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滸溪草堂》局部 他一生本想通過科舉考試躋身仕途,最終卻放舟南下,回歸蘇州老家操持文墨。 他生而不慧,最終卻成為了詩、文、書、畫無一不精的“四絕”全才,取得了令人仰慕的藝術(shù)成就。 他言行謹(jǐn)慎,一生都遠(yuǎn)離是非,但卻能與北京、南京、蘇州的政治圈、文人圈唱和酬酢,建立良好的交情。 他是個堅定的儒者,一生堅守忠孝節(jié)義,卻又能與唐伯虎、祝允明狂狷風(fēng)流之士保持很好的朋友關(guān)系。 文徵明《滸溪草堂》局部 他七歲喪母,一生體弱多病,卻能頻繁出游,最終還得享高壽。 他和沈周、唐寅、仇英并稱畫史上的“明四子”;和唐寅、祝允明、徐禎卿并稱詩史上的“吳中四才子”;和祝允明、王寵并稱書法史上的“吳中三子”。 他不偏激,不刻薄,所有看似矛盾的事情,在他那里都得到了完美和諧的統(tǒng)一。 他不急躁,不冒進(jìn),一生慢慢前行,但卻活的最久,人生完成度最高。 他就是文徵明。 文徵明 真賞齋圖 局部 笨小孩 明成化六年十月初六日(1470年11月28日),蘇州府長洲縣文家誕下一個男嬰,家里人根據(jù)生日對應(yīng)的星宿,給他起名文壁。 這個男嬰就是文徵明,對于出生于冬天的他來說,生命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緩慢成就的。 文家以武官起家,但文徵明的祖父文洪已是舉人,而父親文林和叔父文森都是進(jìn)士。 到了文征明這一代,已是典型的書香門第,家庭環(huán)境很不錯,但文徵明從小就發(fā)育遲緩,至少在智力和表達(dá)方面屬于特例。 文徵明《蘭亭修禊圖》局部 史書中說他“生而外椎”、“幼不慧”、七歲方能站立,八九歲仍言語不清。雖然他的父親文林堅信自己的兒子沒問題,但周圍的親友們都認(rèn)為這孩子有點兒天然呆。 同齡孩子已入私塾三四年了,11 歲的文徵明才剛剛開始清晰地說話,拜先生讀寫之外,時常隨父親官職的變化東奔西走,山東、安徽和京城,他都去過。 1485年,文征明與唐伯虎第一次見面,并成為摯友。唐寅,字伯虎,出身于蘇州城一個商賈家庭,就在這一年,16 歲的唐寅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名噪一時。 三年后,慢熱的文徵明終于考中秀才,成績?nèi)?,還被老師批評字跡不佳不佳。 文征明 幽林閑居圖 1498年,文徵明和唐伯虎一起到應(yīng)天(南京)參加鄉(xiāng)試。其實兩年前,文徵明已經(jīng)來考過一次,落榜了,而唐伯虎卻是第一次赴考。 此前唐伯虎并沒有拿考試當(dāng)回事,后來聽了老大哥祝枝山的勸說,稍稍復(fù)習(xí)了一下。結(jié)果,放榜的時候,唐伯虎高中解元。 文徵明撥開人群,湊到榜單前,找了兩遍,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春風(fēng)得意的唐伯虎回家后給自己刻了一枚印章,南京解元。而這次考試給文征明留下只有苦澀和失落。 不過,遠(yuǎn)在溫州做官的父親一如既往地看好他,文林寫信安慰兒子,順便黑了一把唐伯虎:子畏之才宜發(fā)泄,然其人輕浮,恐終無成。吾兒他日遠(yuǎn)到,非所及也。 可謂一語成讖,對唐伯虎如此,對文征明也是。 文徵明《幽風(fēng)圖》局部 每個人天資稟賦不一樣,這是客觀事實,要承認(rèn),但每個人的路也不同,有些差距是路線造成了,急也沒有用,改變了不了什么。 還不如慢慢來,把握好自己的節(jié)奏,少艷羨他人取得的輝煌,多著眼自己腳下的道路,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 正如文征明的父親所說的那樣,“兒幸完成,無害也”。文征明這個“笨小孩”的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慢慢走下來,后半生將在整個蘇州乃至明代的藝術(shù)星空中,擁有自己明亮的坐標(biāo)系。 松石高士圖 文徵明 該來的,都會來 明代科考,拘文法,循章句,內(nèi)容僵化,文徵明雖然每天練習(xí)應(yīng)試之文,但內(nèi)心卻有些排斥。作時文的間隙,他常常按照自己的喜好翻閱《左傳》、《史記》、《漢書》及各類古今文集,讀得入迷。 1489 年,由父親文林引薦,文徵明拜于吳門畫派開創(chuàng)者沈周門下,初學(xué)繪畫。沈周家族世代隱居蘇州城,為書香名門,其曾祖父是“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好友,家學(xué)淵源,富于收藏。 那時,沈周 63 歲,一生家居讀書,從未科舉,且正值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的成熟及巔峰期,年輕的文徵明獲以親傳,榮幸萬分。 《幽賞圖》局部 沈周 為了讀書畫畫,文徵明筑起書房,父親取名為停云館。停云,凝聚不散的云,出自陶淵明的《停云》詩:靄靄停云,濛濛時雨。 他以此激勵自己,每日晨起臨寫《千字文》,以寫十本為起點,然后讀書作畫會友,數(shù)十年如一日,很是努力。 文徵明不急不躁,臨帖,讀書,作畫,會友,遠(yuǎn)行...期間,娶昆山吳愈第三女為妻,一生從未變心。 文徵明草書《湖光披素練詩卷》(局部) 某次,唐寅邀眾文士畫友在蘇州石湖蕩舟,喝到酒酣時,讓事先藏在船艙中的妓女出來為文徵明敬酒。 文大驚,忙告辭,還以跳湖相威脅,唐寅知其耿介性格,只得另雇一條小船放他先走才作罷。 覺得生活很苦,就去努力創(chuàng)造不苦的生活;覺得生活很累,就放慢腳步,別逼自己太緊,只要不停步,總會有改變的希望。 慢慢地努力、慢慢地改變、慢慢地成長,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前期的“慢”,終會變成人生后期的“快”。 該來的,始終都會來。 山莊客至圖 文徵明 1504 年,唐寅早已因科場舞弊案從繁華處跌落,縱情于酒色中。而文徵明還是慢慢地向上走著,只是,三試仍不中... 又過一年,文徵明看摯友漸漸失去人生目標(biāo),提筆寫下“勸誡書”,只可惜,此時的唐伯虎陷入自己的情緒中無法自拔,他沒有感激來自好友的勸解,反而學(xué)嵇康給文徵明回了封“絕交信”。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寅頓首徵明足下?!l(fā)從事,二十年矣。不能翦飾,用觸尊怒,然牛順羊逆,愿勿相異也。謹(jǐn)覆。 多年后,唐寅回過味來,感慨良深,又給文徵明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和好信: 昔項橐七歲而為孔子師,寅長徵明十閱月,愿例孔子,以徵明為師,非詞伏也,蓋心伏也。 文徵明素來為人寬厚,對好友如此,對陌生人也是如此。這一點,也許來自老師沈周的教導(dǎo)——師徒二人從不“打假”,只要有人帶著書畫上門求鑒定,他一概說真,沒有鈐印的還幫忙蓋上,稱是不好讓他人生活落魄。 文徵明《千岳競秀圖》局部 慢慢來,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至 1514 年,他又經(jīng)歷了四、五、六試,均不中。 此年,恰逢寧王朱宸濠到蘇州招攬人才,欲起大事,文徵明雖生性遲鈍,但還算老成,收到邀約覺察異樣后,委婉拒之。 好友唐伯虎重燃仕途夢,欣然赴約。他在《夜讀》中寫道: 夜來欹枕細(xì)思量,獨臥殘燈漏夜長。 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后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 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一場莫名其妙的科場舞弊案,斷送了天才唐伯虎的一生,顯然,他不甘心,他匆匆忙忙的上場,要在“生前做一場”。文征明勸其三思,未果。 幾個月后,寧王露出造反傾向,唐伯虎方才察覺,想走只能裝瘋,“赤身裸體,露其丑穢,佯裝瘋癲”。不得已,寧王將其放走。 松林揚(yáng)鞭圖 唐寅 1523 年,唐寅走完了豐富又起伏的一生,而 54 歲的文徵明還在小步前行,但仍沒中第。 工部尚書李充嗣聞知蘇州城有一位才子,屢試不中,特向朝廷舉薦,經(jīng)過考核,文徵明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職位,參加修編《武宗實錄》。 前面的路走得越踏實,后面的路才會越走越快。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用心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行越遠(yuǎn)。 這時,他的書畫已負(fù)盛名,求其書畫者眾多,由此,便受到了同僚的嫉妒和排擠。 文徵明心中不快,從第二年開始上書請辭回家,三年遞交多次,終獲批準(zhǔn)。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自此致力于書畫,不再求仕進(jìn)。 57 歲的文徵明慢行慢走,重獲新生。 文徵明《山居圖》 再往后,年長的王鏊、周臣與祝允明死了,學(xué)生輩的王寵、陳淳和仇英也相繼離世,文徵明還是淡淡的以戲墨自遣。 明代文人中,他是難得的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之人,甚至被稱是“四絕”全才,特別是繪畫,成就極高,受其性情溫和儒雅特點的影響,他的畫作多清麗雅致,又富有筆墨情趣。 晚年,購求書畫者踏破門坎,他都一一應(yīng)接,而對于權(quán)貴,卻少了興趣。宰相嚴(yán)嵩曾路過蘇州,全城文人墨客皆至,唯獨少了文徵明,以至于這位權(quán)臣在事后向工部尚書顧璘發(fā)牢騷說:文徵明為什么不過來拜望? 文徵明88歲小楷《跋唐人雙鉤萬歲通天帖》 1556 年,八十有七的文徵明還沒放下喜愛的丹青之事。從白天至深夜,他常常是先書《離騷》,后寫《九歌》,書畢,感慨又有些得意地說:明后年將及九十,恐老眼目昏,不知尚能作否?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二月二十日,是剛過了雨水的那一天,已九十高齡的文徵明正為御史嚴(yán)杰的母親寫墓志。 寫到一半的時候,擱下了筆,端然坐正,走完了他的一生。 而此時,與他同年出生的好友唐伯虎,已經(jīng)離開人世36年了。 文徵明的一生,沒有唐伯虎的才子風(fēng)流,大起大落;沒有祝枝山的憤世嫉俗,恣意張揚(yáng);也沒有徐禎卿的年少輕狂,詩才逼人。 應(yīng)該說毫無天才屬性的他,靠著自己的勤勉、專注、踏實、苦功以及上天眷顧的長壽,雖然走得慢些,卻取得了最大的成就。 文徵明《品茶圖》 明人馮夢龍說:人有早成,也有晚達(dá)。早成者未必成,晚達(dá)者未必不達(dá)。 人生快慢不是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發(fā)揮。 我們往前走,不是為了抵達(dá)目的地,而是為了這一路的好風(fēng)景;我們努力前行,不是為了盡快到達(dá)終點,而是要在終點到來前,成就自己。 所以,急不得。有時候,慢慢來,才是最快的! 文徵明《雅士閑居圖》局部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