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碳觀測衛(wèi)星能精確測量地球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圖片來源:NASA 撰文:Jason West 譯者:曾欣欣 審校:黃薇 人們經(jīng)常會問,二氧化碳的濃度僅占地球大氣的0.041%,它如何對全球氣候產(chǎn)生重要影響?此外,人類活動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也只占其中的32%。研究顯示,二氧化碳對氣候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關(guān)鍵在于,它能夠吸收地球表面散發(fā)的熱量,并阻止其逃逸到太空中。 19世紀50年代,當(dāng)科學(xué)家首次發(fā)現(xiàn)二氧化碳對氣候的重要性時,就對它的影響力感到驚訝。英國的John Tyndall和美國的Eunice Foote分別發(fā)現(xiàn),二氧化碳、水蒸氣和甲烷均能吸收熱量,其他氣體則不能。當(dāng)考慮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量時,科學(xué)家計算出地球已經(jīng)比它應(yīng)有的溫度高出33℃。對這種差異最好的解釋是,大氣保留了熱量,使得地球變暖了。 Tyndall和Foote研究表明,大氣中99%的氣體是氮氣和氧氣,但它們并不吸收熱量,對地球溫度基本沒有影響。而大氣中濃度較小的氣體與地球溫度的維持密切相關(guān)。這些氣體能通過捕獲熱量創(chuàng)造了一種自然的溫室效應(yīng),使得地球宜于居住。 地球不斷地接收到來自太陽的能量,并將它們輻射回太空。為了使溫度保持恒定,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凈熱量必須和它散發(fā)出去的熱量相平衡。由于太陽是熱的,它主要以短波輻射的形式散發(fā)能量,主要是紫外線和可見光。而地球冷得多,所以它以紅外輻射的形式釋放熱量,而紅外線的波長也更長。 
電磁波譜。圖片來源:NASA 二氧化碳和其他吸熱氣體的分子結(jié)構(gòu),使它們能夠吸收紅外輻射。分子中原子間的鍵能以特定的方式振動。當(dāng)光子的能量和分子震動的頻率相對應(yīng)時,能量會被吸收并轉(zhuǎn)移到分子上。二氧化碳和其他吸熱的氣體中含有三個或者更多的原子,能與地球發(fā)出的紅外輻射的頻率相對應(yīng)。而氧和氮分子中只有兩個原子,不會吸收紅外輻射。 大部分來自于太陽的短波輻射在通過大氣層時,不會被吸收,但是大部分從地球散發(fā)出去的紅外輻射則會被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吸收。隨后,這些氣體可以釋放或者重新輻射熱量,其中一些熱量會地球表面,使地表變得更溫暖。 科學(xué)家通過觀察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紅外信號,來了解它們的氣候和大氣組成。例如,金星的溫度為470℃,因為它厚厚的大氣層中含有96.5%的二氧化碳。此外,通過量化大氣中保留并返回地球表面的紅外輻射,科學(xué)家還能為天氣預(yù)報和氣候模型提供了信息。 人們有時會問,既然水蒸氣吸收了更多的紅外線輻射,而且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兩種氣體吸收的波長相同,那么為什么二氧化碳會對氣候能產(chǎn)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呢?究其原因在于,地球上層大氣控制著逃逸到太空的輻射。上層大氣的密度要比地面低得多,其中含有的水蒸氣也要比地面附近少得多。這就意味著,二氧化碳的增加會顯著影響到有多少紅外輻射逃逸到太空中。 你有沒有注意到,即使在夜間沙漠和森林的平均溫度相同,但沙漠往往比森林要冷?這是由于沙漠上空的大氣沒有太多的水蒸氣,它們釋放出的輻射很容易逃逸到太空。在較潮濕的地區(qū),地球表面輻射的熱量會被空氣中的水蒸氣捕獲。同樣,由于空氣中有更多的水蒸氣,多云的夜晚也會比晴朗的夜晚更溫暖。 從過去的氣候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影響。100萬年前的冰巖顯示,在溫暖期,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很高,約為0.028%。但在冰川時期,地球溫度要比20世紀低4到7℃,而此時二氧化碳只占大氣總量的0.018%。 
圖片來源:NASA 盡管水蒸氣對自然溫室效應(yīng)更為重要,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變化已經(jīng)推動了過去溫度的改變。而大氣中的水蒸汽含量會受溫度影響。隨著地球變暖,大氣層可以容納更多的水蒸氣,這會放大了初始的升溫過程,這個過程被稱為“水蒸氣反饋”。因此,二氧化碳的變化一直是過去氣候變化的關(guān)鍵因素。 大氣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就能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這不足為奇。就像我們服用的藥物只占我們體重的一小部分,但我們希望它們能影響我們的身體。今天的二氧化碳水平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高??茖W(xué)家們普遍認為,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已經(jīng)上升了約1℃,而人為增加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吸熱氣體極有可能是導(dǎo)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 如果人類還不采取行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10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占比可能會達到0.1%,是工業(yè)革命前水平的三倍多。這種改變將給地球帶來巨大的后果,且比地球以往的轉(zhuǎn)變更加迅速。如果不采取行動,這一小片大氣層就會造成大問題。 原文鏈接:https:///news/2019-09-carbon-dioxide-outsized-earth-climate.html

《環(huán)球科學(xué)》5月新刊即將上市
戳圖片立即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