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不但養(yǎng)生重脾胃,治療疾病時更注重保護脾胃,因為人們都知道,人從出生后就要靠飲食,所以人們常說,人似鐵,飯似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內經上說,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現(xiàn)在醫(yī)療科技發(fā)達,不用天天吃飯也沒事了,不像以前不吃飯就得餓死,現(xiàn)在可以輸液,或下胃管。但我想這樣活著,也沒什么意思了。所以說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我們都要注重保護自己脾胃。 現(xiàn)在我們聊下中醫(yī)學中脾胃的生理功能和其重要性。 點擊加載圖片 一,中醫(yī)學脾臟的生理功能 脾五行主土,土曰稼穡,與胃相表里,開竊與口,在液為涎,在體合肉,其華在唇,五志為思,脾主升清,性喜燥惡濕,主運化、統(tǒng)血,輸布水谷精微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水濕,與長夏相應,長夏就是三伏天。 脾主運化,所謂運,就是運輸,所謂化就是指把飲食物化為氣血等精微物質。 脾主運化又分為,運送氣血精華,把飲食物產生的氣血等精華運輸?shù)饺砀魈帲簿褪瞧⒛苌?,還能管理血液的運行,也就是統(tǒng)血,所以說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為后天之本。 脾主運送體內的水濕,脾參于體內的水液代謝,脾功能正常,水液代謝就會正常,如果脾功能下降,體內水液代謝下降,會造成水液在體內貯留,形成濕邪,或痰飲,所以說脾為痰濕之源。 脾的運化功能就必須有足夠的動力,脾的動力就是陽氣。陽氣來源于脾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脾要在溫熱的環(huán)境下,才能發(fā)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脾涼了,比如過食寒涼,損傷脾陽,運化功能就會下降,從而引起脾化生氣血的功能下降,造成氣血虛,運輸水濕的功能下降,形成濕邪和痰飲。 點擊加載圖片 二,中醫(yī)學胃腑的生理功能 胃是容納食物的器官,上連食道,下通小腸。主受納水谷和腐熟水谷,胃為水谷之海,胃氣以通降為順,與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稱為后天之本。胃與脾同居中焦,但胃為燥土屬陽,脾為濕土屬陰。 我們所吃的所有的飲食物都要進入到胃,所以說胃為水谷之海,也說明胃是可受納很多食物,但也不要吃的太多,因胃也有自己承受的極限,如超過胃承受的極限,胃就補撐破了。 飲食物在胃中會儲留一段時間的,在這段時間中,飲食物被胃的熱力腐熟而被初步消化,產生的精華被脾運輸?shù)饺?,而未被消化的食糜則進入小腸中。 飲食物進入到胃,在到小腸和大腸最后在排出體外,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條路不能堵,如果堵了,就會產生疾病,比如腹脹,嘔吐或者是疼痛等癥狀,因此中醫(yī)說胃氣以下降為順。 點擊加載圖片 三,脾胃的重要性 脾主運化,主統(tǒng)血,主升清,脾氣宜升則健,胃主腐熟和受納水谷,胃氣以通降為順,脾主運化功能下降,則化生氣血不足,引起氣血虧虛,并造成其它臟腑的氣血不足,而百病叢生,運化水濕功能下降,則水濕彌漫,聚濕成痰,萬病源于濕,引起的疾病太多太多了,比如肥胖病,水腫,高血壓,糖尿病等等。若胃有病變,就會影響胃的受納功能,而出現(xiàn)納呆、厭食、胃脘脹悶等癥狀。 人們都知道我們一天三餐,如果長時間不吃不喝就得死,就從這點可以看出脾胃的重要性了,因此才說脾胃為后天之本。 中醫(yī)長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也就是病人只要能吃能喝,病就輕易治,如果不能進飲食了,那就離死不遠了,所以中醫(yī)用藥,第一想的就是如何保護脾胃,如何照顧脾胃。 點擊加載圖片 四,脾胃被傷的原因 飲食傷脾胃,大量的寒涼飲食,損傷脾胃之陽氣,從而引起脾運功能和胃的腐熟受納功能下降。比如冰啤,鮮奶,冰箱里的食物拿出來直接吃喝,象飲料啊,冰激凌啊等等。 肝氣克脾,肝五行主木,脾五行主土,五行相克,木克土,所以肝就可以克脾,如生完悶氣之后,胸脅脹滿,不欲飲食。 長期服用,西藥,或輸液,西藥都可以損害脾胃,在吃藥前看下說明書,就會明白了,有的小孩子感冒了輸液,感冒好了,卻吃不下食物,或拉稀,或嘔吐等。 五,我們應怎么調理脾胃呢? 我們知道了脾胃的喜好,脾氣宜升則健,胃氣通降為順,我們只要幫助脾胃的升降,那樣我們的脾胃就會越來越好,才能更好的斡旋中焦,如何幫助脾胃的升降呢? 生姜,辛溫入脾胃經,可以祛濕,還能溫胃止嘔 山藥,甘平入肺脾腎經,可以補肺脾腎之氣 大棗,甘,入心肝脾經,可以補心脾之血 小米,五谷的粟米就是小米,小米入脾胃,我們這婦女生完孩子坐月子就喝小米粥,可想而知肯定是對脾胃有好處了。 山楂,酸甘溫,入肝脾胃經,消食積;化滯瘀。主飲食積滯 雞內金,甘,入脾胃經,健胃消食,澀精止遺。用于食積不消, 我們可以熬小米粥放入山藥,生姜,大棗,大棗要掰開去核,一起熬粥喝,然后在燉點雞內金,山楂吃。 以上食療方法可以試試,當然以自己口味為宜。 點擊加載圖片 我們還可以脾胃經的穴位按摩,如按摩足三里,豐隆,合谷,中脘,天樞,關元,也可以腹部按摩等等。 我們平時更應多注意,平素飲食不要過于寒涼,多加衣務以保暖。少生氣,多活動,少用對脾胃有損害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大家一定要記住,病從口入,也就是病是吃出來的,所以要想治病一定要忌口,不然病永遠也好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