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經(jīng)常說的講究,有道理嗎?在古時候,由于科學技術(shù)不發(fā)達,人們是很相信風水的。于是一些關(guān)于風水的農(nóng)村俗語也流傳了下來,比如“窮不搬家,富不遷墳”,還有“十次遷墳九次敗”等。但是無論怎么說,老祖宗也是能夠盼望著過上富裕的日子,而不受貧窮所困。 而這句農(nóng)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自然也是老一輩關(guān)于遷墳的講究,那么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呢?說起這遷墳的講究,我這里還有一件真事。 我村里有一戶人家,以前是窮的叮當響。雖然這家男主人那幾年很拼命干活,但是卻改變不了窮苦的命運。 在有一年的時候,這家人的祖墳因為占地礙事,就從原來的祖墳位置遷了出去,而這家人自然得到了相應的補償。 但是新的祖墳應該遷到哪呢,男主人也是沒有打算。無奈之下,男主人找了“高人”看了一下,就把祖墳遷到了自家后山的地里。 又過了1到2年吧,這家人突然就發(fā)家了,而且他們發(fā)家也是非常的奇怪。至于男主人的兒子干什么,村里人是不曉得的,可是他兒子開著寶馬車回村時,大家的眼睛卻都直勾勾的。真是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而這家人的發(fā)家,是不是與遷墳相關(guān)我們不能保證,可是這家人越來越走運卻是真實的。 所以我們從上述事情來說一下,農(nóng)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的事情: 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的意思: 老祖宗認為,一旦安了墳,是不要輕易動的,更不能輕易的進行遷墳。否則就會有十遷九敗的風險,而這樣對主家是不好的,因此也就有了“十次遷墳九次敗”之說。那你為什么老祖宗會這樣說呢: 老祖宗迷信的說法:在古時候,老祖宗在科學不發(fā)達的情況下是很迷信的。他們認為,在下葬之前,老祖墳地的墓穴已經(jīng)找“高人”觀察過了,并找一些有利于子孫后代的發(fā)展位置而進行下葬,所以也就有了“山關(guān)人丁,水關(guān)財”的說法。 而在確定祖墳位置下葬后,是不能隨意動遷的,否則就會影響子孫后代的運氣,因此也就有了“切莫遷墳,十遷九敗的說法。但是老祖宗認為,如果必須遷墳也要滿足以下原因,比如祖墳被自然的破壞,還有就是祖墳被占用等。但是來說,古人們由于保守起見,是不會進行遷墳的。 但是對于我們后人來說,也不要隨意的進行遷墳的,而這無關(guān)于風水,而是別的方面的原因,我來說一下: 我們認為“死者為大,入土為安”,人一旦死了就讓死者“入土為安”才是正確的,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而入遷去遷來來打擾逝者。就像一個人在晚上睡著了,如果有人打擾這人是尊敬嗎,自然不是的,因此來說,這墳是不能隨便的去遷的。 當然還有一層意思是,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的,而我國就是自古以來就是推崇孝道的,家中老祖如果去世,自己不能在人世間盡孝,所以要在老祖去世后,要給他們布置妥當?shù)?。所以說,頻繁的來回遷墳是對祖宗不敬的,因此為了這個“孝道”,我們也是不能隨便的去遷墳。 綜上所述:在此我認為農(nóng)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不僅是老一輩經(jīng)常說的講究,而是一種“孝道傳承”在里面。所以來說,這遷墳是和老祖宗認為的風水是沒有關(guān)系的。而且經(jīng)常遷墳不僅會浪費財力和精力,對逝者自然也是不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