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全地形車,一種可以在復雜地形上行駛或者用于執(zhí)行特殊任務的具有高通過性專用車輛。按照其運行方式可分為輪式和履帶式兩種,其中的履帶式全地形車一般多采用兩廂式車體,以鉸接式傳動連接,也有部分車輛使用全液壓傳動。這種車輛非常適合在雪地、沙漠、泥沼、叢林或者山地地區(qū)使用,具有機動靈活、越野和運輸能力強等特點。尤其適合于在普通輪式或者履帶式車輛無法通過的復雜地域使用,能夠大大的提高野戰(zhàn)部隊的機動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全地形履帶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鉸接式全地形履帶裝甲車的發(fā)展始于上個世紀的60年代,當時的蘇聯(lián)、瑞典等國家由于其境內(nèi)存在著大量的湖泊、沼澤以及積雪地帶,在部隊開展野外作訓或者是正常的戰(zhàn)備巡邏時,復雜的地形常常讓地面部隊苦不堪言,普通戰(zhàn)車入場后不久就會因為泥濘的道路動彈不得。而且此時正處于冷戰(zhàn)時期,被蘇聯(lián)和北約視為主戰(zhàn)場的東歐地段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地形,為了保證在泥濘不堪的地形上讓地面機械化部隊依舊擁有足夠的機動能力,各國開啟了一場針對復雜地形運輸車輛的研究。當時很多國家在車型上都選擇了鉸接式履帶全地形車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在此期間相繼推出了BV系列、DT系列全地形車。在實際使用當中,該種車輛能夠很好的適應各種復雜地形,逐漸成為當時各國地面部隊在非常規(guī)地區(qū)的主要支援和保障車輛。 如今戰(zhàn)爭形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發(fā)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地區(qū)性沖突卻日益增多。這類非對稱式戰(zhàn)爭的特點就是武裝分子雖然裝備相對落后,但其能夠充分利用復雜的地形作為屏障實施突然性的襲擊。面對這樣的局面,具有高機動性和越野能力的全地形履帶式裝甲車成為了唯一能夠在特殊地形上進行機動作戰(zhàn)、物資運輸和支援保障的車輛。因此各國對于全地形履帶式裝甲車的熱情依舊有增無減,近年來推出多款新型全地形車輛。 鉸接式全地形履帶式裝甲車在21世紀已經(jīng)成為許多國家的主力地面支援裝備,這其中又以瑞典和俄羅斯開發(fā)的裝備最為先進,因為兩國在該型車輛上的研制、生產(chǎn)和使用方面擁有極為豐富的經(jīng)驗。我們今天介紹的這款鉸接式全地形履帶裝甲運輸車是來自瑞典阿爾維斯·赫格隆公司生產(chǎn)的BVS10“北歐海盜”。 BV206的后續(xù)之作 阿爾維斯·赫格隆公司是最早開發(fā)全地形車輛的裝甲車制造商之一,其首款BV206系列全地形車開發(fā)于上世紀70年代。因其具備出色的越野、兩棲和復雜地形適應能力,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相繼開發(fā)出一系列的變體車型,包括運輸車、反坦克車、防空導彈車、指揮車、突擊車和醫(yī)療/救護車等等,并裝備多國部隊,口碑一直不錯。 在此基礎之上該公司為滿足國際市場需求,在2004年推出了一款性能更加完善的產(chǎn)品既BVS10“北歐海盜”鉸接式全地形履帶裝甲車。最初這款全地形車是應英國皇家海軍陸戰(zhàn)隊的要求而專門研制的,于2006年交付英國陸軍服役,同年便隨軍進入阿富汗參與實戰(zhàn)。因表現(xiàn)良好、性能出色,在此之后英國軍方追加訂單,荷蘭、法國、奧地利等國也相繼引入,至今該型裝甲車已生產(chǎn)1100多輛,在全球40多個國家服役。 BVS10全地形車是以BV206為基礎開發(fā)的一款新型的全地形履帶裝甲兩棲車。相較于前輩,該車速度更快、馬力更足、運載能力更強,在復雜地形上的行駛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部署方面可由兩棲登陸艦、C-130“大力神”運輸機或者是支奴干直升機攜帶,部署快,機動性高,具備模塊化功能,深受各國陸軍的偏愛。 BVS10“北歐海盜”鉸接式全地形履帶裝甲車 設計與防護 BVS10由兩個彼此獨立的履帶車廂組成,以鉸接傳動的方式進行連接。行駛時,四條橡膠履帶同時運轉,保證車輛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獲取到足夠大的驅動力,以此來應對各種復雜地況。整個車身配備有鋼制裝甲能夠抵御7.62毫米子彈或者是152毫米炮彈破片的攻擊,在車身底部設有地雷防護裝置,可以抵御0.5公斤以下地雷的殺傷。 在車載設備上,該車采用模塊化設計,根據(jù)不同的任務需要可以安裝附加裝甲、變換武器配置、更換貨艙、裝載不同的載具等。在車身外部還可加裝防雷套件或者裝甲防彈籠等裝備。 動力系統(tǒng) 雖然是以BV206為基礎設計的,但是在底盤、動力系統(tǒng)、變速箱和傳動裝置方面該車均采用了和步兵戰(zhàn)車相同的全新配置。在前艙配備有CMI公司的LSBE直列六缸渦輪柴油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50馬力,同時采用了通用艾莉遜MD3560自動變速箱。 武器配置 盡管全地形車主要以后勤保障和戰(zhàn)地支援為主要任務,但在該車上還是設置了一部分自衛(wèi)武器,包括前艙車頂?shù)囊煌?/span>12.7毫米勃朗寧重機槍和一挺7.62毫米通用機槍。在舷窗處設置有煙霧榴彈發(fā)射器,用以戰(zhàn)場掩護使用,該發(fā)射器還可發(fā)射白磷手榴彈。 全地形性能 BVS10滿載重量為14噸左右,借助四條620毫米寬的橡膠履帶可以讓該車在沙地、雪地、叢林、沼澤等不同地面高速行進。據(jù)生產(chǎn)商數(shù)據(jù),BVS10的平均對地單位壓力與原BV206相同,但在車身重量上要輕4噸左右,所以該車具備比其前輩更好的越野能力。另外該車在履帶被破壞后仍然能夠在一定時間內(nèi)保持車速不變,正常行駛。其在路況良好的情況下最大速度能夠達到65千米/時,越野路段時其速度仍然能夠保持在15千米/時左右,最大行駛距離約為300千米。 除了越野性能出色以外,該車還具備兩棲涉水能力,能夠在1.5米以上的深度進行正常行駛,水中速度為5千米/時。 其他數(shù)據(jù) BVS10前車重量5噸,后車3.5噸,總長度7.6米,寬2.3米。前艙成員包括一名駕駛員和四名士兵,后艙可容納八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乘坐。在必要時,后艙可以搭載迫擊炮、重機槍或反坦克導彈并作為發(fā)射平臺使用。前、后艙之間安裝有雙向語音通信系統(tǒng),其最大載重能力5噸。 變體車型 該車為適應不同的任務需求,衍生出多款變種車型,包括裝甲運兵車、戰(zhàn)場維修車、戰(zhàn)場救護車、指揮控制車、貨物運輸車、迫擊炮打擊平臺等等,其最新型號為升級版的BVS10 Mk2,已被美國陸軍采購。 如履平地的“全地形車” 作為當代全地形履帶裝甲車的代表,BVS10復雜地域的高機動性可以在戰(zhàn)時為作戰(zhàn)部隊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援保障,溝壑不再是障礙,山地也不能阻擋其腳步。翻山越嶺、渡河過沼乃其基本能力,模塊化、綜合能力突出才是其最具特色的性能。在地區(qū)沖突日益嚴重的今天,有了這樣一款“戰(zhàn)場運輸兵+多面手”,可以讓任何地域的發(fā)生的戰(zhàn)爭支援都變得非常容易、便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