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 尺寸:高63.5cm 大維德基金會鎮(zhèn)館之寶
宋 官窯 青瓷琮式瓶 尺寸:高 22.6cm;寬 13.7cm;長 13.6cm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收藏大內(nèi)參》 下面精彩繼續(xù) 南宋 官窯 粉青釉長頸瓶 尺寸:高 18cm;腹徑 8.5cm;底徑 5.2cm ![]() ![]() 北宋 天青釉直口圓洗 尺寸:高 3.3cm;口徑 13cm;足徑 9cm ![]() ![]() ![]() 北宋 天青釉直口圓洗 尺寸:高 3.6cm;口徑 13.7cm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精藏門》 后面精彩繼續(xù) ![]() ![]() ![]() 北宋 天青釉葵花盞托 尺寸:高 6.5cm;直徑 17cm ![]() ![]() ![]() 北宋 天青釉撇口宮碗 尺寸:高 7.1cm;直徑 16.9cm;足徑 7.5cm;重量 0.35kg ![]() ![]() ![]() 北宋 天青釉直口圓洗 尺寸:高 3.4cm;口徑 12.9cm;足徑 8.9cm ![]() ![]() ![]() 北宋 清涼寺汝窯 天青釉雙魚紋橢圓洗 尺寸:高 2.8cm;長 14.2cm;寬 9.7cm ![]() ![]() ![]() ![]() 南宋 官窯 油灰青釉牡丹式洗 尺寸:高 3cm;口徑 9.9cm;底徑7.8cm ![]() ![]() 元 官窯類型 米黃釉葵口折腰盤 尺寸:高 3cm;口徑 16.4cm;足徑 8.6cm ![]() ![]() 北宋 耀州窯 青釉轉(zhuǎn)枝牡丹紋圓盒 尺寸:高 9cm;直徑 17.1cm ![]() ![]() ![]() ![]() 北宋 越窯 青釉波濤摩羯爭珠紋碗 尺寸:高 6.4cm;直徑 14.8cm ![]() ![]() ![]() ![]() 北宋 鈞窯 天青釉如意枕 尺寸:高 13.8cm;寬 29.6cm;長21.5cm
![]() ![]() ![]() 北宋 鈞窯 天藍(lán)釉直口缽 尺寸:高 13.8cm;口徑 19.4cm;腹徑21cm;足徑 9.6cm ![]() ![]() ![]() 北宋 鈞窯 天青釉紫斑直口長頸瓶 尺寸:高 29cm;腹徑 13cm ![]() ![]() ![]() ![]() 北宋 定窯 白釉刻劃牡丹紋梅瓶 尺寸:高36.5 cm ![]() ![]() ![]() ![]() ![]() 宋 定窯 劃花牡丹紋圓洗 尺寸:高 8.8cm ;直徑 27.7cm ![]() ![]() 南宋 龍泉窯 青釉弦紋長頸盤口瓶 尺寸:高 31.7cm ![]() ![]() 南宋 龍泉窯 青釉三足鬲式爐 尺寸:高 11.4cm ![]() ![]() 南宋 龍泉窯 青釉獸耳簋式爐 尺寸:高 9.7cm ;口徑 18.5cm ![]() ![]() 南宋 龍泉窯 青釉板沿洗 尺寸:高 5.2cm 口徑 16.6cm ![]() 北宋 黑釉碗 尺寸:高 5.6cm ![]() 宋 建窯茶盞 尺寸:高 4.4cm ![]() ![]() 明宣德青花花卉紋蓋罐 尺寸:高 18.8cm,直徑 21.9cm ![]() 元 青花加礬紅大罐 尺寸:高 33cm ![]() 明早期 白釉多穆壺 尺寸:高 19.5cm ![]() 明 綠松石釉大罐 尺寸:高 33.5cm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收藏家大圈子》 下面精彩繼續(xù) ![]() 明 釉里紅執(zhí)壺 尺寸:高 32.5cm ![]() 明 紅釉龍紋碗 尺寸:高 4.8cm ![]() 明 紅釉碗 尺寸:高 8.2cm ![]() 明 青花大瓶 尺寸:高 62.6cm ![]() ![]() ![]() 明萬歷青花帶龍紋梅瓶 尺寸:59.2cm ![]() 明嘉靖 白釉刻劃花卉紋梅瓶 尺寸:高45cm ;直徑21.8 cm ![]() ![]() ![]() ![]() 清乾隆粉彩御制詩文雞缸杯 杯子一尺寸:高5.8cm;直徑6.8cm 杯子二尺寸:高7cm;直徑8cm ![]() ![]() 清雍正 斗彩石榴花卉紋抱月瓶 尺寸:高 18.2cm;寬 14.5 cm ![]() 清 青花釉里紅瓶 尺寸:高 42.1cm ![]() 清 青花蓋盒 尺寸:高 3.4cm ![]() 清代 銅紅釉小梅瓶 尺寸:高7.7 cm ![]() ![]() 清康熙 黃釉龍鳳暗花太白尊 尺寸:高8cm;直徑12.4cm ![]() ![]() 清雍正 斗彩歲寒三友紋美人肩茶壺 尺寸:高13.7cm ;寬10.7cm ![]() ![]() ![]() ![]() 清雍正 琺瑯彩九蓮獻(xiàn)瑞把壺、茶杯 杯尺寸:高4.5cm ;直徑6.3cm 壺尺寸:高11.4cm;寬18.5cm ;直徑 11.2cm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收藏動態(tài)》 后面精彩繼續(xù) 上面這個宋代吉州窯木葉盞就是他收藏品的一件,是公認(rèn)的“木葉盞之王”。在宋代吉州窯木葉盞器物中,常常充滿了禪意,這與它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有很深的關(guān)系。吉州窯的所在地贛南地區(qū),在唐宋時期是中國禪宗寺院最密集的地區(qū)。關(guān)注:人二。在此種特殊的環(huán)境中,吉州窯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直接受到了禪宗的影響。禪師們按照禪宗哲學(xué)與美學(xué)的要求,指導(dǎo)吉州窯窯廠為寺院生產(chǎn)法事用具。 而在吉州窯中讓大家最熟悉便是這樹葉貼在茶盞上的木葉盞了,葉子在經(jīng)過高溫后,不但沒有灰飛煙滅,反而被永久的保存下來。一片飄零的落葉,置于火與泥之中,變成那個時代下的禪宗記憶,也變成后來大家趨之若鶩的收藏品。 但在今天,其實(shí)傳世和出土所見的木葉盞,木葉多為脈絡(luò)含糊不清,或者品相不完整,一件完整的木葉盞可以稱為人間國寶,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收藏家——安宅英一,便擁有“國寶”級的木葉盞,葉柄和主筋均呈青黃的暖色調(diào),木葉的筋脈分明,葉子也呈現(xiàn)有層次感的青藍(lán)色調(diào)中,被業(yè)內(nèi)稱為“木葉盞之王”。 愛好成就的收藏之路 安宅英一(1901-1994),是日本國內(nèi)以收藏中國陶瓷藝術(shù)著稱的最重要的私人藏家之一。他藏品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都是少數(shù)可以與斐西瓦爾·大維德(譽(yù)為西方世界最為偉大的中國藝術(shù)鑒賞家與收藏家)比肩的。 同時代的行業(yè)精英
安宅英一是以鋼鐵起家的安宅產(chǎn)業(yè)的第二代領(lǐng)袖,20世紀(jì)中期的安宅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是當(dāng)時日本的十大綜合商社之一,從事最重要的進(jìn)出口貿(mào)易,內(nèi)容幾乎無所不包,可見安宅產(chǎn)業(yè)資金之雄厚。 安宅英一的很多藏品并不是只是他的個人收藏,而是作為公司實(shí)業(yè)收藏,但公司里很多人認(rèn)為,這只是會長的個人愛好。這個愛好讓安宅產(chǎn)業(yè)從戰(zhàn)后50年代就開始收集藝術(shù)品,至1976年時,已經(jīng)收藏了1000件左右,中國瓷器有150件左右。 南宋·吉州窯 安宅的收藏大體可以用一個“精”字來形容,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shù)館的前館長伊藤郁太郎曾經(jīng)這樣描述道:“安宅先生收藏文物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看那個東西喜歡,看那個東西很美,從美學(xué)角度入手,并不過份考慮經(jīng)濟(jì)價值或者文物研究價值。” 為收藏放棄企業(yè)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shù)館 南宋官窯青瓷八棱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