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美國的領土是如何得來的?通過之前的文章,我們知道,美國的領土面積為963萬平方公里,和中國差不多。但自然條件遠優(yōu)于中國。 美國東西兩面均靠海,美國東邊在大西洋的西岸,美國西邊在太平洋的東岸。在加拿大的西北方,還有一塊北連北冰洋、南臨太平洋的美國飛地——阿拉斯加;位于太平洋中部、遠離美國本土的夏威夷群島,是美國的第50個州。 '哈美族'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美國從來不要別國一寸領土'??擅绹毩r,只有東邊(大西洋西岸)的十三個殖民地,領土面積為80.56萬平方公里,不到現(xiàn)在領土面積的9%。 實際上看到上圖,就能大概感覺到,美國的領土,多數(shù)是靠巧取豪奪取得的。 那最初的那十三塊殖民地又是如何得來的? 我們還是回顧、總結一下之前的文章的有關內(nèi)容比較好。只有這樣,我們對美國所有領土的來源才能有個全面的認識。 美洲殖民地的領土來自'殺人占家'美洲原來是印第安人的美洲,有著燦爛的瑪雅文明、印加文明等文明。美洲大陸自1492年哥倫布等發(fā)現(xiàn)(并被當成新大陸)之后,美洲先后被歐洲殖民者侵占。其中南美主要被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老牌殖民國家瓜分和統(tǒng)治,北美則為英、法等新生殖民帝國所瓜分。歐洲各國的殖民入侵幾乎把美洲本土的文明洗蕩殆盡。 歐洲列強對印第安人的屠殺更是慘無人道、慘絕人寰,印第安人幾近滅絕。 順便提一下,有種說法,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有很大部分是歐洲帶去的天花等傳染?。W洲人已對其免疫)導致的。我們姑且不論此說法是否正確,歐洲殖民者屠殺了大量印第安人(一般認為在八千萬以上)的事實,歷史書上有記載,世人都公認。 現(xiàn)在的美洲,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南美洲的巴西是原葡萄牙殖民地;剩下的地方,除面積、人口占比極小的幾個原法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外,全部為原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語是目前世界第二通用語言,與此情況有關。 現(xiàn)在的美洲,已經(jīng)都是歐洲殖民者后裔(占多數(shù)和統(tǒng)治地位)的美洲,美洲的原主人印第安人早已成為了絕對的少數(shù)民(種)族。 西方殖民國家對世界各地的擴張史是一部血淋淋的野蠻掠奪史和血腥屠殺史! 但至今很少有殖民者或其后代(政府),為此滔天罪行道歉。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西方文明今天的進步和發(fā)達,是建立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住民的累累白骨的基礎上的。 美國雛形的13個英屬北美殖民地也建立在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上。 美國的領土擴張1775年-1783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在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國的幫助下,通過8年的反抗英國統(tǒng)治的戰(zhàn)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1783年9月3日戰(zhàn)敗的英國與1776年就宣布獨立的美國,在巴黎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北美十三州正式獨立成為美國。 新生的美國是在英國的殖民制度下建立起來的。新生美國的語言、文化、教育、科技、宗教、制度等也自然照搬或沿襲英國。當然,畢竟遠離英國本土,發(fā)展的過程中,尤其是獨立后,多少會增加一些自己的特色。 1783年正式獨立的美國,其多數(shù)國人是英國人的后裔。所以還會與英國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英國是當時歐洲政治制度、科學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從19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100多年,英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領土占到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從某種意義上,美國是站在英國的肩膀上發(fā)展起來的。 新生的美國,繼承了英國侵略、擴張的本性。 北美這塊地方,最早是英國人和西班牙(后來有法國)的殖民地。1776年英屬北美十三州宣布獨立時,領地僅限于大西洋沿岸的13塊殖民地,共80.56萬平方公里。 1783年9月3日,獨立戰(zhàn)爭結束,英國戰(zhàn)敗,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獨立與存在,還先后把13個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劃歸美國,美國領土達到230萬平方公里,約占現(xiàn)在美國本土面積的30%。 180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杰斐遜與法國談判,希望以高價買到路易斯安那。美國也作了最壞打算,如果談判失敗,就伙同英國孤立法國。 當時,拿破侖正在歐洲同反法同盟鏖戰(zhàn),而入侵海地的兩萬法軍全軍覆沒,拿破侖缺錢。而且拿破侖對北美洲也鞭長莫及,如果英美夾擊,該土地也難保。于是,1803年4月,美法簽訂協(xié)議,美國以8000萬法郎(當時約合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內(nèi)外交困的拿破侖手里買下約260萬平方公里(一說為215萬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 1812年6月,為了侵占英屬加拿大的領土,繼續(xù)擴大自己的版圖,美國對英國發(fā)動戰(zhàn)爭(史稱美加戰(zhàn)爭)。結果,不僅全線潰敗,還被加拿大人反攻到華盛頓,火燒了白宮。此后美國基本停止了向北方的擴張。 北方的失敗并沒有熄滅美國擴張的欲火,接著又把目標指向南方,計劃搶占西班牙手中的佛羅里達。 正當美國政府在考慮是否要對西班牙動武時,1808年,西班牙本土被法國拿破侖占領。趁此機會,大批美國人遷入佛羅里達。1809年,當?shù)匦е矣诿绹木用褚颜伎側丝诘?0%,西班牙在佛羅里達的統(tǒng)治搖搖欲墜。1814年,美國人大規(guī)模進軍佛羅里達。終于,西班牙意識到對這一區(qū)域的統(tǒng)治已力不從心。 1819年2月22日,美國終于迫使衰落的西班牙帝國簽訂不平等《佛羅里達條約》,僅花了500萬美元就獲得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路易斯安那和佛羅里達的擴張使美國嘗到了甜頭,接著美國劍指西面。1845年起,美國又相繼通過策反與威脅的方式從墨西哥和英國手中得到了得克薩斯共和國(面積100多萬平方公里)和俄勒岡地區(qū)(1846年),美國領土從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 1846年美國發(fā)動美墨戰(zhàn)爭,墨西哥戰(zhàn)敗。1848年美軍攻入墨西哥首都,迫使墨西哥割讓了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美國只象征性地支付1500萬美元),面積140萬平方公里。 接著又在1853年,美國駐墨西哥公使又以1000萬美元購得美墨邊境近10萬平方公里土地。 1867年,美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政府購買了面積約151.88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及周邊的阿留申群島,折合每平方公里4.7美元。 之后,美國人目光又轉向大洋。1867年,美國在太平洋深處占領了處在太平洋北側航線的正中間的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的中途島,1898年將夏威夷并入,之后波多黎各、關島、薩摩亞、維京群島等地也被陸續(xù)并入美國,二戰(zhàn)之后又通過托管形式,占領了北馬里亞納等群島。美國已經(jīng)從一個單純的陸地國家成為大洋帝國。 美國通過不斷擴張,將領土從建國時的80萬平方公里擴展到937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五大湖)。算上五大湖美國占有的面積,美國的國土面積應為963萬平方公里。 從美國的領土擴張史,我們不難看出,某些公知口中的'美國從不侵占別國領土'是個多么荒唐可笑的謊言。我不知這些人到底是無知還是無視,還是想愚弄國人? 關于美國領土方面的一些思考美國的領土面積與中國相當,所在緯度也與中國相近(北緯20-40度的領土都是其主要領土),但在其他各方面的自然(地理)條件均大大優(yōu)于中國。這為它發(fā)展成超級大國創(chuàng)造了非常優(yōu)勢的必要條件。 第一、歷史已經(jīng)證明,農(nóng)耕時代的著名文明,比如波斯文明、中華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甚至古印度文明,還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古希臘、古羅馬,甚至后來的西班牙、葡萄牙……基本都在北緯20-40度(極個別的在此緯度范圍附近)。 有人分析其原因:北緯40度往北,氣候寒冷,不適合農(nóng)作物生長,不適合人類定居(倒適合于游牧民族草原放牧),不利文明的形成;北緯20度往南,熱帶氣候,種植農(nóng)作物倒是不錯,但易滋生細菌、病毒,加之炎熱的氣候讓人懶散,不思進?。恢挥斜本?0度附近,氣溫不冷不熱,一年四季分明,最適合文明的發(fā)展。 這么合適的緯度,同樣也讓美國進取,讓美國文明得以發(fā)展和壯大。 第二、美國本土東、西、南二面半臨海,陸地上有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有五大湖(淡水資源豐富),有平原……因此,美國的耕地面積世界第一。自然條件遠優(yōu)于中國。 第三、美洲是個兩面臨海的狹長洲。加拿大面積雖大,但緯度與西北利亞差不多,緯度高,氣候寒冷,不適合大量人口居住。故美國周邊無大國。 美洲遠離歐亞大陸核心板塊,故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燒不著美國等美洲國家。 第四、南美洲有個大國叫巴西,面積比美國小不了多少。但巴西地處熱帶,只有西邊靠海,內(nèi)陸有巴西大高原。地理條件與美國沒法比。同時巴西的母國是葡萄牙,是歐洲一個面積很小的國家,其世界影響力非常小。 前面說了,美國的母國英國,統(tǒng)領世界一個多世紀,號稱日不落帝國。美國繼承了英國很多優(yōu)秀的東西。某種意義上,美國是站在英國的肩膀上發(fā)展起來的。 美國能有今天的超霸地位,離不開上述條件與因素。 二次世界大戰(zhàn),把西歐及世界其它許多地方打了個稀巴爛,美國不但因地理位置的原因而獨善其身,而且大發(fā)戰(zhàn)爭財和大攬杰出(人)才。 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把美國送上世界超級霸主位置的最直接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