉時最旺。切記:以酒為藥養(yǎng)人,用酒取樂傷人。 中國幅員遼闊,時令養(yǎng)生人要盡量與時令養(yǎng)生專業(yè)人士交流,根據(jù)因時、因地、因人的「三因」原則來辨證自身的狀況,改善不適。 注:上述時辰以北京時間(東經(jīng)120度)為準,各地根據(jù)當?shù)亟?jīng)度與北京時間的經(jīng)度差來計算時差,可以在百度查閱《真太陽時算法與中國主要城市查詢》作為參考。 文字原創(chuàng) |
|
來自: 大慶84zgryupe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