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總要敬畏點什么。如果一輩子什么都不敬畏,那是可悲且可怕的。 萬事萬物中,最值得被敬畏的,當(dāng)是那些蓬勃于天地間的鮮活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是如此完美,如此精致,這簡直就是天地間的一個奇跡。每當(dāng)站在講臺上,面對著臺下那么多鮮活而生動的生命,我面容平靜但心潮暗涌,每次上課前我都會在內(nèi)心雙手合十,為他們祈禱祝福。在我看來,每個生命個體,無論他是美的還是丑的,是聰明的還是愚鈍的,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都是唯一而獨特的,都是這個星球上的珍稀物種,是需要我們精心呵護的。每個生命都是成功者,都是在戰(zhàn)勝了上億個競爭對手之后孕育降生的,都值得我們由衷地贊嘆。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底線,學(xué)生的生命不是用來侮辱的,不是用來嘲笑的,更不是用來踐踏的,而是用來欣賞、尊重和敬畏的。教學(xué)其實是一門與生命相處的藝術(shù),在四十分鐘里與四五十個鮮嫩蓬勃的生命相處,教師若能學(xué)會敬畏,懂得珍視,用心呵護,教育也就成功一半了。 源于對生命的敬畏,在他人生命受到威脅時,你才可能勇敢地挺身而出。我有一個朋友,多年前他在蘇州艱難地找工作。那個天寒地凍的冬天,他卻抱病下水救人。事后,我問他當(dāng)時何以有勇氣那樣做,他卻淡然一笑,說:“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人就這樣沒了吧?!痹诤芏嗳朔Q贊他富有愛心、道德高尚的同時,我們更應(yīng)該看到,他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因為這正是一切真、善、美的根本。只有真正學(xué)會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才不會僅僅把愛心局限于自己和家人,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締造出美好的人性文明。 法國思想家阿爾貝特·史懷澤在《敬畏生命》一書中,曾描寫過這樣一段情景:他在非洲志愿行醫(yī)時,一天黃昏,看到幾只河馬在河中與他們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并且成為他此后努力倡導(dǎo)和不懈追求的事業(yè)。 只有對生命存有敬畏之心,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它的無限生機。源于敬畏,我們才會真切領(lǐng)悟生命的高貴與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