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戲曲《汲古閣本琵琶記》中說:“偏你會做媒,但是門當戶對的便好了?!边@門當戶對4字,自古以來便是國人婚姻的一個準則,所謂麻雀不與鳳凰攀親,古人認為夫妻雙方要出身相當,婚后才幸福美滿。 當然,到了現(xiàn)代社會男女自由相戀,夫妻雙方家庭、學歷、工作見識差距大的例子也并非沒有。但清朝時情況可不是這樣,堂堂兩江總督也能遭遇新娘代嫁之事,這段奇聞被寫進《北東堂筆錄》等資料中,主角便是名臣陶澍。 眾所周知,清朝后期湖南走出無數(shù)人物,左宗棠、曾國藩、胡林翼那都是晚清中興名臣。而陶澍是湖南安化人,湖湘派經(jīng)世名臣第一人,第一個湖南籍封疆大吏,曾國藩等人都是他發(fā)掘的,歷史學家蕭一山曾說:“不有陶澍之提倡,則湖南之人才不能蔚起。” 陶澍歷經(jīng)嘉慶、道光2朝,備受重用,歷任山西、福建、四川等地巡撫,去世前9年一直待在兩江總督的位子上,辦了不少實際好事,去世后獲贈美謚“文毅”。但在陶澍入仕前,陶家的狀況其實不怎么樣。 陶澍的父親是個讀書人,雖然有才華,參加科舉卻老是落第。陶澍出生后,父親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送他進岳麓書院讀書,走到哪兒都仔細監(jiān)督他的學業(yè)。雖說陶家書香,陶澍也早早展露出天分,但當時他也不過是個窮書生罷了。 那時候人們普遍相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陶澍這樣的讀書人并非完全沒有市場。他早早就因為長輩安排與當?shù)卮髴粜〗泓S德芬訂了親事,只要歲數(shù)一到,便可成婚。但黃小姐本人其實并不滿意這個小伙子,百般推拒。 黃小姐自幼衣食無憂,黃家雖然不是巨富,但也家境豐足,她知道陶澍的父親多年來一直落榜,唯恐自己嫁過去后陶澍沒出息,陶家還要務農(nóng)。女兒不滿意婚事,父親的態(tài)度慢慢也有點變了,尤其是陶澍參加科舉后也落榜,更讓黃家堅定了不讓女兒去受苦的心。 嘉慶三年(1798年),19歲的陶澍正式迎親,但新婚夜,他卻覺得新娘有些異常,格外緊張不安,甚至都不敢抬頭看看他。陶澍起了疑心,反復追問后才知道,嫁過來的“黃小姐”并非正主,而是她身邊的一個貼身丫環(huán)。 面對“黃小姐”的坦誠,陶澍出乎意料地沒生氣,反而默認了這個事實,就讓她做了自己的正室妻子,生活中對她百般照顧體貼,這一切都讓陶夫人感動不已?;楹螅舆B生下3個女兒,全部嫁給了仕宦子弟。 而她本人也因為丈夫后來科考榮升本地第一個進士,之后徹底發(fā)跡而獲封一品誥命夫人,與陶澍夫妻相伴41年,恩愛有加。倒是那個錯過了陶澍的真黃小姐,后來嫁入了安化富戶錢家,陶澍成封疆大吏回鄉(xiāng)祭祖時才知道,她的丈夫早早去世。 距離當初兩人錯過緣分過去了20年,眼前的黃小姐已經(jīng)是普通農(nóng)婦,夫家、娘家都前后破敗了。倒是陶夫人不忍心,送去了50兩銀接濟,不想黃小姐認為自己人生已無出路,便選擇出家為尼,伴著青燈了卻殘生,實在讓人嘆息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