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喝酒沒有好處,可它早已深入中國文化的根髓中。 世界衛(wèi)生組織目前的建議也是限制飲酒,而不是戒除。因此咱們只能因勢利導,盡可能地減少酒精對人體的傷害。 喝酒后有不同表現(xiàn),單從臉色上看有臉紅、臉白、不變三種類型。由表及里了解其中的原因,對降低酒精傷害是有好處的。首先要弄清酒精在人體的代謝過程。 基本代謝途徑 喝到肚里的酒精,少部分從尿液、呼吸和汗液中排出,90%以上是通過肝臟代謝的。酒精在體內(nèi)的代謝主要靠兩種酶: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
第三步由乙酸進入的三羧酸循環(huán),是所有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共同代謝途徑。 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兩種酶促反應,是酒精代謝的關(guān)鍵步驟。喝酒后不同表現(xiàn)類型的人,就是因為以上兩種酶(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活性差異造成的。 當然,如果某人體內(nèi)這兩種酶都缺乏,或者一次飲酒過量,酒精來不及代謝,還可借助一另個代謝途徑。這就是依賴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可它要比那兩種專用酶慢得多了。 三種反應類型 1.臉白型 這類人的乙醇脫氫酶活性缺乏或很低。由于乙醇無法正常轉(zhuǎn)化為乙醛,只能動用P450氧化酶,造成血液攜氧能力降低。 因而臉越來越白,到一定階段突然不行了,爛醉如泥。 酒精進入體內(nèi)后通過血液向各組織分布,酒精在腦組織中的濃度是血液中濃度的10倍。一旦體內(nèi)酒精濃度積累超過0.1%就會昏迷,造成急性酒精中毒,也就是醉酒。在未達到中毒劑量前,因為體內(nèi)缺乏第一種酶,乙醛濃度不高,感覺不到身體其他部位的不適,容易造成很能喝酒的假象。 2.臉紅型 很多人以為喝酒臉紅是酒精所致,其實是乙醛引起的。 喝酒臉紅的人,意味著前一個酶(乙醇脫氫酶)的活性較高,而后一個酶(乙醛脫氫酶)活性較低或缺乏。 由乙醇經(jīng)第一步產(chǎn)生的乙醛具有刺激性,促使毛細血管擴張,造成了臉紅。他們第一種酶活性不低,迅速轉(zhuǎn)化累積的乙醛遲遲得不到繼續(xù)下一步代謝,就會長時間保持臉紅。 這類乙醛代謝困難的人,最終也只有靠P450氧化酶慢慢轉(zhuǎn)化,一般1~2個小時后臉紅才漸漸消退。 中國人中乙醛脫氫酶活性缺乏的大約占7%,一杯下肚秒速臉紅;該酶活性低的約32%,幾杯開懷后也會臉紅。這兩種類人在中國共有5億多。 還有約百分之二十幾乙醛脫氫酶活性正常的人,喝酒偶爾也會臉紅。這是因為他們的第一種酶乙醇脫氫酶活性太強了,加之飲酒過快,產(chǎn)生的乙醛突然增多來不及代謝。不過這些人臉紅消退的也快。 3.豪飲型 如果某人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兩種酶活性都很高,那就是我們常說的“酒簍子”,或“酒漏”。他們喝酒面不改色心不亂跳。 這類人有個特點,喝酒時會大量出汗。因為兩種代謝酶都很有高,乙醇會在體內(nèi)迅速變成乙酸進入第三步三羧酸循環(huán),發(fā)生大量的能量代謝,產(chǎn)熱增多引發(fā)出汗現(xiàn)象。 正因為代謝快,不容易在體內(nèi)積蓄中毒,這種人酒量特別大。不過這種人并不多,在人群中大約只占到10萬分之一左右。 ![]() 基因決定酒量 無論哪種類型,都跟遺傳有很大關(guān)系,基因是主要因素。比如,決定乙醇脫氫酶活性的是12號染色體ADH基因上的 rs1229984位點;決定乙醛脫氫酶活性的是ALDH基因上的rs671位點。 ![]() ![]() 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shù),不用上酒場,只要取身體某部位細胞檢測一下基因,便可知道一個人能不能喝酒,喝酒后會是什么樣的。 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兩種酶活性均缺乏或很低的人,是不應該飲酒的。一旦醉酒需要一兩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有些不能喝酒的人,往往靠小小口咂延緩酒精進入中樞神經(jīng),靠P450氧化酶慢代謝推遲醉酒。 ![]() 須知,小劑量飲酒也會導致肝臟損害。無論是兩種專用酶,還是P450酶,都主要在肝臟代謝,增加肝臟負擔。 P450酶是特異性較低的一類代謝酶,許多藥物和外來異物也要靠它來幫助代謝。因此,飲酒的同時服藥更容易產(chǎn)生中毒和副作用。 ![]() 從基因檢測結(jié)果,亞洲人是世界上最不適宜大量飲酒的。中國人中,3個人就有1個不能喝酒。 ![]() 還應該知道,乙醇代謝產(chǎn)生的乙醛并非只表現(xiàn)在引起臉紅上。它的毒性雖不及甲醛,但遠高于乙醇,而且有中樞興奮作用。人在高度興奮中往往不知深淺,更容易飲酒過量。 ![]() 醉酒產(chǎn)生的宿醉感和各種不適的罪魁禍首也是乙醛。乙醛還有致癌性,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gòu)認定的1類致癌物。人們說喝酒致癌,主要就是乙醛的責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