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麻黃湯出自《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 厚樸麻黃湯用麻黃、杏仁辛溫解散之;而內(nèi)有水飲,故用干姜、細辛、五味子開闔肺氣,解散水飲;半夏與杏仁相伍,可使肺氣肅降,水飲不致上逆,心肺可安;而方內(nèi)用石膏,一是可助肺氣下降,二是以防辛溫燥烈之品傷及肺陰。妙用小麥先煮,補心養(yǎng)肺,固其正氣。所加葶藶子具有止咳、平喘、肅肺、消炎、強心之綜合效果;百部與全瓜蔞,有助于清理肺部的痰液,并通達肺絡(luò)。全方可使肺氣開闔有節(jié),心臟循環(huán)有助,痰飲有力排出。 厚樸麻黃湯的應用指證為:咳而脈浮,胸悶,喉中有水雞聲,肺部有干濕羅音者。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即:咳、喘、痰、浮。這里的 “浮”包括脈浮無根與顏面虛浮。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一是咳喘不能平臥;二是痰多黏稠;三是兩肺有干濕羅音;四是脈浮而苔滑。 厚樸麻黃湯中樸、夏重用,姜、辛應輕用。厚樸少用則通陽,多用則破氣。生石膏、麻黃用量偏大,麻黃有毒,故煎藥宜40分鐘以上。有三味藥需要關(guān)注,即干姜、細辛、五味子,張仲景治療飲邪,必用干姜、細辛、五味子。重用小麥煎液浸泡此方中藥,小麥助五味子補益肺氣,增強人體之抗病機能,全方有溫燥而不傷陰氣之功。①小麥用量為一升約24g,取小麥以補益肺氣;②先煎煮小麥,取小麥醇和之性,達到補益正氣而不壅滯氣機。 現(xiàn)代臨床上,厚樸麻黃湯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肺癌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