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的肩膀, 這是中華民族的肩膀。 原題:《我們的肩膀》 作者:胡世宗 在史書上,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必定被鑲上黑框,這一天,特大災難從天而降——四川汶川發(fā)生了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地震,樓倒房塌,山搖地晃,一瞬間,數萬個鮮活的生命啊,被永遠地、永遠地埋葬…… 我們曾經高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如今我們含淚放歌:“五星紅旗迎難飄蕩”! 大災面前,大災面前啊,我們有堅強、親民的黨中央,我們有十三億英雄的肩膀! 我們的總書記,不分晝夜地調兵遣將,他深入災區(qū),親切看望被救出的災民,情腸火燙; 我們的總理,手臂有血痕,鞋上有泥漿,他那哽咽的話語,讓抗震軍民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 我們的子弟兵、我們的白衣天使,一切救災人員、各種救急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天空、從陸地,開赴、投向災難的心臟! 全國上下,掀起捐助的澎湃熱浪; 港澳同胞及全球的華人紛紛解囊,臺灣救援的飛機降落在成都機場……幼兒園的孩子捧出了儲蓄罐兒里的鋼蹦兒,百歲畫家義賣自己的畫作和珍愛的寶藏,老板們一個個搶著到銀行刷卡捐贈,大學學子們排著長隊貢獻出青春的血漿……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億萬顆心飛向那飽受災害之苦的遙遠的地方,千里萬里,我們心心相連、手手相握、肩膀挨著肩膀,千里萬里,那被廢墟壓著的每個生命,每一聲輕微的呼救,都會在每個家庭、每一顆心的回音壁上發(fā)出巨大的回響! 在救援隊里,一位護士出發(fā)這天正巧是她的生日,她準時趕到了機場,只給同事們扔下一句話:“生日蛋糕你們吃,生日快樂的歌——你們唱!” 一個新郎,剛舉辦完婚禮,接到赴災區(qū)的命令就義無反顧地告別了美麗的新娘。 一個患白血病的孩子,在推進手術室前,捐出了準備買玩具的166元錢,六六順,??拐鹁葹囊磺许樌?,這是這個九歲病童的最大愿望! 在災區(qū)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救援隊伍在不眠不休、爭分奪秒地實施生命大營救,而在后方的小學,多少同學默默為災區(qū)的孩子們點燃了祈福的燭光…… 眾志成城,是我們的口號;同舟共濟,是我們的形象! 啊,災難,特大的災難,被扛起來了,就是這樣被扛起來了——把災難扛起來的是我們十三億人的肩膀! 這是中國的肩膀,這是中華民族的肩膀。 這肩膀,曾扛過多少屈辱,多少苦難! 這肩膀,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這肩膀,連起來,能頂得住地陷天塌! 這肩膀,砸下去,妖魔鬼怪都得喊爹叫娘! 這肩膀,是我們民族不屈的、興旺的標志啊, 這肩膀,是黃河,是長江,是喜馬拉雅山高聳的脊梁! 備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