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店買插花,常配上襯材,起到保護并渲染鮮花,遮蓋花泥的作用。 常用的襯材中,有一類叫竹芋的高檔切葉,比如斑葉竹芋、孔雀竹芋等。 斑葉竹芋 孔雀竹芋 竹芋 竹芋科 竹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美洲加勒比海熱帶地區(qū),早已廣植于各熱帶地區(qū)。 竹芋一大家族,并非只是作花的陪襯,它們原本就是作為觀葉植物主角培育的。 除了斑葉竹芋、孔雀竹芋,還有彩虹竹芋、箭羽竹芋、飛羽竹芋、美麗竹芋、豹紋竹芋、雙線竹芋、白脈竹芋、三色竹芋、密花竹芋、波浪竹芋……等,常見有二十多種。 竹芋葉豐富多彩,觀賞性極強。且多為陰生植物,因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大型品種用于裝飾賓館、商場的廳堂,小型品種點綴家庭居室。 這種熱帶植物,在華南地區(qū)用于園林、庭院、林蔭或路旁綠化。北方地區(qū)則在溫室內栽培觀賞。 竹芋科還有一種加大版的柊葉,是華南特地區(qū)大號的粽葉。 ![]() 竹芋家族中另有個著名的西非竹芋,提取出來的卡坦精被稱為世界上最甜的物質。比食糖甜3萬倍。 其實真正實惠和親民的竹芋,葉子沒那么漂亮。最樸素的竹芋,因根莖能吃,老百姓稱之為竹薯。 ![]() 竹芋與竹子毫無關系,只因其鱗狀根莖外形很像竹筍,所以叫竹芋。 ![]() 也叫冬筍薯、竹根薯,簡稱竹薯、節(jié)薯。竹薯是廣東地區(qū)特色農蔬,吃起來有點綿綿的絲渣,鄉(xiāng)民又稱它綿薯。 冬天常用它制取淀粉,又叫冬粉薯。叫訛了就叫成東京薯了。制成的淀粉又名結枝粉、沙谷米。 ![]() 土特產 竹芋是熱帶植物,只在廣東、廣西、海南等華南地區(qū)有種植。春天種,秋冬季采收地下莖。 ![]() 地下根莖肉質,紡錘形,筷子般長度。外層有包衣和少量須根,剝了衣服露出光溜溜的裸體。 ![]() ![]() 乍一看,很像放大了幾十倍的草石蠶(地環(huán)、甘露子),更像一條條巨大的蟲子。 ![]() 竹芋 ![]() 草石蠶 竹薯以前很少有人專門種植,鄉(xiāng)民少量種點也是留著自己吃不外賣?,F(xiàn)在市場有需求,有部分種了出售的,新鮮的在當地3~5元一斤。 ![]() 竹薯口感香甜軟糯,可直接蒸或煮著吃。因粉質較大,人們最喜歡的就是蒸食,味道香美。 ![]() ![]() 廣東人喜歡煲湯,竹芋必定逃不脫赴湯蹈火的命運。為了煲湯,廣東人還為它安排了清肺止咳的角色。一般喜歡用它與扇骨一起煲。還可煲粥、燜鴨等。 ![]() ![]() 現(xiàn)代人有會編故事的,連竹芋抗癌的說法都編出來了。 ![]() 作為地方特產,廣東潮汕、湛江等地有“秋風起,啃竹薯”的說法??幸x嫩一點的。長老了絲狀纖維會增多,吃起來有渣,容易塞牙,口感就不太好了。竹薯一老,只能用來制取淀粉了。 ![]() ![]() 竹芋粉 竹薯一旦長老了,淀粉含量高于紅薯、木薯、粉葛等,比它們更容易出粉。 制取淀粉的方法與紅薯、粉葛等一樣,都是清洗剝皮→絞爛搓揉→去纖維渣→沉淀脫水→日曬晾干→磨粉包裝。 ![]() 過去鄉(xiāng)民都是正值天氣變涼了在家自制,做一次很不容易。汕尾一帶有些加工專業(yè)戶在冬至前后,開著拖拉機帶著薯類專用的刷粉機,走街串巷為鄉(xiāng)民代勞。當地叫“脫粉”?!懊摗本褪欠蛛x的意思。 ![]() 有了機子省工省時多了,能夠一次性完成破碎、磨漿、漿渣分離等多道工序。 洗凈的竹薯倒進機子料斗里,下面流出來磨碎的汁。薯汁連脫兩遍,脫干凈了,粉沉淀下來。濕粉加清水反復沖洗過濾三遍,曬干即成。 做出的粉干凈潔白的為佳品。 過去竹薯粉只有在廣東一帶鄉(xiāng)間才能吃到,如今借助電商,天涯海角也能買到了。 ![]() 竹薯粉的家常吃法,和藕粉、葛粉一模一樣。涼水調開,開水沖煮成糊??诟蟹浅<毮?,帶有一種怡人的香氣。 竹薯粉不僅質細,與其他淀粉相比,可在較低溫度下短時糊化。當地人在夏天會加上紅糖或蜂蜜,用冷開水沖泡,是極佳的消暑飲品。因此也適合做不適合高溫烹煮的牛奶蛋糊等糊狀食品。竹薯粉也用于制作海蠣煎、粉粿等小吃。也用于制作餅干中降低筋力。 ![]() ![]() 竹薯粉完全可以像其他淀粉一樣,做菜勾芡用。也能成為做湯、調味汁、布丁和甜點的增稠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