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來,有三位皇帝不僅治國有方,并且都癡迷書法,受年代影響,也有較多的作品流傳,有的流傳下來近萬幅,并且能拍出近億元的價格,確實令后人瞠目結(jié)舌。 康熙,皇家氣派,千萬量級書法家!康熙的書法作品,具備一定的政治策略,也是康熙以文治國策略之一。因為康熙發(fā)現(xiàn)通過與臣子的書法交流,能增進與漢臣之間的溝通,故而更加刻苦練習(xí)書法。后來因為康熙喜歡董其昌,還掀起了一陣董其昌熱潮。 康熙帝《行書錄唐人詩》 《岳陽樓記》 縱觀其書法作品,氣勢恢宏,一派正氣,師帖寫碑水準(zhǔn)高潮,利用結(jié)體的端正來顯達書法的正氣,一觀而成正氣。 嵩山少林寺,據(jù)說是康熙御筆 康熙認為抄《心經(jīng)》可以消災(zāi)祈福,更可以靜心養(yǎng)性。以至于后來形成了傳統(tǒng),雍正、乾隆到光緒,歷代都要抄寫《心經(jīng)》。 2016年秋季拍賣會上,這部康熙帝手抄《心經(jīng)》在北京東正拍賣行拍出了1725萬人民幣的成交價! 雍正,書法作品飄逸瀟灑,自成一派,書法造詣居首但拍賣在百萬量級。他的作品早年受董其昌的影響,晚年又融入了對趙孟頫的理解,暢朗嫻熟、文雅遒勁,行筆疾遲有序,氣脈貫通,是歷代皇帝御筆書法中不可多得的。 不論相較于父子還是相較于歷史上其他皇帝,雍正確實是壽命短的了,在位十三年,還沒來得及退休就累死在寶座上。 田忠彥在《淺說清代盛世帝王書法》寫道:“雍正書法與康熙、乾隆相比, 康熙的字逸美,雍正的字放達,乾隆的字甜麗。相比之下,雍正的字個性更為舒展, 意趣表達更為自然。” 這樣的評價似乎還是比較客觀的。雍正的字, 比康熙的飄逸瀟灑,比乾隆的莊重有骨, 尤其他的行楷寫得很好。 在這三個皇帝中,雍正書法造詣是最高的,但是影響力弱,乃至其拍賣作品相對不夠討喜,2018年12月8日,在北京一場拍賣會上,雍正帝行書作品以460萬成交。 雍正書法《金剛經(jīng)》,成交價4032萬元。 乾隆,書法留存最多,被指水平一般,拍賣過億!乾隆,相較于爹爹和爺爺,他的日子就好的不能再好了。既沒有像康熙一樣的外憂內(nèi)患的緊迫處境,也沒有像雍正一樣疲于勵精圖治,彌補康熙留下的虧空。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 是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 有人說乾隆是“彈幕鼻祖”,基本上每一幅名畫下都有他無數(shù)的題字和無數(shù)的印章。僅《快雪時晴帖》就被乾隆題字70余次,印章170多枚。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 乾隆題字印章 快雪時晴帖 乾隆題字印章 也有人說乾隆“書法泛濫”,目前現(xiàn)存的乾隆的書法作品就有10000幅以上,還不包括不成型的書法留存。 乾隆13歲時被老師批注,字未端正 確實,乾隆是癡迷書法,也是多愁善感的,他所處的環(huán)境也容許他“興趣泛濫”。但是,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乾隆確實寫得很多,但是水平一般,主要表現(xiàn)在基礎(chǔ)很硬,但缺乏藝術(shù)的變化。歷史上有評家這么評家:“雖有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fēng)” 。乾隆的字,基礎(chǔ)非常強,不過寫的太“流俗”,看其連斷結(jié)體,都是基礎(chǔ)深厚的,但是用筆不精彩,也沒有變化,所以真的是水平一般。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1994年以來, 共有約500件乾隆書畫作品進入拍賣市場, 成交340多件,成交率約為70% 。早在2010 年的北京匡時春季拍賣會上, 乾隆的一幅行書《洪咨夔春秋說論隱公作偽事》, 就拍出了5712萬元的高價,震驚全場。 2014年年底, 當(dāng)年乾隆游完北海公園白塔山后寫下的「冬游作文」——手卷行書《白塔山記》(四卷), 在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古畫夜場拍賣中, 以1.01億元落槌, 成為2014年內(nèi)陸拍賣市場上唯一過億元的拍品, 也刷新乾隆個人作品拍賣紀(jì)錄。 沒過多久,在北京觀唐皕榷 2017 年迎春藝術(shù)品拍賣會,紫禁城一陣拍賣專場上,一幅乾隆御筆《行書五言詩》被專家估價過億元。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 本文來源墨曉妹,如有侵權(quán)請告之刪除 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
來自: 阿敏i3eqinkjbg > 《于右任王寵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