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里的定窯 1、(唐)孫思邈《千金翼方·白瓷瓦屑》: 2、(唐)曲陽《唐恒岳故禪師影堂紀德之碑》: 3、(后周)曲陽《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記》: 4、(宋)《宋會要輯稿》: 5、(宋)《吳越備史》: 6、(北宋)蘇軾《試院煎茶》詩: 7、(北宋)蘇軾《東坡志林》: 8、(宋)吳彥夔《傳信適用方》: 9、(宋)邵伯溫《聞見錄》: 仁宗一日幸張貴妃閣,見定州紅瓷器。帝堅問日:“安得此物?”妃以“王拱辰所獻”為對。帝怒曰:“嘗戒汝勿通臣僚饋送,不聽,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謝久之乃已。 10、(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jīng)》: 碗、碟、杯、甌、花瓶、湯盞,皆竊仿定器制度。 11、(宋)周密《武林舊事》: 上賞則成號真珠、玉杯、金器、北珠、篦環(huán)、珠翠領抹,次亦鋌銀酒器、冠鐲、翠花段帛、龍涎、御扇、筆墨、官窯定器之類。 12、(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 13、(南宋)周輝《清波雜志》: 14、(南宋)周密《志雅堂雜鈔》: 15、(南宋)太平老人《袖中錦》: 16、(南宋)《百寶總珍集》: 17、(金)《大金集禮》: 18、(金末)劉祁《歸潛志》: 19、(元)脫脫《金史》: 20、(元)孔齊《至正直記》: 21、(元)蔣祈《陶記》: 22、(元)蘇天爵《滋溪文稿》: 23、(明)曹昭《格古要論》: 24、(明)宋應星《天工開物》: 25、(明)谷應泰《博物要覽》: 26、(明)申時行《大明會典》: 27、(明)馮夢龍《全像古今小說》: 28、(明)陳貞慧《秋園雜佩》: 29、(明)袁宏道《瓶史》: 30、(明)文震亨《長物志》: 31、(明)屠隆《考盤余事》: 32、(明)許次紓《茶疏》: 33、(明)姜紹書《韻石齋筆談·定窯鼎記》: ![]() 34、(明)項元汴《歷代名瓷圖譜》: ![]() 35、(明)呂震《宣德鼎彝譜》: 淵黙堂東書房御幾陳設蚰龍耳大彛爐,仿定窯欵式,名覆祥云。陳設淵黙堂東書房御幾。 淵黙堂西書房御幾陳設蚰龍耳大彛爐,仿定窯欵式,名涌祥云。陳設淵黙堂西書房御幾。 賜內(nèi)府佛堂及天下名山寺院髙腳押經(jīng)爐,仿宋定窯欵式,煉洋銅鑄成,棗紅色,共二百座。 ![]() 36、(明末)田藝衡《留青日札》: 37、(明)高濂《燕閑清賞箋·論定窯》: 其所造器皿,式多工巧,至佳者如獸面義爐、子父鼎爐、獸頭云板腳爐、膽瓶、花尊、花觚,皆略似古制,多用己意,此為定之上品。 余得一枕,用娃娃手持荷葉覆身,葉形前偃后仰,枕首適可巧。 亦燒人物、仙人,娃子居多,而兜頭觀音、羅漢、彌勒像貌,形體眉目衣服褶之美,克肖生動。 式類數(shù)多,莫可名狀,諸窯無與比勝。 如宣和、政和年者,時為官造,色白質薄,土色如玉,物價甚高。 ![]() 38、(明)李時珍撰《本草綱目》: 圣濟方,小便淋痛,真定瓷器煅研二兩,生熟地黃末各一兩,每用二錢木通,煎湯服。 39、(清)嘉慶本《大清一統(tǒng)志》: 直隸定州土產(chǎn)瓷器,寰宇記定州土產(chǎn),州志窯器珍于天下,江南好事者往往蓄之。 40、(清)查慎行《敬業(yè)堂詩集》: 劃花小盌愛初燒,秘色傳來閱四朝。莫打磁铓輕試玉,人間方貴定州窯。 41、(清)唐銓衡《文房肆考》: 古定器宋時所燒,出定州,今直隸真定府也,似象窯,色有竹絲刷紋者日北定,以政和、宣和間窯為最好,然難得成隊者,有花者南定窯,出南渡后,然按東坡試院煎茶詩云,定州花瓷琢紅玉,則有花者,非至南渡后而出也、北貴于南。 42、(清)曹雪芹《紅樓夢》: 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shù)枝菊花,并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那四十個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窯的,不過只有小茶碟大。里面不過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國,或干或鮮,或水或陸,天下所有的酒饌果菜。 ![]() 43、(清)藍浦《景德鎮(zhèn)陶錄》: 陶戶專仿白定者,盤、碗、杯、碟等具外,又多小件玩器,精粗各在造戶為之。 ![]() 44、(清)孫爾準撰《泰云堂集》: 定瓷滿瀉色無別,梨花遜白梅遜芬。 45、(清)宋琬《安雅堂未刻稿》: 百金買定窯,珍重逾連璽。此物遂見遺,制自有虞氏。 46、(清)陳瀏《斗杯堂詩集》之《定窯壓手大杯歌》: 斗杯堂前杯山積,墨綠金紫青黃紅,一一取視不稱意,獨有定窯清雙瞳。 47、(清)樓锜撰《漢宮春·定窯蠶蛾香合》: 徑寸花磁,是定州燒出,持作香函。摩挲最憐巧樣,彷佛圓蟾。配伊銅箸,盡一生、相守無嫌。帶淚痕、更兼粉骨,已聞價重當年。蛾兒甚時,撲到愛銀泥,小蓋雨翅。輕黏分明水沈,微炷戀著濃憨。宣和故物,算人閑、幾許流傳。還置向、云窗霧閣,盡敎密貯龍涎。 48、(清)乾隆《乾隆御制詩集·詠定窯三羊洗》: 中矩自成方,三羊義寓陽。佳哉開泰運,久矣息寒芒(宋時以定窯有光芒,不用惟用官窯器,見高士奇詩)。物每重于后,品知那有常。一時聊寄興,五字亦成章。 ![]() 49、(清)《曲陽縣志》清光諸三十年本: 澗磁嶺,探訪冊在縣北六十里,按嶺在龍泉鎮(zhèn)之北,西去靈山鎮(zhèn)十里,上多煤井,下為澗磁村,宋以上有磁窯,今廢。 龍泉鎮(zhèn)今俗稱南北鎮(zhèn)里,舊有鎮(zhèn)使副瓷窯稅使等官。 靈山一帶惟出煤礦,龍泉鎮(zhèn)則宜瓷器,亦有出滑石者……土產(chǎn)黃瓷盆瓦之屬,出恒水左右,白瓷龍泉鎮(zhèn)出,昔人所謂定瓷是也:亦有設色諸式,宋以前瓷窯尚多,后以兵燹廢, 宜講求舊法,參以新式,以復其利;瓦器盆盌之類,縣境亦有制者。 王都重攜王子山院碑首行上題曰王子山院記,下云鄉(xiāng)貢士馬夔撰,末題時天成元年重修,王子山院碑的右側有「“販瓷器客趁趙仙重修馬夔碑記”。 ![]() 50、(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 宋瓷花之佚麗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窮妍極麗,幾于鬼斧神工。 試以瓷比之詩家,宋代之汝、均、哥、定,則謝宣城、陶彭澤也。淡而彌永,淵淵作金石聲,殆去《三百篇》猶未遠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