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父子早年離散,兒子飄落鄉(xiāng)間,骨肉生死不知,侯郎讀書做官,念念不忘親父,朝廷尋榜高懸,求神問卜不得,全國上下動員。一行來到白馬,生父終于找見,皇帝想給賜官,老人心中不愿。京城就養(yǎng)天年,感動中國事件。 【原文】 魏郡侯棲筠,童幼時值歲大旱,盡室流徙,中途父子相失,獨(dú)與母依村民翟翁家。已而母死,身無所歸。翟翁見其姿性聰悟,遂養(yǎng)為子,教之讀書。 大觀元年,擢貢士第三人及第,始請歸宗。宣和中為省郎,以未知父存亡,請還鄉(xiāng)。朝廷為降榜尋訪,棲筠遣所親詣相國寺卜卦影,畫二馬相追逐,一翁一媼一官人拜。卜者云:“恐地名或姓氏有馬字,或歲月在午,皆不可知?!奔让o所向,姑用其言。 才渡河,先次白馬縣。縣人讀所出榜,適有二卜者相遇,其一姓馬,其一瞽目,曰:“此處喧闐,何也?”馬生曰:“大名府侯郎中,少年失其父,揭榜求之?!痹唬骸案改陰缀??”曰:“七十馀。”瞽者曰:“我適到某州某處,有來卜卦者,自云侯先生,恰七十歲。我許以今年方得運(yùn),便當(dāng)橫發(fā),莫非此人乎?”馬曰:“聞其人久已亡,今求其死所耳,安得尚在耶!”乃相揖而別。瞽者去,馬生往彼處訪侯老,且詢失子曲折,亟回縣,收榜懷之。 入白縣宰,偕造驛舍報棲筠,遣鞍馬迎取。時侯老已更娶一村媼久矣,與之謀曰:“我家有兩園棗,侭自可過日,好事不如無,又安知其果吾子否也!”辭不至。宰率丞尉同往,強(qiáng)拉至驛中,未有以辯。宰扣此老:“汝所失子,有何瘢痕之屬可識乎?”曰:“五六歲時,因弄刀傷中指。”棲筠矍然起拜,相持慟哭,即并媼迎歸京師。 徽宗亦甚喜,贈官錫服,皆辭焉。于是賜以兩字處士誥,就養(yǎng)閱歲而終。 【白話語音文字版】 魏郡的侯棲筠幼年時候在家鄉(xiāng)趕上個大旱災(zāi),全家流離失所去逃荒,中途父子離散。他跟著母親相依為命,后來到了一個村子,一位翟老漢收留了她們母子,很快的,侯棲筠母親去世了。他孤苦無依,翟翁看他非常聰慧,是個好苗子,就收他為養(yǎng)子,讓他讀書。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侯棲筠以天下第三名進(jìn)士及第。他隨即向朝廷請求恢復(fù)侯姓(歸宗),得到批準(zhǔn)。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年),侯棲筠的官職達(dá)到省郎級別。他不知道生父是否還在世,心里不安,就請示要回家尋父。朝廷不僅批準(zhǔn)還張榜天下替他尋找父親。侯棲筠也派親信到相國寺卜一卦。卦影顯示兩匹馬互相追逐,畫面里有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太,還有一個官人在互拜。算命師說:“看這個卦影,我推算是人名或地名里有‘馬’字,要么就是時間在正午時分(正午屬馬),其他信息我說不好。”聽到這些信息,大家商量說暫且相信。 于是侯棲筠帶人北渡黃河,先到的是白馬縣(河南滑縣,地名里有“馬”了)。很多人見到縣衙門口張貼的榜文。兩個算命的在此相遇,其中一人姓馬,另一個是盲人,盲人聽街面上人聲喧鬧,就問:“怎么這么熱鬧啊?這干嘛呢?”姓馬的算命師說:“大名府有個侯郎中,小時候跟他父親走失了,現(xiàn)在朝廷張榜要替侯郎中找父親呢!”盲人問:“他父親今年有多大年紀(jì)啦?”馬算師說:“今年70多歲了!”盲人說:“我不久前在某州某處碰到一個老頭來算命,他說姓侯,正好70歲。我當(dāng)時給他算今年要行大運(yùn)!還是個橫發(fā)的運(yùn)!這侯郎中要找的會不會是他呢?”馬算師一聽,就說:“我聽說那人早死了!正想知道他死在什么地方了,怎么可能還活著呢?”盲人沒多想,就把地方告訴了姓馬的。馬算師跟盲人分手,立刻動身去盲人說的地方,找到了侯老先生。 這個侯老以前真丟過兒子,馬算師問:“你是什么時候丟的孩子呀?哪兒丟的呀?”侯老一說,馬算師感覺八九不離十,趕緊返回白馬縣,回來就把榜文揭了,揣在懷里進(jìn)了縣衙。 他跟縣宰一報告,縣宰馬上帶著算命師來到侯郎中下榻的驛站說明情況??h宰隨即派車馬跟著算命師去了侯老住的村子。這侯老已另外娶妻,他跟現(xiàn)在的老伴兒商量:“咱們家兩個棗園的收入完全可以讓我們踏踏實實過日子,我看好事不如無!我怎么知道那人是不是我兒子呢?”侯老決定不去。后來,縣宰、縣丞以及縣里的主要領(lǐng)導(dǎo)都來了。他們不由分說,強(qiáng)拉著侯老來到侯棲筠住的驛館。 縣宰問侯老:“你不是丟了兒子嗎?有什么記號嗎?”侯老說:“五六歲的時候,這孩子曾經(jīng)用刀傷過中指!”侯棲筠一聽就站起來了,馬上給老人下拜。這真是他父親!父子二人抱頭痛哭。后來,連他父親娶的這個后老伴兒也一起帶到京城。當(dāng)時的宋徽宗聽說了,也很高興,就要給侯老賜官賜服,侯老都推辭了。后來皇帝頒賜他“處士”詔書。之后在京城被奉養(yǎng)了一年多,侯老就去世了。 【祥宏點評】:侯老很快去世,也許正應(yīng)了他那句“好事不如無”。這表明了宋代百姓的生活觀念。如果說沒找到孩子,他也許能在那個村莊靠著兩個棗園活的時間長點,這回見到皇帝了,見到自己兒子了,住在京城,好吃好喝好招待,福報迅速耗盡,住了一年就去世了,這是因為好事兒太多了;郎中,也叫“省郎”,指的是僅次于尚書、侍郎的官職,等同于司局級的一把手,可以算是皇帝的侍從官;說侯棲筠是“魏郡”人,魏郡指的是河南安陽以北,河北邯鄲以南的整片地區(qū);大名府,指的是河北大名縣,應(yīng)該是翟翁村子所在地;侯棲筠尋親這種事情很符合傳統(tǒng)中國行孝的道德,所以朝廷也會大張旗鼓地幫助尋找。這事在當(dāng)時也是屬于感動中國事件,上上下下都很滿意。父子團(tuán)圓,皆大歡喜;卦影,是宋代非常流行的一個占卜形式,著名的“馬前課”、“推背圖”都是“卦影”,《夷堅志》講了不少“卦影”的故事。很多“卦影”命師都特別準(zhǔn),這故事的算命師似乎水平不行;相國寺是北宋京城最熱鬧的地方,有很多算命的;那姓馬的算命師使了個小花招,他跟盲人說話的意思,好像他也見過侯先生;處士,意味著有德才而隱居不愿做官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