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里土陶產(chǎn)于棗莊西集鎮(zhèn)伏里村,相傳是三皇五帝之一伏羲的故里,距今已有5600多年的歷史,具有“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型制、濃郁的漢代風韻、南北朝的特點,被專家譽為”地面上流傳至今的珍貴稀有土陶文物“。 ![]() 伏里村地處魯南泰沂余脈的低山丘陵地區(qū)。南、東、北高,西是一片平原。小伏河自南往北穿村而過,從村北折西而流,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四季分明。地質(zhì)結構復雜,制陶需要的黑立土、紅膠泥、白高齡土、紅石等儲量豐富,適宜制作土陶。 ![]() 伏里土陶分祭祀、賞玩和生活三大類別上百個品種,祭祀類有方鼎、香筒、燒香用的圓鼎等;賞玩類有大站獅、蟾蜍、雞兔魚等,除獅子、牛等用于擺設外,大多數(shù)是兒童玩的口哨;生活類主要有闔缸、大小花罐、闔盆、婦女梳妝用的八角松枝盆、燙酒用的酒壺等。其中,大站獅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銅獎。該村土陶,也被命名“伏里土陶”。 ![]() 近年來,該村青年甘言軍、甘言地在繼承技藝的同時,又進行了創(chuàng)新,作品有鏤空陶罐、浮雕陶瓶和人像雕塑等。2009年,伏里土陶被列入山東省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2014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和國家地理證明商標?,F(xiàn)在伏里的土陶藝術品已傳入美、日、法、德等21個國家和地區(qū),并被中國美術館、日本玩具博物館等機構所收藏。主持伏里土陶藝術恢復發(fā)展的甘志友先生,也因此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的榮譽稱號。 |
|
來自: 特產(chǎn)早知道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