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致病菌、一級致癌因子,目前證明至少有70多種疾病與其相關(guān); 它主要定植于胃粘膜,因此與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癌、胃相關(guān)MALT淋巴瘤等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 由于被它感染后,有部分人并沒有明顯癥狀,或者癥狀輕微,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一旦它釀成大禍,比如造成消化性潰瘍、胃出血、甚至胃癌的時候,才被人所重視; 由于抗生素耐藥、中國式共餐的原因,對它的剿滅,目前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即使完全清除,也很有可能卷土重來; 所以,專家們稱之為藏在胃里的幽靈! 本文簡單講述: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壞處、治療的好處、以及如何治療和檢查。 狡猾的潛伏者至少在6000年前,人類的胃里已經(jīng)有它潛伏了。然而直到上世紀80年代,人們才逐漸認識了它: 1982年培養(yǎng)出幽門螺桿菌; 1985年Marshall吞服細菌證明其致病性; 1994年美國將消化性潰瘍列為首個根除指征; 1994年WHO將其列為胃癌第1類致癌原; 2005年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 2015年幽門螺桿菌胃炎被定義為一種感染性疾病。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主要寄生在胃內(nèi)的革蘭氏陰性細菌。也是唯一能在胃酸里存活的細菌。 幽門螺桿菌菌體光滑,呈s形,有4-6條鞭毛。 由于它的螺旋狀結(jié)構(gòu),狡猾地鉆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寄生在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不與胃酸直接接觸。 由于有胃粘液層的保護,胃酸也對它無可奈何。 它可以直接損傷胃黏膜上皮細胞,也可直接激發(fā)免疫反應,從而造成胃黏膜炎癥。 胃黏膜慢性炎癥可影響胃酸分泌。 若使胃酸分泌增加,則容易發(fā)生消化性潰瘍特別是十二指腸潰瘍; 而使胃酸分泌減少,則發(fā)生胃癌的風險增加。 胃黏膜慢性炎癥可導致萎縮/腸化生、乃至不典型增生的發(fā)生,而這些被認為是胃癌的癌前病變; 可怕的幽靈“菌團”無數(shù)研究已經(jīng)確切認定,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會引起多達70多種疾病,最為常見的就是與胃相關(guān)的疾?。?/p> 數(shù)據(jù)表明: 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存在地區(qū)差異,約為40%~60%,也就是說,在我國約有7-8億人已經(jīng)被感染。
當然,有大約70%的感染者,在初期并沒有任何癥狀,或者癥狀輕微; 但是沒有癥狀并不代表沒有被傷害,這些人的胃,在電鏡下都可看到炎性表現(xiàn); 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會逐漸出現(xiàn),持續(xù)性加重,最終會出現(xiàn)病理上的變化,比如萎縮、腸化、不典型增生,甚至胃癌。 也就是觸發(fā)correa級聯(lián)反應,即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腸型胃癌,這樣一個發(fā)展路徑。 腸型胃癌的Correa模式 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僅是胃癌發(fā)生的高危因素,也與其他消化系統(tǒng)腫瘤,如食管癌、結(jié)腸癌、肝癌、胰腺癌等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可預防這些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發(fā)生,使高?;颊攉@益。 根除治療,利大于弊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險性幾乎是普通人群的4倍。 但并不是說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發(fā)生胃癌,只有感染了毒力很強、致癌機會較高的菌株,才有可能患胃癌。 胃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Hp 感染雖是胃癌的首要病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其他還有,如生活飲食習慣、遺傳、基因異常、EB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學物質(zhì)接觸等。 我們建議根除的理由在于:
幽門螺桿菌還有“好處”?有些人擔心,根除幽門螺桿菌潛在一些負面影響,主要包括4個方面:
實際上是:
哪些人必須根除治療?建議成年人,只要沒有抗衡因素,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都建議根除。 最佳年齡是18-40歲;最好在萎縮和腸化發(fā)生前; 14歲以下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除非有必要,不建議檢測和治療。 以下人群建議檢測并根除:
如何檢查和治療?我此前做過一個表格,可以參考這個表來處理: 檢查首推呼氣試驗,包括碳13和碳14,簡單快捷、準確、無創(chuàng)、無痛苦,碳14不適用于孕婦、12歲以下兒童(一說14歲以下),缺點是可能會受藥物影響,需要1月內(nèi)未服用抗生素、兩周內(nèi)不服用拉唑類等抑酸劑,以及鉍劑。 治療首推含有鉍劑的四聯(lián)療法,摒棄此前的三聯(lián)療法,具體可讓專業(yè)醫(yī)生為您開處方,不可擅自用藥。根除率在80-90%左右; 停藥一個月后復查碳13/14,已確認是否根除成功;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平時注意飲食衛(wèi)生,盡量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口對口喂食、避免相互夾菜等; 主要參考資料:
潛心科普,不媚俗流 撰文、編輯:老杜 聯(lián)系:dulin6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