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魚進窩,窩里魚星不斷,魚兒就是不咬鉤,原因大多是因為天氣悶熱,氣壓過低,水體溶氧量較低,魚沒有下底,導致魚兒咬鉤不干脆或者沒有進食欲望不咬鉤。 我們打窩后,一定要注意觀察。特別是有泡泡的時候,要注意分辨是魚星還是地氣。確定是魚星的,我們要做到三看: 一看:確定魚的種類 大鯉面泡象開水已沸騰后的泡,.狂野高調(diào)。草魚青波象開水即將沸騰前的泡,文靜低調(diào)。這是二者的主要區(qū)別 魚泡浮上水面一般要持續(xù)幾秒十來秒才會散,地氣一般浮出來就散了。 二看:魚的大小和多少 一般情況,泡越大魚就越大。同時冒泡越大,魚越多。 三看:大魚所在位置 通過觀察,找到大泡泡的位置和移動規(guī)律,并鎖定便于確定下鉤位置。 通過觀察后,做好下鉤前的準備,檢查裝備,特別是檢查釣線是否受損,釣鉤是否鋒利,如有問題必須換掉,以免跑魚甚至驚魚鬧窩。 在垂釣過程中,確定窩內(nèi)有魚就是不咬鉤的應(yīng)對辦法主要有以下十種: 1、釣窩子周邊法。常用的有:①釣窩子外面和窩子我們一般垂釣范圍在窩子外圍1——3米,如果魚不咬鉤,我們可以將垂釣下鉤位置向窩子外擴大,甚至釣點擴大在離窩3米之外。一般大魚都在外面。②釣窩子后部和后面法。草魚常在窩子后部。 2、大幅提逗法。加大提逗時提起來的距離,提逗時動作一定要輕要慢,提起來了要停幾秒甚至10幾秒后慢慢放下去。從而引起魚兒就食興趣。 3、撒谷引魚下底法。由于魚在水的中層,適當撒幾顆十幾顆谷子,通過谷子的自由下落引魚追谷子下底。 4、更換餌料法。將玉米、谷子和麥子分別掛鉤試釣,谷子麥子掛鉤數(shù)量調(diào)整。找到魚兒適口的餌料施釣。 絕招是用5號海夕掛一顆谷子 5、單鉤靜懸法。因為魚沒有下底,那么我們就將餌料提起來到各水層不動,懸在水中一段時間引魚注意,激發(fā)魚的攝食欲望,然后再輕放到底施釣。 6、離底平移法。與單鉤靜懸法相反,在水平方向調(diào)整施釣位置。 7、釣行程法。將鉛皮全部或部分去掉,讓餌料緩緩下落,引魚空中接口,餌料由躺底變?yōu)檩p觸底或離地,反復(fù)操作,對釣中上層魚或天悶魚不下底尤為有效。 8、釣底浮。調(diào)整線組,讓餌料剛好處于離底狀態(tài)。 9、打埋伏。這個方法就的將鉤下在魚泡經(jīng)常路過的位置,放棄逗釣,自然守釣。 10、換小鉤細線法。這種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實際施釣中,我們用得最多的就是:從遠處往近處拖逗法;長距離大幅提逗法和換餌法。通過這三鐘辦法一般都有明顯效果。 另外,在施釣中如果動作較小或者咬口不干脆的時候,可以將鉛墜和鉤的距離加長,同時縮短漂距,提高線組的靈敏度,放大魚兒就餌的浮漂信號,以便及時抓口提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