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可被視為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首選藥方,治療未見復(fù)發(fā) 某女,36歲?;颊咭蛭鸽涿洕M疼痛半月,食欲明顯下降而就診。自訴患胃脘不適3年余,時(shí)好時(shí)發(fā)。 半個(gè)月前因瑣事與人爭吵,當(dāng)晚即覺胃脘脹滿難忍,不思飲食,自購中成藥治療(藥物不祥)無效,遂來就診。 患者面色黃中帶青,胃脘飽脹,時(shí)而疼痛,食后尤甚,食欲不振,喜嘆息,大便不暢,舌暗紅,苔白,脈弦細(xì)。 胃鏡檢查示: 萎縮性胃炎。此乃郁怒傷肝,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治宜疏肝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味。 藥方:枳實(shí),柴胡 ,白芍 ,甘草 ,元胡 ,佛手 ,丹參。7劑,日1劑,水煎服。 服至第4劑時(shí),即覺癥狀明顯減輕,7劑服盡,癥已十去七八,守原方繼服7劑,上述癥狀完全消失。隨訪3個(gè)月,未見復(fù)發(fā)。 《傷寒論》318條云: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br> 四逆散雖為少陰病而設(shè),但其主治病機(jī)卻是肝失疏泄,氣機(jī)郁滯,故李中梓在《傷寒括要》中指出“此證雖云四逆,必不甚冷……此惟氣不宣通”。 因此,四逆散被視為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氣滯型)首選處方。加佛手者以增強(qiáng)和胃理氣之功,加元胡、丹參乃考慮病久入絡(luò),氣滯血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