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1067),字君謨。其先本光州人,居仙游(今屬福建?。w甫田。官至端明殿學士,知杭州,謚忠惠。蔡襄祟晉尚韻,尋根覓宗,取法乎上,感悟至深。 他曾評書曰: “書法惟風韻難得,虞書多粗糙。晉人書,雖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種風流蘊藉之氣。緣當時人物,以清簡相尚,虛曠為懷,修容發(fā)語,以韻相勝,落華散藻,自然可觀,可以精神解領,不可以言語求覓也。” 他追求晉人的“風韻”、“自然”、“清簡”、“虛曠”,并啟發(fā)學書者領悟“風流蘊藉”之氣的途徑,全憑要在精神志趣中下功夫。 后人評價 焦弱侯評蔡帖時說“蔡書世不多有,此卷風骨秀逸,天真爛漫,尤為佳絕,雖奕奕饒姿韻,而結法出二王,殆無一筆失度。余以為欲入山陰壺奧,不涉此途終是門外人耳”。 從這些書評看,蔡襄的書法作品與其書法理論所倡導的重神氣、追晉風、尚秀美、求飄逸是完全相一致的。 蔡襄《山堂詩帖》欣賞 ▼ 《山堂詩帖》,是北宋書法家蔡襄于1066年書,行書,紙本,縱24.8cm,橫26.7 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局部放大圖 ▼ ![]() ![]() ![]() ![]()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