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妙玉姑娘與茶道 婁炳成

 婁炳成 2020-05-05

  妙玉姑娘猶如她深愛著的那只綠玉斗一樣,盛著半盞用鳥兒的羽毛輕輕掃落梅花瓣兒上的雪水烹制的明前茶,讓讀者飲后感到九曲回腸都充滿了清香,需要在無窮的回味中久久地參悟。那人兒,那茶具,那茶水,渾為一體,自然天成,著實叫人難以分清到底誰是誰。你可以不喜愛妙玉姑娘這個自視甚高的人,也可以不喜愛她的那些過于奢侈的茶具,但你不得不喜愛她用纖纖玉手親自烹制的那杯美妙的茶水。

  《紅樓夢》對茶的描寫十分豐富。作者將茶的知識、茶的功用、茶的情趣,熔鑄于《紅樓夢》的許多篇幅中,其描寫茶文化,內容之廣博,著墨之精妙,情節(jié)之細微,蘊意之深遠,文采之斑斕,遠遠超乎中國所有古典小說之上,為中國小說史上所罕見。以致有人說:“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然而不僅僅如此,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飲茶、對茶的認識、對茶的態(tài)度,描寫了世俗社會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感,不同的稟性,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運,即便是“檻外人”妙玉姑娘,亦不例外。

  妙玉姑娘在紅樓夢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不算多,最閃亮的一次登場在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紅院劫遇母蝗蟲》。在這一回中,妙玉姑娘用來獻茶的茶具和泡茶的水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如果說“文若其人”的話,那么,同樣的道理,查看一個人對器物的好惡也是一種識人的方法。在這一回里,賈母攜劉姥姥和眾人來到櫳翠庵,妙玉為賈母獻茶,茶具是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眾人皆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沖茶的水是“舊年蠲的雨水”,這是何等精致的人生,何等上心的生活態(tài)度。真是令人贊嘆不已,艷羨不已。

  我們看到,眾人所用的官窯瓷器在汝鈞官哥定中名列第三,想必已經(jīng)不凡,而成窯五彩則更為稀有,妙玉姑娘拿來給賈母奉茶的這個成窯五彩小蓋鐘,一定是個非常值錢的東西,否則寶玉就不會在她嫌棄劉姥姥用過而決定棄之不要時,建議她將之送給劉姥姥,說它“賣了也可以度日?!毙⌒∫粋€茶杯,換得貧寒人家一年的生活費用大概不在話下,倘若這個小茶杯能夠保留到今天,進了香港佳士德拍賣行的話,可能會價值連城的。

  妙玉姑娘請黛玉寶釵寶玉一行飲茶,給黛玉姑娘的茶具是點犀,給寶釵姑娘的是瓟斝,而給寶玉的,卻是她十分珍愛只限于她自己飲茶的綠玉斗,之后又換成整雕竹根的蟠虬。如果說,妙玉姑娘給釵黛二人用的茶具十分名貴以表示尊重,或許還有些微炫耀的話,那么,讓寶玉使用自己才能用的茶具,則有很深的含義了。不必說男女授受不親的外部環(huán)境,單是佛門和紅塵的丘壑,就足以讓其望而生畏,可是妙玉姑娘也是個正值青春妙齡的少女,又兼“才華阜比仙,氣質美如蘭”,身邊陪伴的除了青燈古佛,就是一兩個老嬤嬤,不用說,她的生活是很寂寞的,心靈是很孤獨的。這時身邊來了兩三個像寶黛釵這樣的同齡人,又是人中翹楚,幾人說說笑笑,才使得妙玉姑娘情不自禁恢復了青春少女的本來面目。雖然妙玉姑娘用“飲牛飲騾”之語揶揄、譏諷寶玉,但可以肯定的是,妙玉姑娘對寶玉是懷有好感的,不過自己清高孤傲的性格,以及佛門禁規(guī)和世俗禮教的禁錮,不允許她表示出壓抑在心的好感,只能通過揶揄和譏諷來逆向地對自己心儀的人兒表示罷了。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一部反映封建大家族的生活畫卷,風格獨特,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不僅藝術性極高,也具有很高的生活指導價值。第四十一回僅僅從“茶”字著眼,就讓我們欣賞到了這部名著的如茶之美。紅樓以茶入詩,數(shù)目很多,整部小說描寫茶事就有260多處,詠茶的詩歌聯(lián)句也有十幾首。故有人說:“看水滸想大碗喝酒,讀紅樓思舉盞品茶”。

  攏翠庵品茗論道被描繪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格外傳神,特別是妙玉姑娘的茶品、茶藝、茶飲、茶禮、掃來雪水煮佳茗,描寫得細膩傳神,惟妙惟肖,引人入勝,與賈母、黛玉、湘云愛茶相映成趣;跟古之名士“汲來江水烹新茗,采來松根煮菜根“有異曲同工之妙。兼之人品如白玉潔白無瑕,品茶詩句更是精妙絕倫,從來佳茗似佳人,人物內心世界和茶藝的刻畫,不僅表達了冰清玉潔的個性美,也給讀者留下了茶的無比神韻。細細讀來,如飲妙玉姑娘親手烹制的甘露般的茶水,齒口留香,香遠益清,如癡如醉,回味無窮!不僅具有卓越的文學價值,生活價值,同時還讓后世對封建社會文人學士的情懷,對貴族小姐們的茶事,有了直觀的感受。在金陵十二釵中,品茗論茶最優(yōu)秀的人物自然非妙玉姑娘莫屬。

  如果說黛玉姑娘是作者詩詞的代言人,那么妙玉姑娘則是作者茶文化的代言人了。二人在金陵十二釵中的排列分別是一和六,是小說中最為關鍵的兩個人物。因而作者把最美的詩詞、楹聯(lián)由黛玉姑娘脫口秀出,把最喜愛的茶具、茶藝交給了妙玉姑娘去登臺亮相,去解說,去演繹。作者筆下的妙玉姑娘,無論是在沏茶、品茶上具有獨特的見解,造詣悟性極高,還是對茶具、茶水、以及對當時天下各種名茶茶性的了如指掌,如數(shù)家珍,都描寫得那么真實感人。而且,在奉茶上能根據(jù)不同對象沏不同品種的茶,深受賈母、寶玉以及紅樓女子們的喜愛。其茶藝表演精湛無比,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真是超一流的品茶師和沏茶師!

  茶的本質近乎于道,所以就有了茶道。猶如道德經(jīng)中所說的道法自然,茶的妙處也在于它的自然清新。上好的綠茶剛剛泡入水中時,上下翻滾,猶如初春破苞而出的嫩芽,剎那間又變成為了一片鮮嫩的綠葉,慢慢地安靜下來之后,一片片茶葉直立于杯底,讓人禁不住不想到山水詩人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來;而一杯淡淡的淺綠,更是讓人想到韓愈筆下的名句“草色遙看近卻無”。茶,實在是悟道時的極佳飲品。然而,對于修佛悟道的妙玉姑娘來說,其對待茶的態(tài)度,看似十分高雅,其實也是很難超凡脫俗的。

  紅樓夢中,有很多人物,都是相互對應的,或者說有著某種內在的精神聯(lián)系,譬如黛玉與晴雯的相互對應,寶釵與襲人的相互對應,賈寶玉與甄寶玉的相互對應等等。那么,妙玉姑娘這個人物應該與紅樓夢中哪個人物相互對應呢?大概是惜春姑娘吧?惜春姑娘是身在檻內,心在檻外;妙玉姑娘恰好相反,她是身在檻外,心在檻內。

  身為尼姑,妙玉姑娘從蘇州來到都中修行,居然隨身攜帶了那么多玲瑯滿目的茶具,而且連泡茶的專門用水也一并帶來了,看來她家庭也是非富即貴的,她的那些茶具都很名貴,名貴到連賈府也未必找得出來。而且她顯然沒有把賈母放在眼里,茶具、泡茶水都不是用最好的給賈母,完全沒有“寄人籬下”的覺悟,不過是因為與寶玉們性情相投,心有靈犀,寶玉們才有那份福氣享用。

  在世俗的生活里,“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七件必備的物事,這是人生最現(xiàn)實的狀態(tài),絕大多數(shù)的人不能或缺,所以對這些物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其實與這句話對應的還有一句,叫作“書畫琴棋詩酒花”,一聽就知道是飽食之人的風花雪夜,浪漫情趣。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兩者孰輕孰重,細想似乎很難評判,如果大家只能喝西北風,那誰也不會去做詩填詞;如果都能飽食終日,沒有一點琴棋書畫的雅致,那也是很遺憾的。

  品味“柴米油鹽醬醋茶,書畫琴棋詩酒花”,你會發(fā)現(xiàn)“茶”剛好夾在這兩句話的中間。中國文化總是如此微妙,“茶”在中間,大有寓意。對于樸實的生活而言,它是一種解渴的飲品,居家必備;對于奢侈的生活而言,它又可以是一種精致的消遣。殘酷的現(xiàn)實也好,浪漫的時光也罷,似乎茶都能融入其中,它上得廳堂,也進得陋室;它能高雅得清水出芙蓉,也能低俗得山藥蛋蛋滿地滾。

  再品讀“柴米油鹽醬醋茶,書畫琴棋詩酒花”,你又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浪漫情趣,還是現(xiàn)實所需,茶都偏向于實實在在的普通人的生活,它自身是中性的,能高成也能低就,所以它最終還是因為人們真實生活的需求而被選在了“柴米油鹽”一邊。

  “茶”這個字,從結構與字形上來看,都可以解釋成“人在草木間”?!安琛笔且粋€會意字,是聰慧的古代先賢在內心深處切實領會了茶這種植物與人的微妙關系之后,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為先賢希望后來真正懂茶的人,能夠望文生義準確地理解這個字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明代張源在《茶錄》中說:“其旨歸于色香味,其道歸于精燥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茶是色香味俱全的一種飲品,但是,如果我們喝茶僅僅停留在色香味的表層上,那就還沒有領會茶的神韻。茶有“道”,這種“道”并非存在于我們在奢華的茶樓觀看茶藝小姐為我們展示泡茶的繁文縟節(jié)里,而是指向人的內心深處的一種典雅、高潔、敬畏與平和,是一種天人合一之道,也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真諦。

  《菜根譚》中還有一句名言:“茶不求精而壺亦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喝茶其實不在于茶有多名貴,也不在于使用的器皿有多奢侈,只要讓你的茶壺不干就行;就如同喝酒一樣,酒不一定要多名貴,飲酒的器皿也不在于有多豪華,只要酒杯里有酒就行。

  至于烹制茶葉用什么樣的水,倒是很重要很關鍵的,它似乎與奢侈或者平淡的生活無關。陸羽在《茶經(jīng)》的第五章里,專門介紹了“茶之煮”。他將泡茶的水分為了上中下三等。上等水為“山泉”,次之是“江湖水”,最差的是“井水”。陸羽認為茶是吸收天地精氣的活物,所以泡茶的水也應該的“活”的。而山泉是水中“活”性最高的,純天然無污染,它時而涓涓細流,時而湍湍奔騰,時而一瀉千里,自然就是“上等水”了。

  《紅樓夢》中,妙玉姑娘泡茶用的是什么水,她最為得意的是“梅花上的雪”。書中這樣寫道: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p>

  在妙玉姑娘看來,梅花是孤高清雅的,冬雪是潔白無瑕的,故而也就如同她本人一樣高潔無比。然而,我們現(xiàn)代人卻知道,雪水其實很臟。突然我們就有了一個聯(lián)想,一個醒悟,這不就是“欲潔何曾潔”的妙玉姑娘身世的真實寫照嗎?她自認為是最干凈的東西,其實卻是最臟的。妙玉姑娘心不自污,潔身自好,但世俗紅塵的邪惡勢力偏偏不肯放過她,到頭來還是讓她“終陷淖泥中”,不能自拔。

  《紅樓夢》中的妙玉與茶,實在是太講究了,高雅清潔得令人感到窒息。用來盛茶水的古玩奇珍散發(fā)著世俗的珠光寶氣,已經(jīng)深深地掩蓋了茶所本來具有的色香味,哪里還談得上品茗悟道的超然境界。遠離了“草木”,也遠離了“人”自身,內容被俗化了,只剩下了花里胡哨的形式的外殼。所以在第四十一回里,寶釵、黛玉、寶玉在妙玉姑娘的庵房里喝茶,就變成了由妙玉姑娘在寺院庵堂里組織的一場民間專家茶具鑒寶會,已經(jīng)失去了品茗悟道的實際意義,也僅僅是幾個俗人普通的相聚飲茶了。

  陸羽在《茶經(jīng)》中的第二章和第九章分別寫了“茶之具”和“茶之略”。這兩章是相對應的,前者講述制茶、泡茶過程中需要的設備與器皿;后者講述當喝茶到了一種境界之后,高貴的器皿以及冗長繁復的泡茶程序都可以省略掉,讓人真正在“草木”之間感受自然與天地的恩賜。這也就是詩人鄭谷在《峽中嘗茶》里所寫的:“入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shù)片淺含黃”。當茶葉在水中慢慢舒展開來,茶湯有了淡淡的顏色,在這種質樸的淺綠色里,你能聽到泉水的叮咚,看到茶花的綻放,感受生活的底蘊,那來自于生命的本真,就被清冽的茶湯悄然地喚醒了。對茶深有研究,而且博覽群書,自命不俗的妙玉姑娘,不會連陸羽的《茶經(jīng)》都沒有讀過吧?憑她的悟性,難道還悟不出飲茶的真諦來么?

  所以說,妙玉姑娘與茶有緣,但她終歸不是茶道中人;就如同她許身佛門,卻終歸不能成佛一樣。對不是自己專用的東西都會在意被沾惹不潔,欲棄之而后快,一些俗人的氣息污染了櫳翠庵,事后也得大肆清洗一番,卻將寶釵、黛玉、寶玉帶入自己的臥房,用上等茶杯為其沏茶,而單單將自己日常專用的綠玉斗斟茶給寶玉飲用,如此這般,雖然是在禮教和佛法的雙重壓制之下,這位花兒般初綻的青春少女,其內心深處只有俗人才能顯露出來的欲望,終究無法泯失;一只茶具,一杯茶水,泄露了天機,透出了這個佛家女弟子不可磨滅的人之本性。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