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讓我覺得魔性的運動員 還是傅園慧 自嘲“大碼模特”的高爾夫女王馮珊珊 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有趣 很多運動員面對鏡頭基本都是兩種狀態(tài):要么比較木訥,讓大家覺得乏味;或者比較圓滑,像官方發(fā)言人。 像傅園慧這樣有趣的選手,并不多見。 昨天,在上海LPGA高爾夫錦標(biāo)賽上,我見到了一位同樣有趣的運動員——馮珊珊。 她是中國體育史上首位登頂“世界第一”的高爾夫選手。大家都知道,高爾夫是海外比較普及的運動,而馮珊珊的稱霸相當(dāng)于李娜的奪冠。 馮珊珊的江湖地位自是沒得說,但在20分鐘的采訪里,我反而被她的人格魅力折服了。 她自嘲“大碼模特”,“愛買包”、“比賽信心一般”的回答逗樂了在場的所有人。 外灘 X 馮珊珊 中國的高爾夫一姐 用 18 年走到世界第一 馮珊珊1989年出生于廣東廣州。 她算得上“體二代”,父親是廣州體育局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 1999年,廣州高協(xié)計劃組建一支高爾夫青少年隊,她的父親馮雄是廣州高協(xié)最早的參與者之一。 在馮珊珊10歲那年,她開始跟著其他小朋友進入廣州市青少年球隊試訓(xùn)。此后,她的天賦也迅速得以展現(xiàn),一路打到了“世界第一”。 過去這些年,馮珊珊為自己、為中國高爾夫球在世界史上留下了16個驕傲的“第一次”:
2017年12月,馮珊珊贏得中國十佳勞倫斯“最佳突破獎” 從2007年轉(zhuǎn)入職業(yè)開始,11年了,馮珊珊總共贏得21場巡回賽勝利,9個LPGA冠軍,其中包括一座大滿貫獎杯(2012LPGA錦標(biāo)賽)。 去年,馮珊珊正式登上了“世界女子高爾夫排名第一”的寶座。 第一名意味著什么? 高強度訓(xùn)練,訓(xùn)練帶來的傷痛本來就會帶給運動員很多壓力,而外界給予的高期望,就更有可能使他們生活得很壓抑。 這位高爾夫一姐反倒自信坦言,“我拿過第一,停留了23周,下來之后我反而松了一口氣?!?/span> 同時,她也大方承認(rèn),“自己最近半年狀態(tài)一般。” 在里約奧運會時,她拿了銅牌卻并不遺憾,在采訪中表示,“前半年我的狀態(tài)不是很好,世界排名從前五掉到了十名開外,參加奧運會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的一個目標(biāo)。拿到銅牌,我已經(jīng)相當(dāng)滿意了。” 相比于有冠軍包袱的“世界第一”,馮珊珊更像是一個隨心所欲、自由生長的耿直女孩。 “我是大碼模特,加大大大碼” 在很多人眼里,馮珊珊是LPGA巡回賽最有趣的球員。 沒有比賽的時候,馮珊珊喜歡看肥皂劇、唱卡拉OK。在球場上,她鮮艷、個性的服裝總能成為比賽的亮點。 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怎么辦? “買包。”跟普通的女孩子一樣,馮珊珊的愛好之一就是買包。 她還有自己的一套樂觀哲學(xué),“我會給自己定目標(biāo),這周或者是下次拿冠軍了,就會買包?!蹦蔷褪菬o論何時奪冠,都可以買包了。 馮珊珊應(yīng)對采訪的段子功力,也是相當(dāng)了得。 當(dāng)我小心翼翼地問出怎么管理身材時,她一聽就樂了,“我是大碼模特,加大大大碼。” 愛美的馮珊珊很喜歡敷面膜,有時候覺得天氣很干,甚至一天用一片。 “我的特別耐用,是因為臉小嗎?”說完她又哈哈笑起來了。 當(dāng)記者問起,“你是不是對明天的決賽充滿希望?”馮珊珊想都不想地回答:“沒有,我最近半年狀態(tài)不太好,今年選手陣容也升級了?!边€伴以標(biāo)志性的咧嘴大笑,質(zhì)樸而直率。 馬上就要比賽的馮珊珊,卻給人一種特別放松的感覺。 “我常常對自己說,沒關(guān)系,盡力打,不贏就下一次。朋友都覺得我是傻大姐。” 馮珊珊身邊的人時常被她的樂觀逗得很開心。 跟我同去的同事直呼馮珊珊很可愛,“她有運動員七情六欲、真實的一面,而這種歡樂不是奪冠后才有的,就是她的性格。” 在教練加里·吉爾克里斯特看來,馮珊珊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之一,就在于她心理素質(zhì)很好。加里甚至半開玩笑地說,“像冠軍一樣去訓(xùn)練,像馮珊珊一樣去睡覺?!?br> 馮珊珊也許不像李娜一樣個性鮮明,走的是另一種路子——健康陽光,樂觀開朗,也能自得其樂。 高爾夫不該是富人的消遣 成和敗,始終是競技體育逃不開的事情。對馮珊珊來說,也不例外。她的背后,同樣也藏著血淚般的奮斗史。 在中國,高爾夫給人的印象是“富人運動”,動輒和富豪、商務(wù)等字眼掛鉤。 馮珊珊家也有過“為了讓孩子練球,差點賣房”的經(jīng)歷。 出身普通小康家庭的馮珊珊,小時候經(jīng)常和十幾個孩子一起擠在面包車去練球。 從10歲到18歲,馮珊珊幾乎每天重復(fù)著幾乎相同的作息表:白天去學(xué)校上文化課,下午放學(xué)立即趕去練習(xí)高爾夫到晚上八九點,接著回家寫作業(yè)。 因為這些練球的機會,是跟著廣州青少年隊得來的,家里的經(jīng)濟根本負擔(dān)不起。 17歲通過高爾夫資格考試,去美國學(xué)習(xí),也都是馮珊珊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得來的。 “我在第一年就過了資格考試,之后才看到報道說家里的錢只夠支持這次考試。如果這一次考不過,爸媽就打算把房子賣掉再支持我考一次?!?br style="margin: 0px;padding: 0px;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也正因為這些經(jīng)歷,她認(rèn)為高爾夫并不該是富人運動。 她認(rèn)為,“相比于小時候,現(xiàn)在的青少年有更多的成長渠道,國內(nèi)也有更多的高爾夫青少年培訓(xùn)的機構(gòu)、學(xué)院。” 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廣州,馮珊珊開了一家收費較低的青少年工作室和高爾夫?qū)W院,除了教學(xué),還會做一些免費的高爾夫體驗推廣。 “孩子們就不用像我當(dāng)年一樣,一定要出國找教練、找學(xué)院才可以系統(tǒng)學(xué)習(xí)高爾夫?!?/span> 馮珊珊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讓大家清楚,高爾夫是一項進入奧運會的競技體育運動,而不是富人的消遣。 文 _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