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科藥用植物, 可止血,解毒,治痢疾等。 分布于江南大部分省區(qū)低海拔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開闊的灌草叢中,喜溫暖、陰濕的環(huán)境,以土質(zhì)疏松、富含腐殖質(zhì)而濕潤的壤土,并有一定的蔭蔽條件下栽培較為適宜。
1、治嘔吐泄瀉大熱大渴:豬欖稔120g,百足草15g。水煎服。 2、水瀉腹痛:豬鵬稔葉干用30g,牛尾松全株308,加米炒香,淬水服。 3、治絞腸痧(急性胃腸炎):豬雌稔葉18g,花稔葉(鮮)10~15片,布渣葉15g,枇杷葉12g,樟木4.5g。水煎服。 4、治細菌性痢疾,肝炎:野牡丹全草(干品)15~30g。水煎服。 5、治泌尿系感染:野牡丹15g,金櫻子根30g,菝契15g,海金沙9g,積雪草9g。均用鮮品,水煎服。每日1劑,15天為1療程。 6、治跌打損傷:野牡丹全草30g,金櫻子根15g,和瘦豬肉酌加紅酒燉服。 7、治外傷出血:鮮紅爆牙狼適量,搗爛外敷創(chuàng)面?;蛴糜诜廴鲇趧?chuàng)面。 8、治肺結(jié)核咳血:干紅爆牙狼葉12~18g。水煎服,日2次。 9、治癰腫:鮮野牡丹葉30~60g。水煎服。渣搗爛外敷。 10、治燒傷:野牡丹熬成膏狀,加油外涂創(chuàng)面。 11、治婦人經(jīng)閉或難產(chǎn):野牡丹種子研末,每次9g,泡酒服。 12、治乳汁稀少:干野牡丹果實15g,或加穿山甲9g,通草6g,豬腳1節(jié)。水燉服 13、治產(chǎn)后子宮陣痛:種子6g,搗爛沖酒服 14、治細菌性痢疾:野牡丹根60g,火炭母60g。水煎,2次分服,每日1劑。 15、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野牡丹根60g,夏枯草15g,酒60g,燉,分2次服。 16、治胃痛吐酸水:痢疾罐15g,香樟根9g。煨水服。 17、治跌打損傷,瘀血作痛:野牡丹根60g,浸酒500g,每次服1小杯(約30g)。 18、治金創(chuàng)出血:野牡丹根曬干,研末摻患處。 19、治鼻血,便血,痢疾:痢疾罐30g,炒砂糖少許。煨水服。 20、治小便癃閉而痛難忍:野牡丹鮮根60g,煎湯泡蜂蜜服。體虛者劑量應(yīng)減為30g以下。 21、治乳腺炎:野牡丹根15g,蔥根6g。水煎沖冰糖服,蔥渣搗敷患處。 22、治血栓性脈管炎:鮮野牡丹根30~60g,鮮南瓜根60g,水煎服,每日1劑。并用上藥全株各適量,水濃煎,浸洗患處。 23、治風濕、骨折:(1)取王不留行55gm,煎水服。(2)取王不留行、橄欖根、牛乳埔、椿根及埔鹽各20 gm,半酒水,燉赤肉或雞服。 24、治婦女月經(jīng)1~2年不通:取王不留行及鴨匙黃各40gm,水煎汁,再加當歸10gm,燉烏雞服,有通經(jīng)之功。 25、治跌打:取不留行75gm,或加山埔銀40gm,半酒水,煎服。 26、治肺癰:(1)王不留行加抹草頭各40gm,水煎,或燉赤肉服。(2)取110gm,如少許冰糖服。 27、治肺積水:則加沒骨消根各40gm,燉赤肉服。 28、治無名腫毒、瘡疥:王不留行與狗頭芙蓉等合用。 29、治男性不孕癥:本品加羅芙木、大葉千斤拔、白粗糠、白射榴各一兩燉雞服。 30、治坐骨神經(jīng)痛、腰痛、背痛:本品加白龍船、白石榴、白粗糠燉排骨服,腳痛加牛膝,手痛加軟枝椬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