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節(jié)來了!母親節(jié)來了! 春風(fēng)像楊柳一樣扭著腰肢為春天舞蹈,有母親穿過柳絲扛著扭不動的大粗腰,為家庭生計廚房伙食奔波。 這個節(jié)日,我很少看到網(wǎng)下有什么慶祝活動,無論菜市場,還是街上,人們一如既往面無表情。我曾經(jīng)咨詢過飯店和花店,店員店主們表示,銷售和訂餐都并無特別波動。所以,母親節(jié),是個網(wǎng)絡(luò)節(jié)。情感脆弱的,大約會在網(wǎng)上用表情哭上一天;朋友圈里都是孝子孝女,點贊的手可能也會抽筋一天。 不過我倒是不想說孝子孝女們什么事,雖然可以建議他們不妨放下手機走下網(wǎng)絡(luò),代替母親的手,去給自己刷個鞋子洗個碗,但是這畢竟是私事,別人母親愿意讓孩子歇著,我著什么急。比如我兒,也一樣睡到中午才起來。哈哈哈哈。我不介意,他幸福就好。 初夏的天,已經(jīng)開始燥熱。我,我只是來吹冷風(fēng)的。而且不是吹一口,而是,吹兩口,大大的冷風(fēng)。 第一口冷風(fēng):我要說的是母親,雖然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福利,但既然都有節(jié)日可過了,除了做了母親,還做了什么與母親這個稱號相匹配的事。 曾經(jīng)看過一篇真實報道:一位母親,把滾燙的熱油喂入六歲的女兒口中,致其慘死。而這個母親竟然說是要教育女兒不再偷吃。這么恐怖的教育,我想未出世的孩子若有所知,必是不肯來到人世的。其實呢,據(jù)后續(xù)報道,我分析,這位母親之所以要向親生女兒施以慘手是因為不喜歡,不喜歡是因為女兒非親自帶大,其曰之:“不貼心”。是一顆什么樣的心,不與貼之,就要殘害荼毒。 三毛在一次談話中答問,怎么對待未來的主人翁,她的回答:“愛他,這是一定要的!” 愛他!孩子光赤心身來到塵世,第一個愛他的行為,是找塊布將他包上,人間冷,人間熱,愛他的人必須給他以溫暖,或庇之以清涼。而后飽其腹,用母親暢涌的乳血;而后正其行,用我們堂正的榜樣;而后開其智,用我們敏銳的思想。這是愛他!孩子在這個世上,母親不愛他,他就是完全無助的,象是一星漂在大海中的萍,孤單、無奈、無依無著,如果不愛他或者愛不起他,那么不要制造他。否則,將是罪惡的。 愛的包容何其之大,愛的責(zé)任何其之重,如果擔(dān)不起這個責(zé)任,也還是不要去碰他。孩子光赤心身來到塵世,光怪陸離的誘惑他會擋不住,妖魔的邪魅他會擋不住,做母親的除了愛他,還要幫他一起抵御一起斗爭,孩子才會由嫩筍破土而成臨風(fēng)修竹。 說到愛,我們更多的母親,普遍有一種特殊的愛給自己的孩兒。比如校園暴力頻出,那些未成年人對于同學(xué)的殘忍,超越了年齡,甚至超越了人類的范疇。這些孩子也是有母親的,不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但是祂們的母親在做什么?為什么祂們會對于同學(xué)沒有一點同類的悲憫?母親做到愛祂們的同時,有沒有教會祂們愛別人?有多少母親,私底下告訴過自己孩子,揍別人要心狠手辣,大不了打傷了別人,老媽去給賠老母雞?有沒有? 有一次自助餐,兩個母親當(dāng)著幾個孩子的面,在說另一個不在場的孩子,在她們口里,那個孩子以及窮困的家庭簡直豬狗不如。這樣的言傳身教,對于她們穿著得小公主一樣的女兒,是一個什么榜樣?其中一個女孩子,已經(jīng)初步顯露出霸道的行為,在取菜廳把用具搞得叮當(dāng)作響,菜湯灑溢,并用手肘直接頂開打算指導(dǎo)她用勺子的服務(wù)員,眼睛都沒看一眼別人。 還有一個古老的俄羅斯故事,說的是一個母親,非常愛自己的兒子,兒子受到魔鬼的指使,要他捧著母親的心去獻給魔鬼,做母親的竟然無怨無悔地敞開了胸懷。兒子捧著母親血淋淋的心,穿過黑暗的森林走向魔窟時,他能感覺到母親的心在顫動,當(dāng)兒子被一塊石頭絆倒在地,塵埃中母親的心溫柔的問:“兒子,你摔疼了嗎?”這個母親可謂是愛的典范,感動過一代又一代的俄羅斯人。但這母親的愛其實并無可取,愛如果無法升華就不再絢麗,不再偉大,而只是悲涼、恥辱、可憐,甚至是罪惡的。因為這愛同樣葬送了孩子,盡管她為之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莫說母愛是無私的,或許換個角度看,無私的背面,是縱橫交錯千頭萬緒的自私,只是沒有人愿意站到背面去正視。背朝太陽,看到的是陰影,喝雞湯的愿意只看陽光,但是只面對陽光,陰影它也并沒有消失。 有句話說:孩子生來就是孩子,孩子的一切,都符合孩子的天性,而母親,并非天生就是母親,做母親要學(xué)習(xí),不愛自己孩子的不配做母親,但光愛自己孩子也是不夠的。愛,不只是一個字,孩子很脆弱,任何不經(jīng)意、不認(rèn)真、不耐煩,他都承受不起,他的生命和靈魂都經(jīng)不起蹂躪摧殘,他會碎掉會變異。愛,確實不只是一個字,要磨練、要淬火,孩子的靈魂方能鋼而彌堅,立足于母親的心尖,在天地中寫一個錚錚脆響的“人”。 第二口冷風(fēng):愛,還是一面鏡子,母親的美丑,通過愛投射到孩子身上,你的樣子,就是你孩子可能成為的樣子。你的愛有多長的投射,你的孩子就有多遠的愛之人生。 最近,連篇累牘的反孝道文章,又奇葩競放了。 無論活的多么窩窩囊囊,罵父母倒是神采奕奕,甚至認(rèn)為老年人需要年輕人的扶助,是對子女的“攔路搶劫”。 本果年輕人,砸“孝”道,畫風(fēng)真的好詭異,現(xiàn)實所迫,如今的年輕人,無論內(nèi)心意愿如何,實際基本都是必須啃老的。除了年輕女子為了自私,現(xiàn)在的年輕人根本不必也沒有資格砸 “孝” 這個話題。因為年輕女子她無論多么反對“孝”道,也不會不理睬自己爹娘。 她們打算結(jié)婚時,也不打算自立,所以要論克行賣,都要敲詐對方房子車子和彩禮以及高檔婚禮……沒有達成全部敲詐的,只是因為自己原材料實在太差。 敲詐成功,開始裝新式女性,砸孝文化,只是翻臉不認(rèn)老公家親人的借口。作為男人,跟著砸“孝”,除了蠢蛋,只有壞蛋。 有錢的老人被啃,沒錢的老人被棄。是不是這樣?看看身邊就知道。 一些年輕人,不敢去跟壓迫者爭,跟爹娘爭都是一把好手。不敢追問,為什么在這里作為納稅人,沒老人資助連個老婆都娶不起?女人寧可坐寶馬里哭,也不坐自行車后面笑,這個現(xiàn)實,你不敢面對原因所在,不去想為什么房價彩禮價遠遠超過四五十歲之前的收入總和? 沒有女人敢于自問:作為也要做母親的,或者已經(jīng)做了母親的你,沒老人你是不是帶的起孩子?你朝七晚九不著家,用什么時間養(yǎng)孩子?為什么你不能享受大多數(shù)文明國家對于年輕母親的福利?你為你的人生權(quán)利,做了什么訴求和爭取?你不靠老人,啥都不行,你端了飯碗,就騰不出手抱孩子,你抱著孩子,就沒有掙飯的機會。只有爹娘無法拋棄你無法欺負你,替你頂風(fēng)擋雨,老而不休地去孝順年輕人。 這個世界,你可以說誰都對不起你,但你成年后一直在使用老人的金錢、時間和精力,你唯獨不能說的一句話,就是怪罪爹娘。 關(guān)于養(yǎng)老和孝順,把矛頭指向民間,讓親人之間互撕如狗,這是誰的發(fā)明?誰播下了這么惡毒的種子,哪個種族哪塊土地會如此奇葩競放?親情互助原本無錯,所謂“孝”文化,只是歷代統(tǒng)治者為了讓草民完糧納稅終身,卻不承擔(dān)養(yǎng)老責(zé)任的花招。無恥利用本來善意的孝親文化,達到盤剝草民終身的目的。 文明程度高的西方世界,不講究孝敬父母嗎?拿澳大利亞來說,生一個孩子,政府獎勵一萬澳元,兩個孩子五萬澳元,三個孩子,國家養(yǎng)。他們可沒有老人幫帶孩子的習(xí)俗,生一堆孩子,自己帶。一般來說,只需要一方出去工作,在家?guī)Ш⒆拥囊矂e說沒工資,獎勵給孩子的,實際也是帶孩子的酬勞。做子女的,只要愿意住在到達65歲以上年齡的父母住宅附近,方便探視父母,政府就給子女發(fā)孝親護理費。 反觀本國,生命不息,啃老不止。不去追問源頭,沒有膽識尚可理解,但凡有半點新文明意識和有愛的心,都不會無視如今有錢老人被啃,無錢老人被棄的社會事實,卻如虎如狼地、唾沫橫生地謾罵生命的來源。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推卸對納稅人的養(yǎng)老責(zé)任是該譴責(zé),草民對于孝親養(yǎng)老的責(zé)任不堪重負是該訴求,但是,因為譴責(zé)有風(fēng)險,訴求也有風(fēng)險,于是,轉(zhuǎn)而用一種把老人啃碎不吐渣的吃相,來為自己的怯懦遮羞? 說句憂心仲仲的重話:現(xiàn)在生豬活羊的年輕人,沒有社會福利的改善,打算自己老去那一天,如何活法?又如何死法? 作者:陳皮朵娃 (圖片取自網(wǎng)絡(luò),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