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淳(約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禮(或作正禮),東漢時潁(yǐng)川陽翟(dí)(今禹州市)人,三國魏書法家,官至給事中。他不經(jīng)意的閑逸文作——《笑林》和《藝經(jīng)》,講述了當時的許多笑話、噱頭、善喻、譏諷、幽默趣事以及當時流行的投壺、米夾、擲磚、馬射、彈棋、棋局、食籟等諸般游藝項目,成為中國最早的笑話和雜耍專著。 一、《一毛不拔》 一猴死,見冥王,求轉(zhuǎn)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將毛盡拔去?!奔磫疽共姘沃7桨我桓?,猴不勝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二、《贈吳處玄詩》 我受上命,來隨臨菑。 與君子處,曾未盈期。 見召本朝,駕言趣期。 群子重離,首命于時。 餞我路隅,贈我嘉辭。 既受德音,敢不答之。 余惟薄德,既局且鄙。 見養(yǎng)賢侯,于今四祀。 既庇西伯,永誓沒齒。 今也被命,義在不俟。 瞻戀我侯,又慕君子。 行道遲遲,體逝情止。 豈無好爵,懼不我與。 圣主受命,千載一遇。 攀龍附鳳,必在初舉。 行矣去矣,別易會難。 自強不息,人誰獲安。 愿子大夫,勉簣成山。 天休方至,萬福爾臻。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書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