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詞牌名,又名“勝勝慢” “人在樓上” “寒松嘆” “鳳求凰”等。此調(diào)最早見于北宋晁補(bǔ)之詞,古人多用入聲,有平韻、仄韻兩體。 平韻者以晁補(bǔ)之、吳文英、王沂孫詞為正體,格律有雙調(diào)九十九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八句四平韻等,另有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等五種變體。 仄韻者以高觀國《聲聲慢·壺天不夜》為正體,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八句四仄韻。 另有雙調(diào)九十九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等五種變體。此調(diào)風(fēng)格緩慢哽咽,如泣如訴,多寫愁苦憂思題材,代表作品有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等。 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 格律說明格律對照典范作品 一、平韻格 正體一:雙調(diào)九十九字,上闋九句四平韻,下闋八句四平韻。以晁補(bǔ)之《聲聲慢·朱門深掩》為代表。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朱門深掩》——晁補(bǔ)之 上闋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朱門深掩,擺蕩春風(fēng),無情鎮(zhèn)欲輕飛。 斷腸如雪撩亂,去點(diǎn)人衣。 朝來半和細(xì)雨,向誰家、東館西池。 算未肯,似桃含紅蕊,留待郎歸。 下闋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還記章臺往事,別后縱、青青似舊時垂。 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枝。 而今恨啼露葉,鎮(zhèn)香街、拋擲因誰。 又爭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隨。 正體二: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八句四平韻。以吳文英《聲聲慢·檀欒金碧》為代表。此亦晁詞體,惟后段第七句減五字,第八句添三字異。宋辛棄疾、趙長卿、周密、王沂孫,元伊濟(jì)翁及《梅苑》二詞俱如此填。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檀欒金碧》——吳文英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檀欒金碧,婀娜蓬萊,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蓮,十分點(diǎn)綴成秋。新彎畫眉未穩(wěn),似含羞、低護(hù)墻頭。愁送遠(yuǎn),駐西臺車馬,共惜臨流。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長是驚落秦謳。膩粉闌干,猶聞憑袖香留。輸他翠漣拍甃,瞰新妝、時浸明眸。簾半卷,帶黃花、人在小樓。 正體三: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以王沂孫《聲聲慢·啼螀門靜》為代表。此即吳文英詞體,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仍照晁詞體異。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多。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啼螀門靜》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啼螀門靜,落葉階深,秋聲又入吾廬。一枕新涼,西窗晚雨疏疏。舊香舊色換卻,但滿川、殘柳荒蒲。茂陵遠(yuǎn),任歲華苒苒,老盡相如。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昨夜西風(fēng)初起,想莼邊呼棹,橘后思書。短景凄然,殘歌空叩銅壺。當(dāng)時送行共約,雁歸時、人賦歸歟。雁歸也,問人歸、如雁也無。 變體一: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以賀鑄《聲聲慢·園林幕翠》為代表。此即晁詞體,惟前結(jié)四字三句,后結(jié)四字一句、三字兩句異。曹組“重檐飛峻”詞與此同。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園林幕翠》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園林幕翠,燕寢凝香。華池繚繞飛廊。坐按吳娃清麗,楚調(diào)圓長。歌闌橫流美眄,乍疑生、綺席輝光。文園屬意,玉觴交勸,寶色高張。 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南薰難銷幽恨,金徽上、殷勤彩鳳求凰。便許卷收行雨,不戀高唐。東山勝游在眼,待紉闌拮菊相將。雙棲安穩(wěn),五云溪,是故鄉(xiāng)。 變體二: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以曹勛《聲聲慢·素商吹景》為代表。此亦晁詞體,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四字一句,第七句句法不折腰,前后段第八句俱減一字作三字一句、四字一句,后段第二、三句作五字一句、四字一句異。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素商吹景》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素商吹景,西真賦巧,桂子秋借蟾光。層層翠葆,深隱幽艷清香。占得秀巖分種,天教薇露染嬌黃。珍庭曉,透肌破鼻,細(xì)細(xì)芬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應(yīng)是月中倒影,喜馀葉婆娑,灝色迎涼。移根上苑,雅稱曲檻回廊。趁取蕊珠密綴,與收花霧著宮裳。簾櫳靜,好圍四坐,對賞瑤觴。 變體三:雙調(diào)九十八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以周密《聲聲慢·妝額黃輕》為代表。此與吳文英詞同,惟換頭句添一字,第二、三句照王詞體異。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妝額黃輕》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妝額黃輕,舞衣紅淺,西風(fēng)又到人間。小雨新霜,萍池蘚徑生寒。輸它漢宮姊妹,粲星鈿、霞佩珊珊。涼意早,正金盤露潔,翠蓋香殘。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三十六宮秋好,看扶疏仙影,伴月長閑。寶絡(luò)風(fēng)流,何如細(xì)蕊堪餐。幽香未應(yīng)便減,傲清霜、正自宜看。吟思遠(yuǎn),負(fù)東籬、還賦小山。 變體四:雙調(diào)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八句四平韻。以石孝友《聲聲慢·花前月下》為代表。此與吳文英詞同,惟前段第八句減一字異。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花前月下》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廝守日許多時。正美之間,何事便有輕離。無端珠淚暗蔌,染征衫、點(diǎn)點(diǎn)紅滋。最苦是、殷勤密約,做就相思。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咿啞櫓聲離岸,魂斷處、高城隱隱天涯。萬水千山,一去定失花期。東君斗來無賴,散春紅、點(diǎn)破梅枝。病成也,到而今、著個甚醫(yī)。 變體五:雙調(diào)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韻。以元好問《聲聲慢·林間雞犬》為代表。此即石孝友詞體,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異。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林間雞犬》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林間雞犬,江上村墟,扁舟處處經(jīng)過。袖里新詩,買斷古木滄波。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任人笑、風(fēng)云氣少,兒女情多。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不待求田問舍,被朝吟暮醉,慣得蹉跎。百尺高樓,更問平地如何。朝來斜風(fēng)細(xì)雨,喜紅塵、不到漁蓑。一尊酒,喚元龍、來聽浩歌。 二、仄韻格 正體: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八句四仄韻。以高觀國《聲聲慢·壺天不夜》為代表。此調(diào)采仄韻詞六首,以此詞為正體,劉涇、李演、蔡松年詞俱照此填。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壺天不夜》 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中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仄平中仄,仄中平、中中平仄。中中仄,中中平中仄,仄中中仄。 壺天不夜,寶炬生香,光風(fēng)蕩搖金碧。月滟水痕,花外峭寒無力。歌傳翠簾盡卷,誤驚回、瑤臺仙跡。禁漏促,拌千金一刻,未酬佳夕?!?/p> 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中平仄仄,仄平中、中中中仄。中中仄,仄中中、中中中仄。 卷地香塵不斷,最得意、輸他五陵狂客。楚柳吳梅,無限眼邊春色。鮫綃暗中寄與,待重尋、行云消息。乍醉醒,怕南樓、吹斷曉笛。 變體一:雙調(diào)九十九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以趙長卿《聲聲慢·府判生辰》為代表。此與高詞同,惟后結(jié)添二字異。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府判生辰》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金風(fēng)玉露,綠橘黃橙,商秋爽氣飄逸,南斗騰光,應(yīng)是間生賢出。照人紫芝眉宇,更仙風(fēng)、誰能儔匹。細(xì)屈指,到小春時候,恰則三日。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莫論早年富貴,也休問文章,有如椽筆。堯舜逢君,啟沃定知多術(shù)。而今且張錦幄,麝煤泛、暖香郁郁。華堂里,聽瑤琴輕弄,水仙新律。 變體二: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以陳合《聲聲慢·澄空初霽》為代表。此與高詞同,惟換頭句押韻異。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澄空初霽》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澄空初霽,暑退銀塘、冰壺雁程寥寞。天闕清芬,何事早飄巖壑?;ㄉ窀名愘|(zhì),漲江波、一奩梳掠。涼影里,算素娥仙隊(duì),似曾相約。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閑把雨花商略,開時候,羞趁觀桃階藥。綠幕黃簾,好頓膽瓶兒著。年年粟金萬斛,拒嚴(yán)霜、錦絲圍幄。秋富貴,又何妨、與民同樂。 變體三: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以張翥《聲聲慢·西風(fēng)墜綠》為代表。此亦與高詞同,惟前后段兩起句俱用韻異。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西風(fēng)墜綠》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西風(fēng)墜綠。喚起春嬌,嫣然困倚修竹。落帽人來,花艷乍驚郎目。相思尚帶舊恨,甚凄涼、未忺妝束。吟鬢底,俾寒香一朵,并簪黃菊。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卻待金盤華屋。園林靜、多情怎禁幽獨(dú)。蛺蝶應(yīng)愁,明日落紅難觸。那堪雁霜漸重,怕黃昏、欲睡未足。翠袖冷,且莫辭,花下秉燭。 變體四: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以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為代表。此詞前后段起句亦皆用韻,其前結(jié)三字一句、九字一句,又與張?jiān)~不同。 格律對照例詞:《聲聲慢·尋尋覓覓》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dú)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diǎn)點(diǎn)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變體五:雙調(diào)九十五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以何夢桂《聲聲慢·壽何思院母夫人》為代表。此即李詞體,惟前段第二句六字,第三句四字,后段第二、三句減二字異。[2] 典范作品 【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蔣捷《聲聲慢·秋聲》 【宋】張炎《聲聲慢·別四明諸友歸杭》 【宋】辛棄疾《聲聲慢·開元盛日》 李清照最慘的一首詞,開頭就是名句,專家:連疊七詞,創(chuàng)意出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