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東風(fēng)贈我花千樹,我為春天寫首詩?!按禾毂加慷痢蓖}美圖詩詞書法活動,最初只是從一個簡單的意念出發(fā),沒有想到響應(yīng)者眾,不到十天告竣,并且會吸引這么多的眼球。連旅居海外的大詩人洛夫先生也被驚動,欣然為冊頁題簽,使這個春天的詩書事件,有了更加美妙明媚的意蘊(yùn)。
話說2017年2月17日,我在瀏覽微信時(shí),發(fā)現(xiàn)一個帖中幾張櫻花圖片,正是粉嫩粉嫩紅紅白白的花期,落英繽紛,美得驚艷,仿若瀑布一般撲面而來,不但吸引了我的眼球,而且牽動著呼吸與心跳。魯迅先生《藤野先生》文中有句:“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shí)節(jié),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边@是我最早接觸櫻花這個物種的記憶,但我迄今沒有去過日本。曾經(jīng)去武漢大學(xué)游玩,可惜錯過了櫻花季節(jié),轉(zhuǎn)遍珞珈山,想象“三月賞櫻,唯有武大”,心中徒增一份悵然。真正看到櫻花爛漫如雪飄飛,是在四五年前的一個下午,衡陽西湖公園夏明翰烈士銅像周遭,生長著幾十株櫻花樹,云霓一樣鋪陳芳菲,氣勢非凡,香氣四溢,心里頓覺十分欣悅,似有十萬分說不出的喜歡。
櫻花是春天的象征,“二月草菲菲,山櫻花未稀”(唐人李德裕詩句)。凝視這組飛瀑如雪般的美圖,我感到初春的微風(fēng)迎面吹來,空氣中有暗香浮動的愉快,腦海中迅即涌出一句新詩:“春天奔涌而至?!蹦魏谓瓿聊缬谖氖饭P記的研究與寫作,鉤沉軼事,品藻人物,將詩意慢慢磨蝕了大半。于是向東西南北的才子們,發(fā)出抒寫同題詩的邀請。
正在南岳山上的張沐興第一個應(yīng)戰(zhàn):“寫一首!不枉你點(diǎn)名!”十幾分鐘后,發(fā)來一首詩:“枯竭在大地上的草木,心已經(jīng)死了/身體也會變軟。/其余的,還在改變植物的屬性/活得更像一個人。/一草一木,堅(jiān)持在愛情的歷程/努力奔跑。甚至不需要語言,/直接用沉默熬制的顏色與芬芳寫詩。/除了它們,世間從沒有詩人/把春天這首詩寫到極致。/當(dāng)春天奔涌而至,/帝國之美,或者神仙生活/一樹寂靜的繁花才是最貼切的比喻?!?/p>
緊接著這個七步之才,吉林葛筱強(qiáng)、郴州解(楊戈平)上場,青海劉大偉、衡陽陳群洲、寧朝華也積極響應(yīng)。還有來自蒙古高原、現(xiàn)居北京的舒潔大兄,也從故鄉(xiāng)老哈河發(fā)來截句。七個人多是成名人物,舒潔、陳群洲上個世紀(jì)80年代已領(lǐng)風(fēng)騷,如今英雄未老,寶刀鋒利,“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除了葛筱強(qiáng)緣慳一面,我與其他幾位均有私誼,每日里微信飛鴻,好不其喜洋洋者矣!最主要的一點(diǎn),他們的詩歌自動噴薄而出,都有真性情在,故深得吾儕喜愛。
各地詩人聞風(fēng)而至,比賽著揮灑詩情,一下子便有了四五十首。但我不是以詩為生的編輯,無法承擔(dān)太多的使命,于是仿竹林七賢故事,就以上述七人的詩作告白登岸。張沐興說:“如果每個人是一顆有自己光華的星子,詩人更是。那么,這里有北斗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