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一種藝術,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藝術,無論何時,在我們心中最美的文化,永遠都是詩詞。 有些人認為,古典詩詞與我們的現(xiàn)代生活已經(jīng)漸行漸遠了,但其實并非如此。無論《詩經(jīng)》、《楚辭》,還是唐詩宋詞,無一不圍繞在我們身邊,詩詞的美,歷久彌新。 包括現(xiàn)在,很多網(wǎng)絡上流行的金句,都是由詩詞改編過來的。 若說流行最廣的,可能就是“陌上花開”了,這個詞很美,出自五代時期吳越王寫給夫人的一封信,全句為“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另一句話很多人也聽到過,“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這句充滿文藝的句子出自于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句為“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詩中這句話的意思是,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意境深遠, 充滿道家的韻味。 而那句用來表白的金句“春風十里不如你”,則出自杜牧的《贈別》,原句為“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些句子改的怎么樣暫且不說,至少改編的那個人應該是讀過這些詩詞的吧。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句從宋詞中演化出來的網(wǎng)紅句子:“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曾經(jīng)刷爆眾多文藝青年的微博、朋友圈。 這句話很有正能量,它代表著每個人心中那個少年夢,它代表著一顆不變的初心。 這個句子很美,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它其實是出自蘇軾的一首詞。蘇軾的原詞中還有一句也是經(jīng)典:“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整首詞和那句網(wǎng)紅句子比起來,更有水平,心境也更高級。 這首詞便是著名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蘇軾這首詞的背后其實還有一個故事。 寫這首詞時,蘇軾已經(jīng)43歲,因為受到官場黨派斗爭的牽連,卷入了“烏臺詩案”,導致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謫居黃州,本是一段沮喪的時光,東坡先生卻在人生不如意之時,寫出了最好的詩歌。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結交了一位朋友,叫王鞏。 王鞏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他被貶到了嶺南。過了四年之后,王鞏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于是帶著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這個小妾名叫寓娘。 說起這個小妾,原本就是個歌女,長得非常秀美,并且嗓音也好,當時王鞏被貶,她大可自己離開,畢竟長得非常漂亮,能得到很多公子哥的喜歡。 但她卻沒有這樣做,而是真心追隨王鞏,于是王鞏也認定她,帶她一同回京。 見到蘇軾后,這三人一起到飲酒團聚,當時蘇軾看見這個女子,心想,這么漂亮的女子,是真心跟著朋友嗎? 正巧柔娘向蘇軾敬酒,蘇軾脫口而出一個問題:“你跟著他去嶺南吃苦,難道就沒有后悔過嗎?” 小妾先是停頓了一會,后來說了8個字,讓蘇軾由心欽佩! 她表示: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意思是說,只要能夠讓我心安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了。蘇軾聽完之后,感嘆于這個女子有情有義,更是被她的勇氣所感動。 于是,他揮毫寫下了這首《定風波.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贈與寓娘。 蘇軾的詞就是這樣,每一首詞的背后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讀蘇軾的詞,能夠感受經(jīng)歷風雨之后的豁達。每一首,都能讓后人贊嘆不已!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雖然很文藝,但它的精神內(nèi)核只是不忘初心。 而蘇軾的“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strong>,不只是不忘初心,更重要的是帶著這份初心,不懼眼前的困難。兩相對比之下,蘇軾的原詞更高級也更有水平。 寓娘感動了蘇軾,蘇軾也用這樣一首詞感動了900多年后的我們。詩詞很美,它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影響著今天的我們,從來沒有離我們遠去。 在我看來,人生就是一場謹慎的旅行,所謂的盛大,或者凋零,都是匆忙的過往,如歡歌前行。 就像名垂千古的蘇軾,即便生活再困難,境遇再坎坷,蘇軾依然是蘇軾。哪怕生活拮據(jù)到了一家人只能住在驛亭的地步,他依然能夠?qū)懗?strong>“寓居去江無十步,風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幾席,此幸未始有也。”的蘇軾。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兩個世界。 同為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如此,東坡先生亦然。時而,他以一種“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的慷慨豪邁之氣,卷地而過;時而,他又給讀者留下“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的蒼涼背影。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y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fā)。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看到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fā),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xiàn)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yè),與蘇軾并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xiàn)了辛棄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傳奇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才45元,平均每本不到10元,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并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范的人生哲理,真的是個不錯的機會! |
|
來自: 豐少少爺 > 《詩詞、楹聯(lián)文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