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是中產(chǎn)家庭的通病。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受最好的教育,這可以理解,但是,受了好的教育,不見得你家孩子一定能成材,成大材。糟糕的是,如果期望太過,督促過嚴,還可能半道兒就釀成悲劇,不是孩子折了,就是父母折了。盡管我們說,望子成龍的父母,不見得都是像某些大V說的那樣,給自家孩子投資,是在放高利貸,他們大概率是沒指望回報的,只要孩子出息了,他們也就滿足了。后來的事兒,多半都沒來得及想呢。 其實,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多半沒受過正經(jīng)的教育,即使上過大學(xué),也是半吊子,好多都是改開之后才步入的大學(xué),即便現(xiàn)在70后80后的父母,在自己受教育的歷程中,也有諸多的遺憾,好多童年在農(nóng)村摸魚捉蝦長大的人,非常羨慕貴族教育。好多根本沒有音樂細胞的家長,紛紛給孩子買鋼琴,高價訂制鋼琴課,為的就是這個。如果能像薄某人一樣,有能力把孩子送到英國的伊頓公學(xué),大概怎么也得送。 當然,他們的孩子,一般來說,智商也還可以。在知識接受方面高于低收入家庭,也有大概率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家孩子三歲能背幾首唐詩,五歲能算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就覺得一定是天才,就太夸張了。其實,盡管費孝通和吳晗的研究證明,在科舉時代,能考上科舉的,大多是中小地主家庭的人(類似于今天的中產(chǎn)),但這種家庭出天才的概率也跟別的階層一樣,相當?shù)牡汀?/span> 無論家長的童年,家長受教育的過程有多少遺憾,這些遺憾,都不大可能在你的下一代身上補回來。如果非要彌補的話,多給孩子點好吃也就罷了,千萬別想在下一代身上實現(xiàn)你沒有實現(xiàn)的夢。真的這樣操作了,孩子遭罪不說,你還大概率的會失望,甚至絕望。 民國出了好多牛人,這是我們都承認的。但是,民國牛人的后代,有幾個能像他們的父輩那樣放光彩的呢?魯迅,胡適,王國維,陳寅恪?盡管,他們孩子受的教育,比他們的父輩還要好,最后能做一個一般的教授,也就很了不起了。碌碌無為者,是大把的。有段時間,我就怕碰上民國的名人之后,他們要你寫他們的父輩祖輩,每每要把他們寫成圣人。而自己則龜縮在父祖輩的陰影里,半步都出不來。 所以,你們的孩子,大概率是個平庸之輩,能養(yǎng)家糊口,進而日子過得還不錯,還能做有益的事兒,就應(yīng)該知足。做家長的,自己不怎么樣,沒有成名成家,干嘛非要指望孩子成名成家呢?就算你砸鍋賣鐵,耗盡家產(chǎn)把孩子送出了國,也拿了名校的文憑,這樣的指望也未必能實現(xiàn)。一般來說,單就經(jīng)濟層面講,你們的投資,想要收回來,都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讀了哈佛商學(xué)院,孩子畢業(yè)也未必一定能掙大錢。 做人要有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長,也要有平常心。如果孩子以后就是一個平常人,要能心平氣和,他能平平安安的,感覺幸福就好。 為防失聯(li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