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 法興寺講解員 天神F4 —風、雨、雷、電 大中漢三嵕廟大殿古壁畫中面積最大、場景最為恢宏的部分是東西山墻上的《護國靈貺王出巡行雨圖》與《護國靈貺王回宮圖》。兩幅壁畫呈長卷式,鋪滿了兩側山墻的主體墻面。以畫幅中后部端坐于龍輦內(nèi)的的護國靈貺王后羿為核心,文臣武將,左右親隨,前后相錯,擁擁一壁。 《護國靈貺王出巡行雨圖》 風雨雷電四神 右下角騎著龍頭形口袋者為風婆婆; 右中手持柳枝作灑水狀的中年人為雨師; 右上角鳥嘴猴腮,數(shù)鼓環(huán)繞者為雷公; 左上角兩手各持一鏡,高舉過頭作照耀狀的女神為電母; 左下角手持杖弓(丈量土地時所用的工具)的老人為丈量土地之神。 《護國靈貺王行雨圖》的前部有四位引人注目的大神:頭一位長著一副猴面、鳥嘴、鷹爪,背生雙翅,兩手各執(zhí)一錘,上身數(shù)鼓(有點像當今電聲樂隊的架子鼓)圍繞的是雷公。天界的擊鼓,就是人間的響雷,也叫打雷。第二位與雷公相對應的是電母,長相端莊秀麗,兩手各執(zhí)一鏡。天界揮舞雙鏡,人間就有閃電。第三位,右下角騎著龍頭形口袋的老婦人是風婆。第四位穿藍袍,留長須,左手執(zhí)盂,右手持柳枝,作灑水狀的是雨師。 關于風雨雷電,早在戰(zhàn)國時期,詩人屈原的《遠游》詩篇中就有“左雨師使徑待兮,右雷公而為衛(wèi)”的詩句??梢娔菚r的人們就已經(jīng)把大自然中的風雨雷電現(xiàn)象神格化了。 雷公、電母是古代傳說中分管打雷和閃電的神靈。民間自古崇敬雷神,流傳有許多雷神的故事,如雷雨中,雷神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等故事,反映出人們對雷神心存敬畏,望其主持正義的心理。在道教的齋蘸儀式上,更是常列有雷公、電母的神位,用以祈求天賜喜雨,潤澤萬物。 雷 雷神:俗稱雷公,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 我國古代神話里的雷神也不止一個。 傳說一 雷澤之神 最有名的一個出自《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p> 傳說二 伏羲 相傳在上古時代雷澤一帶,是雷神居住的地方。雷澤兩岸為雷河,華胥國的人民都聚居在雷河兩岸。那時的雷神喜怒無常,他不順心時,雷河上就濁浪滾滾,洶涌起伏。華胥國有個華胥姑娘就去雷神殿堂找雷神評理,她的膽大和直率感動了雷神,但雷神讓華胥姑娘嫁給他,為了華胥國的安危,華胥姑娘答應雷神的要求。一年以后,華胥姑娘給雷神生了個兒子,雷神非常高興,脾氣也越來越好,從此雷神只在農(nóng)時節(jié)氣打雷閃電,行云布雨。于是雷河兩岸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時間一長,華胥姑娘開始想念家鄉(xiāng),于是把兒子放在葫蘆上順水而下,讓他乘葫蘆回華胥國代表自己去看望親人,他的姥姥看見他乘葫蘆而來,就給這個外孫取名葫蘆。按華胥國方言,伏羲與葫蘆諧音。因伏羲是雷神之子,所以也被奉祀為雷神之一。 傳說三 黃帝的臣子 黃帝還有個搞醫(yī)療的臣子名叫雷公,也是雷神之一。 傳說雷公曾派使者采藥,使者迷路而化做啄木鳥,后世雷公總是一副鳥臉形象,也許就和這個傳說相關。 傳說四 雷公的級別 在道教神話中,記載了許多數(shù)量、各種級別的雷神,最基層的是'雷公',上一層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層是'雷王'。傳說雷王出生在廣東省的雷州半島,名叫陳文玉,后來成為神仙。道教中級別最高的雷神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天尊'在道教神仙中屬于最高級別,'普化天尊'是所有雷神的總司令。在中國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懲罰罪惡之神,人如果做了壞事或違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轟頂死去。 雷神形象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中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边@種形象是半人半獸形。 ![]() 雷公、辟電窟頂西披(圖源網(wǎng)絡) ![]() 山西忻州九原崗北朝墓葬壁畫墓道西壁壁畫中的雷神 ![]() 大理國梵像卷中的雷神,時代相當于南宋(圖源網(wǎng)絡) 后來雷神的形象不斷變化??傊咨裥蜗蟛欢?,體形或龍、或人、或獸;臉型或人頭、猴頭、豬頭、鬼頭。 ![]() 山西芮城永樂宮朝元圖中的雷神(圖源網(wǎng)絡) 到了元代,雷神的形象還沒有定型,既有“雷公旗”中“大首鬼形”或“力士之容”。也有永樂宮壁畫中虬髯環(huán)眼的天神之形。 ![]() (圖源網(wǎng)絡) ![]() (圖源網(wǎng)絡) 明清時代,雷神的形象趨于統(tǒng)一,其標準形象概為《集說詮真》中所述:“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顫,而爪更厲,左手執(zhí)楔,右手執(zhí)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huán)懸連鼓五個,左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 可見雷神此時最明顯的特征是猴臉、尖嘴,所以民間有之“雷公臉”、“雷公嘴”的說法。 ![]() 說到尖嘴猴臉,可能想到的就是雷震子。 雷震子就是雷公嗎? ![]() 其實雷震子是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登場的虛擬角色,面如青靛,發(fā)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齒橫生,出于唇外;身長二丈,武力強大,肋下生“風”、“雷”二翅,使用一條黃金棍,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也是闡教門人云中子的徒弟,封神演義人物之一。擅長空戰(zhàn),善于攻城,是書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雷震子的形象雖然與晚期雷神類似,但雷震子并不是雷公,只是長得像而已。 雷神的“法器” 雷神的“法器”也有所區(qū)別,早期的雷神是一圈鼓,將鼓和雷神聯(lián)系,不僅是因為雷聲與鼓聲相近,還和鼓的神圣性有關。自古以來,鼓便是通天的神器,主要為祭祀所用;而雷也被視為是天地之鼓,雷鼓是用來祭祀天神的。 ![]() 雷鼓與兩位神獸有關 一位叫做夔(kui),另一位叫作“夒(nao)”。他們住在東海流波山上,像兩只沒有角的牛,蒼灰色,只有一只腳,能夠自由出入海水之中。每進出時必有大風雨,同時吼聲如雷。黃帝與蚩尤大戰(zhàn)時,士兵被蚩尤找來的各路山精水怪所迷惑,黃帝決定用些特別的材料來做面鼓,激勵士氣。于是夔被抽了骨頭做鼓槌,夒被剝了皮蒙成了鼓。 電 電母又稱閃電娘娘,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雷公的助手閃電女神,主要掌管閃電。是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之一。 ![]() 山西芮城永樂宮朝元圖中的電母(圖源網(wǎng)絡) 電母是從雷神信仰中分化出來的,早期雷神兼管雷電,據(jù)《十駕齋養(yǎng)新錄》引《管輅別傳》,則當時已經(jīng)有“雷公電父”之稱了。 后來,按照人們陰陽對立男女配對的心理特征,電父搖身一變成為女性。 電母之稱最晚出于宋代,蘇軾有詩云“麾駕雷車呵電母” 元代軍中有電母旗?!对贰ぽ浄尽贩Q:電母旗,其上形象為:畫神人為女人形,衣朱裳白褲,兩手運光。 明代都昂用易經(jīng)理論來解釋,說“易離為電,為中女陰也,而電出地之陰氣,故云母”。 明代余象斗《北游記》又稱電母為朱佩娘娘,雷神曾給予她兩面雷電鏡,為雷神打人時照明。 電母形象還出現(xiàn)在《西游記》和《封神演義》等小說中,后者稱其為金光圣母。《搜神大全》則說天大笑時開口流光為閃電。除了一般職務之外,據(jù)說當雷公與電母吵架的時候,天上也會雷電交加。 宋元以后,電母更有名姓,《鑄鼎余聞》云:致道觀雷部前殿,列電母秀使者,名文英。 清代黃斐默《集說詮真》載,清代中國民間將電母塑成容貌端雅的女子,兩手各執(zhí)一鏡,號為電母秀天君。其形象應與明代小說有關。 電母封神傳說 在往昔雷鳴時,是不先發(fā)出電的。它擊死人的時候,又不十分審慎,猛然地隆然一聲,就把人擊死了。后來錯擊死了一位好人,這個人,是個很有孝心的寡婦。 這個寡婦,丈夫早死,既無兒子,家里又貧,堂上只有一個老姑,她很孝順服侍著老姑度日,不肯改嫁。 有一次,她的老姑病了,很想食肉。但是她哪里有錢去買肉孝敬她呢?她左思右想,就想起古時有“割腕供姑”的事,她也就毅然地把手股上的肉割下來,煮熟去孝敬她的老姑??墒撬睦瞎媚睦锬軌虺缘孟逻@堅韌的手股肉呢?她還不知體諒她媳婦的孝順,反而以為她的媳婦不孝敬,把買來的好肉留起來自己吃,將那近皮的肉煮來孝敬她。她就叫罵起來,還請了五雷要將她的媳婦打死。怎知五雷真正應命了,猛然地一聲,把她的媳婦打死了。 將殮,才發(fā)現(xiàn)她的媳婦的股上割下一塊肉,尚有血疤,她這時才猛醒反悔。然而人已被擊死,又無法可叫她活過來。她就啼哭哀求著雷公,度她的媳婦超生,而雷公也后悔自己的不審慎,聽了那老婦人的一面之詞,竟錯擊死好人。于是雷公就奏了玉皇,請命將這個寡婦,賜為電母。在它未發(fā)雷之前,電母可以放光,先明亮世間的善惡,以明黑白,以免再錯擊人。所以現(xiàn)今鳴雷的時候,先有電光閃一閃,就是這回事了。 ![]() 風 中國古代的風神崇拜起源較早。 現(xiàn)存最早的記錄載于《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據(jù)說這位神獸名字叫做飛廉,他原來是蚩尤的師弟,長著鹿一樣的身體,布滿了豹子一樣的花紋。他的頭好象孔雀,頭上的角崢嶸古怪,有一條蛇一樣的尾巴。 秦漢時,道教認為風神是一個白發(fā)老人,左手持輪,右手執(zhí)扇,作扇輪子狀,稱風伯方天君。 ![]() 北朝墓室壁畫《升天圖》中的風伯形象 魏晉南北朝墓室壁畫中的風神是一裸體神人,僅著“丁字褲”,長發(fā)后飄,右手攥一口袋,向前狂奔。 ![]() 山西祁縣樸村關帝廟的龍王殿清代壁畫中的風神(圖源網(wǎng)絡) 唐宋以前,風伯一直是男性形象,雖然很勇猛,但也常以颶風過境毀壞屋舍傷害人命,形成自然災害,因此被視為兇神。 在明清時期壁畫中,風神背個風口袋,變成了老年女性形象,稱為“風婆”。 雨 晉《搜神記》稱,“赤松子者,神農(nóng)時雨師也”。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更以神鳥為雨師,稱“雨師者,商羊是也。商羊,神鳥,一足,能大能小,吸則溟渤可枯,雨師之神也”。 唐朝時還以李靖為雨師。 《唐逸史》中記載有一則故事。相傳李靖曾經(jīng)遠行于山中,夜宿于民夫家中。半夜,一婦人將一個水瓶遞給他說:天命行雨,煩汝代勞。一傭人牽一青驄馬至,對李靖說:汝以水自馬鬃下,三滴乃止,慎勿多滴。李靖上馬后,正準備滴水,不料馬驚,咆哮躍空,瓶中水一連數(shù)滴,次日當?shù)匾粓龃笥辏鉀Q了旱情,民感其恩,立廟祀之。 ![]() 北朝墓室壁畫《升天圖》中的雨師形象 北朝墓室壁畫中的雨師為一乘龍怪人。 畫面是一獸身蛇尾的怪龍,龍額頭有一角,鼻頭又生一角,口銜瑞草,臀有火焰寶珠;龍背蹲踞一赤身鬼面神人,雙手捧一水瓶于龍首之上。 未完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