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竹韻格律學(xué)堂】第十八課(修辭手法?? ·3·)

 虹72 2020-05-31

主講/ 邊義

大家晚上好,今晚繼續(xù)由我給大家講修辭手法

第六節(jié)  重疊和反復(fù)

我們知道詩詞的語言,貴在簡潔精煉。準(zhǔn)確鮮明,但是在詩詞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往往運用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故意將一些字巧妙地反復(fù)重疊,這就是重疊和反復(fù)。重疊一般是指字詞的重疊。反復(fù)一般是指語句的反復(fù)。

一、重疊

重疊是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字,連續(xù)使用一種修辭現(xiàn)象,又叫疊音或重言。他能生動的表現(xiàn)聲音、顏色、形態(tài)、神情。從而增添語言的音韻美,加強語言的形象性,使表意更細致、豐富。

在文學(xué)作品中恰當(dāng)?shù)寞B字,能起到渲染氣氛,深化情感增強韻律的作用。

1.重疊的作用

(1)運用疊字能夠繪景狀物,能突出景物的特征,使人如見其形,突出形象性。

例如岳飛《滿江紅》中憑欄處,瀟瀟雨歇一句,用瀟瀟擬雨聲。楊萬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用尖尖角來描寫荷葉。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用嘈嘈切切狀聲,再加上珠落玉盤形象比喻,使得琵琶女的樂律弦聲仿佛彈奏在讀者的耳畔。

(2)運用疊字能夠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shè)一種意境。

例如“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用“紛紛”“細細”抒發(fā)自己愛花、惜花的心情,情真意切。韋應(yīng)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二組疊字使詩的意境更為深邃?!峨防崭琛贰疤焐n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疊字“蒼蒼”“茫?!钡某晒\用。從“天”與“野”的角度勾畫了一副迷人的遼闊草原的圖畫。

(3)運用疊字能夠增強韻律。疊字可使詩的音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聲聲悅耳。

例如“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詩的前四句分別用疊字領(lǐng)起,節(jié)奏明快,富于音律美。又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晏殊《無題》)?!斑t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白居易《長恨歌》。)這些詩句運用疊字手法形式整齊,悅耳動聽,增強了旋律美。

(4)運用疊字能夠表情達意,可以使詩的思想感情表達的更加深切。

例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其中“愁”字的重疊使用,將作者那種無處宣泄的愁寫的淋漓盡致,又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一詩,全詩僅十句,用了六組疊詞,“迢迢牽牛星,姣姣河漢女。芊芊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凰g,脈脈不得語”,形象地表達了牛郎織女纏綿的感情。

當(dāng)然疊字只是一種藝術(shù)手法并不是疊字越多越好,應(yīng)恰當(dāng)?shù)倪\用,不可為單純追求形式,刻意用疊字,而影響思想感情的表達。

2、重疊的分類

依疊字在句中的位置可分為首珠對,腹珠對和尾珠對。

(1)首珠對。將疊詞用在句首最為常見。能夠突出疊詞所模擬的意象的情態(tài)。使詩句描寫細膩,具有朦朧婉約之美。

例如“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杜甫《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片片花經(jīng)眼,垂垂柳拂肩?!?吳芾《暮春感懷》);“去去人應(yīng)老,年年草自生?!?張籍《思遠人》);“年年喜見山長在,日日悲看水東流?!?王昌齡《萬歲樓》);“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陸游《鷓鴣天》)。

(2)腹珠對。將疊詞放在句中,多是對前面詞語進行補充說明,進一層渲染意象。

例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荊巫脈脈傳神語,野老婆娑起醉顏”。(劉禹錫《陽山廟觀賽神》);“山山渺渺鸞鶴遠,七澤茫茫蓑笠寒”。(陸游《夜等山亭》);“疏林紅葉紛紛下,繞徑黃花細細開?!?王庭珪《九日登鴻飛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白居易《琵琶行》)等等。

(3)尾珠對。將疊詞放在句尾,二字韻調(diào)相同,沒有抑揚起伏的變化所以用的最少。

例如“半世奇奇兼怪怪,一春白白與紅紅?!?吳則禮《懷關(guān)圣公》);“去程風(fēng)刺刺,別夜漏丁丁。”(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丹壑樹多風(fēng)浩浩,碧溪苔淺水潺潺?!?許渾《早發(fā)天臺寺度天姥爺》);“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fù)斜斜。”(黃庭堅《詠雪奉呈廣平公》);“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等。

(4)續(xù)滾對。無論五言還是七言,一句之中往往連用兩個疊音詞,兩句之間四個疊音詞相互對偶。整句都是疊詞的稱為連滾對,具有較為強烈的律動美、韻味美、畫面美。

如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自別后遙山隱隱,更哪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nèi)閣香風(fēng)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怕黃昏忽的又黃昏,不銷魂怎的又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

其他諸如“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李商隱《菊》);“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fù)斜斜?!?黃庭堅《詠雪奉呈廣平公》);“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楊萬里《過楊村》)。

在詩聯(lián)作品中疊詞幾乎可以充當(dāng)各種句子成分。但兩字重疊后,有的字義沒有變化,而是加強了語氣或是著重了語意。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nóng)》)句中粒粒疊詞就是表示“每一?!?。

有的兩字重疊后,疊詞和原來單一的字意義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如杜甫《詠懷五百字》“兀兀遂至今”中的“兀兀”重疊后就是忙碌之意,而“?!钡脑鉃椤巴回!?。

二、反復(fù)

反復(fù)是指語句的反復(fù),在詞中運用較為廣泛,詩聯(lián)作品運用較為少見。其作用是為了強調(diào)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fù)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

反復(fù)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格律中規(guī)定必須反復(fù)的,例如《憶秦娥》這個詞牌,我們以李白的為例: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

這個詞牌的上下闋中。規(guī)定了第三句和第八句,必須和前面的三個字反復(fù)出現(xiàn)。又如《如夢令》這個詞牌,我們以李清照的詞為例: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詞牌規(guī)定了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須反復(fù)出現(xiàn)。其他如陸游《釵頭鳳》中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是啊,詞人先后兩次發(fā)出的感嘆構(gòu)成“錯”“莫”兩字的重疊,別開生面的直抒胸臆,表達對唐婉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的情感,抒發(fā)了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凄楚之心

《丑奴兒》中“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段話用反復(fù)充分表達作者思想增強文章的氣勢。

第二種是作者有意為之的反復(fù)。例如,李賀《苦晝短》: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為服黃金,吞白玉?誰似任公子,云中騎碧驢?劉徹茂陵多滯骨,贏政梓棺費鮑魚。

在詩詞中數(shù)量詞的反復(fù)比較多,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又一杯。”(李白《山中與友人對酌》);“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蘇軾《行香子清夜無塵》)等等。當(dāng)然,這種反復(fù)通常前后詞組結(jié)構(gòu)相同。

第七節(jié)    反襯和陪襯

反襯和陪襯都屬于“襯托”的修辭范圍?!耙r托”是指用一個或多個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去突出某一主要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起襯托作用的事物居于次要地位。其主要作用呢,就是突出主要事物或某個方面。用相反的事物就是“反襯”,用相似的事物就是“陪襯”我們先來講反襯。

一、反襯

反襯,就是利用與主要形象相反、相異的次要形象從反面襯托主要形象。反襯既是一種修辭方法,也是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技巧,因其表達效果的鮮明、強烈而深受古代詩家詞客的鐘愛。在寫景和抒情的詩詞中多有體現(xiàn)。

1、反襯的作用

反襯是用相反的事物襯托主體,從而使主體更形象、更突出的一種寫作技巧,如以美襯丑,以樂襯悲等。亞夫之《姜齋詩話》云:“以樂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樂?!笨梢姺匆r如果運用得好,可以起到雙倍的作用。

2、反襯的分類

在古典詩詞中常見的反襯方式主要有動與靜之間的反襯、虛與實之間的反襯、今昔盛衰之間的反襯、哀與樂之間的反襯等,方式雖各異,但表達效果一樣,都是為了增加詩歌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1)動與靜之間的反襯

動靜之間的反襯,或者以靜反襯動,或者是以動反襯靜。相互映襯,構(gòu)成一種情境。最著名的例子當(dāng)屬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此詩的五六句用以動反襯靜的手法來渲染山林的幽靜?!跋s噪”二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其他如王維的“倚仗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杜甫的“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動來反襯靜,使靜顯得更加幽靜、深沉。

以靜襯動的例子,如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用明月的靜襯托清泉的動,將山林的清新、寧靜之境描寫的如臨其境,為后面的浣女、漁舟之動做襯托。其他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边@些都是以靜襯動的例子。

(2)虛與實之間的反襯

在古詩詞中虛實是相對出現(xiàn),一般情況都是以虛來反襯實,我們一般將沒有的、假托的、主觀的、隱蔽的、未來的,以及未知的當(dāng)成虛。與之相反的即為實。

例如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際遇而產(chǎn)生的感慨?;丨h(huán)往復(fù)曲折盡致的表達了出來。

又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柳永《雨霖鈴》)這是設(shè)想的別后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xí)習(xí)曉風(fēng)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

(3)今昔盛衰之間的反襯

詩歌內(nèi)容的今與昔的對比,通常是用過去來反襯現(xiàn)在。通過昔盛今衰的對比。以形成強烈的表達效果,給人物是人非的感覺。

例如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并不在眼前,也就是虛像。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用過去的繁盛,反襯如今的凄涼,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

又如李白的《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

詩人給我們展示了兩幅畫面:一幅是越王凱旋而歸,戰(zhàn)士們換“錦衣”,宮女們在宮殿里恣情歡樂的繁盛景象;另一幅則是只有只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的凄涼景致。詩篇將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樂鮮明的對比,用過去的繁盛,反襯如今的凄涼,抒發(fā)了盛衰無常之感。

(4)哀與樂之間的反襯

人們對美好的事物,有一種自然的欣賞和渴望,一旦遇到自己不能擁有的時候,感傷之情就會不約而至。

例如,元好問的《臨江仙》: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fēng)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這首詞上闋回憶暢游大明湖的情景,新秋之時荷花嬌艷,荷葉田田。一派美好的景象。下闕筆鋒一轉(zhuǎn),景致再好,卻離別在即,用美麗的景色來反襯分離愁思之深。

又如宋代李彭的《春日懷秦髯》:

山雨瀟瀟作快晴,郊園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語迎人笑,草木之名隨意生。

晚節(jié)漸于春事懶,病軀卻怕酒壺傾。

睡余苦憶舊交友,應(yīng)在日邊聽曉鶯

第一、二聯(lián)寫了盎然春意中一派明媚景象:無邊的春草新綠欲滴,照眼的春花撩人欲醉;春天氣息何等濃郁。然而詩人年事已高,不能再去游玩,心情怎能不難過,前面的表現(xiàn)越美好,就越突出后面心情的消沉。反襯和對比有一定的相似,但讀者萬不可將二者視為相同,對比即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以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質(zhì)的手法??偠灾匆r有主要形象意在“襯”,次要形象是為了突出主要形象的;而對比,意在“比”正反兩方面是平等的,沒有主賓之分。

二、陪襯

所謂陪襯也叫“正襯”,就是用類似的景物或景色來烘托情感。說的直白點就是用好襯好,用美襯美,用丑襯丑,以悲襯悲,以喜襯喜等等。例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用深千尺的潭水來襯托汪倫對作者的情誼。詩詞中的陪襯有以下幾種:

1、用衰敗之景襯托愁苦之情

詩詞中常用衰敗、蕭瑟之景來襯托人的愁苦、傷感之情,景物帶上作者的感情色彩。例如杜甫《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首聯(lián)寫了急風(fēng)在高天中發(fā)出怒號的聲音,猿猴不停哀嚎;深秋了,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一只鳥,或許是因食物少。或許是跟鳥群失散,在急風(fēng)中不停的盤旋。頷聯(lián)寫森林茫無邊際,落葉在秋風(fēng)中蕭蕭而下,長江滾滾而來,奔流不息。作者寫出了夔州滿目蒼涼的恢闊秋景,襯托出作者羈旅之愁、孤獨之感,這種愁苦像落葉、流水一樣排遣不盡。驅(qū)趕不絕,為下文作者對國運艱難的關(guān)注、對流落他鄉(xiāng)的傷感作了鋪墊。

2、用美好之景襯托欣喜之情

美好之景通常給人愉悅的感受,詩詞中也常用美好的景物來烘托美好的心情。

例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這首詩描寫了錢塘湖早春之景。西湖水漲,春水滿湖,水色天光,白云和湖面的波瀾,連成一片。黃鶯搶占向陽的暖樹來一展她圓潤的歌喉。燕子啄泥銜草筑新巢,西湖邊到處是綠毯似的嫩草,平坦修長的白沙堤兩邊垂楊拂堤,人們在大好春光中騎馬游玩,當(dāng)時作者在杭州任刺史做了一些足以自慰的政績。在政事之余常到西湖一帶游賞,面對早春的西湖,作者的欣喜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西湖勃勃生機之景,從正面襯托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3、用景色襯托人物

例如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這首詩用桃花的鮮艷來襯托少女的面色。春風(fēng)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艷麗,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紅艷。本來已經(jīng)很美的“人面”在紅艷艷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顯得更加青春美貌,風(fēng)韻襲人。

4、 以景物襯托景物

例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細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首詩用“星星垂掛在遠天”來襯托出平野的遼闊。用“月光涌動”來襯托大江在洶涌奔流。

5、以人物襯人物

例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詞中寫“小喬”這樣的美人,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fēng)發(fā),突出人物的風(fēng)姿。這首詩也用了反襯的手法,中間描寫周瑜的戰(zhàn)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

第八節(jié)    一些特殊的修辭方法

詩詞中使用的修辭手法,自然不會只有上面列舉的那些,還有借代、排比、設(shè)問、省略、雙關(guān)等等。

一、借代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xiàn),通俗地說,就是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事物的名稱。而是借用一個與其關(guān)系密切的東西來代替的一種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xiàn),用“借體”來代替。恰當(dāng)?shù)倪\用借代可以引人聯(lián)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文筆簡練、具體生動的效果。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

1、特征代替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征、標(biāo)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用“朱門”指代顯貴之家?!爸瘢恐??應(yīng)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其中用“綠”和“紅”來代替“葉”和“花”的。

2、部分帶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帶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其中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用檣櫓指代戰(zhàn)船;“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用秦漢代替時代的。

3、具體代抽象。

例如“舉酒欲飲無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用管弦指代音樂?!跋氘?dāng)年、金戈鐵馬”(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用金戈鐵馬來代指精銳部隊?!袄戏蛄陌l(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用“黃”“蒼”借代黃狗和蒼鷹等。

二、排比

排比,就是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guān)聯(lián)的句子或成分排列的一起,但要三個以上。它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美,可以構(gòu)建形式的整齊美,可以打造文章的旋律美。

例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作者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九個形象并列在一起,使?jié)庥舻那锷行詈鵁o限凄涼、悲苦的情調(diào),又如《木蘭辭》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連續(xù)用了四個排比句寫她到市場上去買上戰(zhàn)馬和裝備做好了出征前的一切準(zhǔn)備。

三、設(shè)問

設(shè)文就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設(shè)問可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nèi)容詩詞中使用社會修飾手法的比較多,設(shè)問在詩中使用的例子:“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必M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啁哳難為聽”(白居易《琵琶行》)

設(shè)問在詞中使用的例子如:“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蘇軾《浣溪沙》)?!熬坪ㄐ啬懮虚_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四、反問

反問就是無疑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例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涼州詞》;“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聲聲慢》)等等。

五、 省略

所謂省略,就是依照簡約、留空的原則,在語言組合中刪除一些通常應(yīng)有的成分。讓作品產(chǎn)生一種形象感人,回味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詩詞中的句子省略,主要為省略主語、謂語和其他一些無謂句子。

例如?!凹易映桥R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皇甫冉《春思》)此句詩主語是某一位戍邊軍人的妻子。也即作品的主人公,所以這里的主語省略不提。又如“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杜甫《野望》)其中“萬里橋”為主語,“南浦清江”為地點狀語,中間省略了謂語。

六、雙關(guān)

雙關(guān)也叫“一語雙關(guān)”,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雙關(guān),可是語言表達的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喻意給人以深刻印象。例如蔣捷《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少年、壯年、而今”,將作者的一生,從上到下,從興盛到衰落,寫的準(zhǔn)確生動。而上、中、下又將作者一生由盛及衰,每況愈下的情況描繪的相當(dāng)精到。其他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劉禹錫《竹枝詞》)。其中晴與情同音表現(xiàn)了在朦朧戀愛中的男女有趣而微妙的心理?!安缮從咸燎?,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薄段髦萸酚捎凇吧彙迸c憐同音。“蓮子”也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guān)。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其中“絲”諧“思”的音。淚字語意雙關(guān),明指燭淚,暗指相思之淚。

由于時間關(guān)系,今天的課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晚安!

作者:舞蝶兒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750ad9a34709
來源:簡書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商業(y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quán),非商業(yè)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