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傳奇人物。他早年鎮(zhèn)守國門,后以藩王身份發(fā)動叛亂奪取天下,當上皇帝后又親征漠北。 就是這樣一個馬背上的天子,一生四子五女卻都是即位前所生,做皇帝22年,沒有一兒半女降世,這也委實讓人疑惑。 仔細觀察朱棣兒子們的出生年月,他可不是即位后才不生孩子的。他最小的孩子是第四子朱高爔,出生于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距離朱棣稱帝(1402年)還有足足十年時間。 而洪武二十四年朱棣年僅33歲。一個33歲的男子居然就生不出孩子了,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朱棣缺女人嗎?顯然不是,僅僅史書有明確記載的后妃就有21位,雖然在皇帝中不算特別多,但生幾個孩子總是能做到的。 是朱棣沒有生育能力嗎?似乎也不是,畢竟之前有九個孩子,而且僅僅徐皇后一個人就生了其中七個。 是因為沒時間“耕耘”嗎?當然也不是,雖然朱棣很多時間都在進行戰(zhàn)爭,但絕不是一點閑暇都沒有。比如他1402年在南京登基,直到1410年才親征蒙古,這8年都太平無事,完全可以從容不迫地“造人”。 那是因為朱棣像隋文帝一樣懼內(nèi),不敢碰其他女子嗎?理論上也不應(yīng)該。史書記載徐皇后生了七個孩子,另兩個生母不詳,顯然并非徐皇后所生,可見朱棣還是可以與其他女子行周公之禮的。 而且徐皇后于永樂五年就去世了,朱棣那年也不過48歲,正常情況下應(yīng)該還有生育能力,可以進一步繁衍子嗣。 所有其他可能都被排除,剩下的那個就算再不可思議也不得不信,那就是朱棣在洪武二十四年后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不能再生兒育女了! 朱棣怎么會33歲后就突然生不出孩子了呢?這個可能性還真的很多。 朱棣一直在從事軍事活動,難免得病受傷。朱元璋讓除了太子朱標之外的幾個兒子鎮(zhèn)守邊關(guān),朱棣21歲就藩北平,負責防范北元,并在31歲那年率大軍擊敗元將乃兒不花,并將之招降。 這一戰(zhàn),深入大漠,惡劣的環(huán)境、艱苦的旅程,都在摧殘人的健康?;蛟S對一般的將士來說無所謂,可朱棣畢竟是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王爺,即使父親朱元璋常讓他們“憶苦思甜”,也未必真能架住這種艱辛。 要知道,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因為早年太拼命,作為唐朝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的第一戰(zhàn)力,東擋西殺南征北戰(zhàn),落下了一身傷病,也是年紀輕輕就生不出孩子了,還伴隨著呼吸道、消化道等各種問題,最后51歲就英年早逝。 朱棣又如何保證不是步了李世民的后塵呢?要知道,他最小的兒子正是在他平定乃兒不花后不久降生的,此后燕王府就再也不能添丁進口了,要說和打仗沒關(guān)系,我是不太信的。 當然,只要不是受了很重的傷,有些疾病還是可以治愈的,關(guān)鍵需要的是靜養(yǎng),而朱棣偏偏是個閑不住的人。 就在他的小兒子出生的那一年,太子朱標駕薨,野心家朱棣自然開始對儲位蠢蠢欲動。雖然朱元璋為了平息藩王們的爭儲之心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但皇子們依舊保持著理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的期許。所以朱棣這期間一定在上下運作,甚至開始整軍備戰(zhàn),拓展勢力。 隨著洪武二十八年和三十一年,二哥秦王、三哥晉王先后去世,朱棣已經(jīng)成為朱元璋在世的最年長的兒子,大有皇位舍我其誰的架勢,你讓他安心在北平做藩王,那是不可能的。而這種操勞、激動、憂心等多種情緒的集合,也會讓人的身體承受進一步的傷害。 之后,朱元璋駕崩,朱棣更是加緊備戰(zhàn),最后于建文四年發(fā)動靖難之役,一舉奪得江山。 定鼎南京后,朱棣可以好好歇歇了吧?偏偏還是不行,因為大臣們太糟心了! 明朝初年的文臣,真的叫鐵骨錚錚,面對朱棣篡位一百個不服氣。方孝孺、黃子澄、鐵鉉一個個面對朱棣破口大罵。朱棣進城一個月,幾乎每天有官員從城墻上跳下來殉道。 那時候的南京城,真讓朱棣如坐針氈,這也是后來他執(zhí)意遷都北京的原因之一。那朱棣早年在南京的后宮,又怎么有心情去享受男歡女愛呢?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猜測,朱棣的身體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沒人能說清楚。 只是有一件事露出了蛛絲馬跡,讓后人得以窺見朱棣的身體狀況。 朝鮮《李朝實錄》記載,朱棣曾經(jīng)在永樂十八年因為宮女和宦官私通之事大開殺戒,活剮三千宮女,一個宮女在受刑之時喊出,你自己年老陽衰,還不許我們和宦官對食嗎? 可見,皇帝“陽衰”在宮中已經(jīng)不是什么秘密了,朱棣生不出孩子,顯然也沒什么可以奇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