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現(xiàn)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創(chuàng)始人。1927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孫犁'是他參加抗日戰(zhàn)爭后于1938年開始使用的筆名。孫犁的作品極具特色,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茅盾稱之為“多風趣而不落輕佻(tiāo)”。 作品概述 《白洋淀紀事》是孫犁創(chuàng)作的小說、散文的結(jié)集,主要表現(xiàn)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冀中、冀西地區(qū)人民的斗爭和生活,贊頌了他們熱愛祖國、淳樸善良、機智勇敢等精神品質(zhì),深情謳歌了戰(zhàn)爭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全書按時間先后順序編排,選錄了《蘆花蕩》《荷花淀》《光榮》《囑咐》《采蒲臺的 節(jié)》等四十篇經(jīng)典作品。《荷花淀》與《蘆花蕩》這對“姊妹篇”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作品。這兩篇小說以白洋淀為背景,講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沒有正面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激烈殘酷,而是著力寫出民族的正氣和抗日軍民堅毅不屈的精神。此外,《山地回憶》《正月》等篇,描述了根據(jù)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真實再現(xiàn)了他們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表現(xiàn)出普通勞動者在民族解放斗爭中明大義、識大體的寬闊胸襟和樂觀、健康、純潔的品性。 《白洋淀紀事》,在敘事的同時注重寫景和抒情,充滿詩情畫意,代表作《荷花淀》有“詩體小說”之稱。 《荷花淀》主人公人物形象 水生嫂——一是勤勞、能干:編葦席,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二是傳統(tǒng)、善良: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盡心盡力地支撐家庭,不讓丈夫有后顧之憂。三是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guān)系,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舍,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并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四是樂觀、堅強。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一個側(cè)面表現(xiàn)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衛(wèi)戰(zhàn)爭中的巨大變化。 水生——男主人公,是眾多抗日人民的一個縮影。為抗日奉獻一切,不顧個人生死,有著一種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 《蘆花蕩》老頭子人物形象 1.英雄性格:過于自尊和自信(核心性格) ①他對葦塘負責的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币灰贿^于自尊和自信 ②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撤網(wǎng)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樣的悠閑自得充分說明他的過于自信和自尊。 ③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么事也沒有,讓她們睡一覺。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探照燈射過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于自信 ④老頭子發(fā)誓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包票,他玩鬼子于股掌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與自導(dǎo)?!冀K自尊和自信。 2.受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老頭子將近六十歲了,“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他像青壯年一樣,充滿活力,無所畏懼,老當益壯。 3.愛憎分明的強烈情感。對鄉(xiāng)土,對同胞,對抗日隊伍,他是如此深情,對日寇則滿懷仇恨。 4.智勇明雙全的英雄行為。老頭子用竹篙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是用了計謀的。他早在枯木樁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鋒利的鉤子,船頭上放了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進入枯木樁子的水區(qū),讓鉤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動彈不得,束手挨打,張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個個成了被綁的困獸。 主要內(nèi)容 贊美了老頭子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機智勇敢的革命精神,表現(xiàn)了根據(jù)地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英勇抗敵的愛國主義精神。 《荷花淀》: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區(qū)的一個農(nóng)村里,有七個青年要去參軍,在縣里報了名。他們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一個叫水生的游擊組長回去跟他們的家里人說明白。水生連夜趕回家,到別人家里做了些說服工作,又與妻子話別,第二天便匆匆走了。過了兩天,這些青年婦女想去看望參了軍的丈夫。于是,她們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劃到對面的馬莊去??刹筷爠偤迷谇耙煌砩祥_走了。在她們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只日本鬼子的大船。她們拼命地逃,鬼子在后面緊追不舍。就在她們把小船劃進荷花淀的同時,埋伏在淀里的一支隊伍給了鬼子迎頭痛擊,擊沉敵船,全殲了鬼子。她們這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伏擊鬼子、在危急關(guān)頭救了她們性命的,正是她們想見的新參軍的丈夫。戰(zhàn)士們完成了任務(wù),又見到了愛人,高高興興地帶著戰(zhàn)利品轉(zhuǎn)移到別的地方去了。這年秋天,這群婦女也學(xué)會了射擊,在冬天配合子弟兵作戰(zhàn)。 《蘆花蕩》: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一個老頭子撐著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無數(shù)次地穿過敵人的夜間封鎖線,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干部。他不帶一支槍,只靠那只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lǐng),在萬畝葦塘里穿梭,從未發(fā)生過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聯(lián)絡(luò)。但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在夜間穿越封鎖線時,撞上了敵人的小火輪,一個女孩子負了傷。這個打擊差一點使他失去了繼續(xù)前進的力量;但他發(fā)誓要為女孩子復(fù)仇。第二天,他單身智斗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 《蒿兒梁》:蒿兒梁,是五臺山上的一個小山村。這里氣候條件極為惡劣,尤其到了冬天,山陡路滑,再加上漫天風雪,簡直要把人凍死。同時,這還是一個極為貧瘠的小山村,老百姓住的全是泥墻小房,吃的只有莜面和山藥蛋??墒蔷驮谶@里,有傷員們溫暖的家,有讓人垂誕的莜面窩窩,有如家人般熱情、淳樸的村民。由于敵人的“掃蕩”,這份軍民魚水情在這里生根,發(fā)芽。 《吳召兒》:吳召兒,一個不起眼的鄉(xiāng)村丫頭,一個識字班的青澀女孩,同時,也是一個稱職的“反掃蕩”隊伍的向?qū)?。此篇作者的回憶就是由這樣一個女孩開始。在革命最為艱苦的歲月里,像吳召兒那樣的平凡的老姓,為戰(zhàn)士們遮風擋雨,為戰(zhàn)士們舍身忘我地守護。他們之中有像吳召兒一樣的孩子,有婦女,也有老人…… 《碑》:本篇主要寫了一個老人用網(wǎng)到滹沱河打撈犧牲戰(zhàn)士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趙莊村居住著趙老金一家,家里有一位灑脫樂觀的父親、一位熱情善良的母親和一個兼具父母優(yōu)點的寶貝女兒。家中過去常年住著八路軍戰(zhàn)士,并且和他建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十月的一個寒冷夜晚,李連長帶領(lǐng)一分隊,在執(zhí)行上級命令時,不幸中途遭遇敵車埋伏,全部跳河殉國。趙老金一家救起兩名幸存者,并得知李連長已經(jīng)犧性。趙老金從此之后,就長年累月在滹沱河中打撈李連長和戰(zhàn)士們的尸首。他不是打魚,而是打撈那些英雄們的靈魂。最后,站在河邊的老人,就成了平原上的一幢紀念碑。 《走出以后》:本篇主要寫了王振中在朋友幫下離家上學(xué)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南郝村這個地方雖然不大,卻有著大平原田園的本色美。王振中如同千百個白洋淀的女孩一樣,平凡而普通??墒牵褪沁@個平凡的女子,在抗日的戰(zhàn)火中得到洗禮,勇敢地走出了小家庭,解除了不合理的婚約。走出以后的王振中,學(xué)會了德語,并且醫(yī)術(shù)精湛,進步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山地回憶》: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一位女孩與 “我”在冰冷的河邊相識,因為當時是抗戰(zhàn)時期,物資緊張,抗日戰(zhàn)士連御寒的襪子也要等到寒冬臘月才能配備一雙。就在此時,那位女孩慷慨相助,讓“我”度過了那年的寒冬。這段回憶,成為我一生最美的記乙。即使黃河能沖走那現(xiàn)實中的襪子,也不能沖走“我”對那女孩子的懷念。 《村落戰(zhàn)》:本篇描述了一次八路軍與鬼子進行的村落戰(zhàn)。這次戰(zhàn)斗既是地雷戰(zhàn)、游擊戰(zhàn),又是地道戰(zhàn)、包圍戰(zhàn),總之,這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教訓(xùn)鬼子的戰(zhàn)斗。在這次戰(zhàn)斗中,軍民通力合作,將士指揮若定、奮勇殺敵。哪怕鬼子來勢兇猛,氣焰囂張,但也只能有來無回。鬼子被炸得開了花、啃了地,屁滾尿流、頭破血流。 《囑咐》:抗日戰(zhàn)士水生回到了闊別八年的家鄉(xiāng),與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子和女兒有了短暫的相聚。然后又得重新出發(fā)去參加戰(zhàn)斗。深明大義的水生嫂,在家國之間,毅然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囑咐水生好好打仗,并親自劃著冰床送丈夫上戰(zhàn)場,期盼抗戰(zhàn)勝利一家人團聚。 《采蒲臺》:白洋淀本是富庶的魚米之鄉(xiāng),但是在日寇的侵略下,白洋淀人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東西,過著極其艱難困苦的日子。就連賣網(wǎng)、賣席這些用來換取糧食活命的小買賣,也遭到漢奸的任意盤剝。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最后,白洋淀人民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奮起反抗,成立了自己的游擊隊伍,走上了打擊侵略者的抗爭之路。 《蘆葦》:本篇寫了在敵人兇殘的轟炸中,“我”和一對姑嫂在墳地蘆草中的一次不期而遇。雖然素味平生,但在面對敵人的槍口時,“我”毫不猶豫地擋在姑娘的前面;而當要離開時,姑娘也不忘用自己的衣服替換下“我”那件目標過于明顯的白布襯衣。這樣的軍民魚水情,怎能不令人為之動容! 《采蒲臺的葦》:以抗戰(zhàn)時期的白洋淀地區(qū)為背景,以質(zhì)樸的筆觸敘述了一個真實的軍民抗日的故事。到處是葦,最好的葦在采蒲臺。一次,敵人來搜查這個村,婦女們想了一個辦法,把搶插在孩子的褲襠里,槍掩護過去了,敵人抓住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最后這個男人被殺死了。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堅韌不拔的“葦”來表現(xiàn)那些英勇抗戰(zhàn)的白洋淀人民,更是用白描手法來表現(xiàn)勤勞勇敢的白洋淀婦女在面對敵人時那種冷靜與無畏的精神,同時也是對當?shù)乩习傩罩腔鄣馁澝篮透桧灐?/p> 《白洋淀邊一次小斗爭》:本篇借愛說愛笑的老頭兒之口,講述了發(fā)生在白洋淀邊的一次小斗爭。鬼子進村搶東西,什么也沒有找到,后來在一棵槐樹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大紅公雞,于是鬼子拼命地追趕。大紅公雞很聰明,跑到了葦垛里去了。鬼子一路追趕,在葦垛里沒有抓住大紅公雞,卻發(fā)現(xiàn)了穿紅衣服的站娘,他們本想欺負這位姑娘,沒想到卻被姑娘的手榴彈給炸死了。鬼子們都來增援,但是姑娘們早已躲到白洋淀里了,她們輕松地消滅了敵人,保護了自己。白洋淀邊的這一次小斗爭,寫出了白洋淀人民的機智和勇敢。 孫犁的小說故事性不強,但很感人,閱讀時注意體味那些細節(jié)和畫面所凸顯的人物性格、心靈之美,以及作品清新、含蓄、明凈的語言風格。 冀中平原是孫犁的家鄉(xiāng),白洋淀是他生活和戰(zhàn)斗過的地方,孫犁用富有詩情的筆調(diào)描繪他熟悉的草木湖泊,以白描的手法刻畫自己的父老鄉(xiāng)親,用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講述他們的故事,賦予白洋淀以英雄的氣質(zhì)和浪漫的色彩?!鞍籽蟮怼币渤闪藢O犁的標簽,一提到孫犁,人們就仿佛看到白洋淀“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 片段欣賞 (一)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shù)??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shù)的船只,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 (《荷花淀》) 【賞析】開頭的景物描寫,為全篇營造了詩情畫意的氛圍,給人物的塑造設(shè)置了美好的背景,為揭示主題、推動情節(jié)合理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墒悄菚竦酶珊诘哪?,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蘆花蕩》) 【賞析】運用外貌描寫,將老頭子的體態(tài)和精神面貌展現(xiàn)了出來,突出了他老當益壯,精明能干的特點,同時也體現(xiàn)出老人的傳奇色彩。 (三) “我們是真衛(wèi)生,你們是裝衛(wèi)生!你們盡笑話我們,說我們山溝里的人不講衛(wèi)生,在我們家里,吃了我們的飯,還刷嘴刷牙,我們的菜飯再不干凈,難道還會弄臟了你們的嘴?為什么不連腸子肚子都刷刷干凈!”說著就笑得彎下腰去。(《山地回憶》) 【賞析】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小姑娘的伶牙俐齒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特點。 (四) “你知道前幾年,鬼子進村,常常在半夜里,人也不知道起床,雞也不知道撒窩,叫鬼子捉了去殺了吃了。這二年就不同了,人不在家里睡覺,雞也不在窩里宿。有一天,在我們鎮(zhèn)上,鬼子一清早就進村了,一個人也不見,一只雞也不見,鬼子和偽軍們在街上,東走走西走走,一點食也找不到。后來有一個鬼子在一株槐樹上發(fā)現(xiàn)一只大紅公雞,他高興極了,就舉槍瞄準。公雞見他舉槍,就哇的一聲飛起來,跳墻過院,一直飛到那村外。那鬼子不死心直跟著追,一直追到葦垛場里,那只雞就鉆進了一個大葦垛里?!保ā栋籽蟮磉叺囊淮涡《窢帯罚?/p> 【賞析】對老人的語言描寫,極具畫面感,通過老人之口生動地講述,給緊張的戰(zhàn)斗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讀后感 《荷花淀》讀后感 讀罷孫犁的的《荷花淀》,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氣息撲鼻而來,一幅幅淡雅、幽靜的畫面展現(xiàn)在眼前,使人感到“詩體小說”的詩意:用詩一樣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詩一樣的意境。對文中的幾段景物描寫對比咀嚼一番,我就獲得了無限美好的享受。 作品第三節(jié),寫水生娘深夜編席、寫銀白的水淀,那畫面淡雅,寫輕紗般的霧,又使畫面靜中有動,而荷葉荷花香更使這寧靜優(yōu)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質(zhì)感,這是作者通過周圍的景物抒寫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感望和理想。不僅如此,這幅畫還隱寓著作品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靜優(yōu)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卻不平靜。夜這么深了,丈夫還沒回來,她正在焦急地等他呢??梢娝驄D情深意篤、恩愛和美,這與后面描寫夫妻話別場面相照應(yīng),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表現(xiàn)了水生嫂對和平生活的向往。這一段景物描寫把寫景、抒情、心理劉畫融合在一起,可謂官有盡而意無窮。 文中還有對淀上風光和婦女群像的描寫,詞淺意深,意境優(yōu)美??梢韵胂螅阂蝗簨D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淀,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讓這群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中,令人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根據(jù)地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仿佛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云涌的抗日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寫,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內(nèi)容,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之深厚。 這些描寫構(gòu)圖不同、意境不同,作者用詩一樣生動而凝練的語官,創(chuàng)造了畫一般美的充滿詩情的意境。對于孫犁“詩體小說”的獨特風格,我有了深切的體驗和理解。 《蘆花蕩》讀后感 在戰(zhàn)爭年代,無論男女老少,都在巧妙地與敵人作斗爭。在《蘆花蕩》中,一位老人沒用一刀一槍,就讓一群日本鬼子蹬腿去了西天。 他自信。他悠閑地撐著船,在夜晚給被敵人嚴密監(jiān)視的葦塘里的隊伍運送柴米油鹽,有時還會帶來一兩個遠方趕來的干部。他對葦塘里負責的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時?!彼诿苊艿呐诨鹬胁换挪幻Φ卮┧螅瑥臎]有子彈挨過他的一根毫毛。 他有柔情。在護送兩個漂亮的女孩子去葦塘的時候,他的話語里滿溢著祖父般的慈愛。他溫柔地安慰著緊張的孩子:“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到葦塘里,咱們還有大米和魚吃?!彼嫘牡刭澝老茨樀男∨⒆樱骸岸嗝纯〉囊粋€孩子呀!” 他自尊心強。他帶著女孩進葦塘卻讓大菱掛了花,覺得沒臉見人。他如此內(nèi)疚與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有保護好受傷的孩子。 他機智,想到利用鬼子們的貪婪而在船頭放一捆清香的蓮蓬,還自己悠悠地吃蓮蓮,引誘敵人進埋伏圈。 他勇敢。單獨面對眾多的鬼子,他靈巧地劃著船,一撐籬,便讓船溜溜地轉(zhuǎn)個圓圈,裝著張皇失措,七拐八拐地讓鬼子毫無防備地上了鉤。 他有仇恨。在大菱負傷時,他打下包票:“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這個鐵骨錚錚的英雄漢,在第二天用行動證實了前一天的諾言! 讀罷《蘆花蕩》,我認識了這位偉大而平凡的老英雄,感受到了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 中華大地處處激蕩著的愛國豪情! 精要練習(xí) 1.孫犁,原名 ,文學(xué)流派“ ”派的創(chuàng)立者。他的小說熔寫景抒情于一爐,充滿詩情畫意,有“ ”之稱。 2.《白洋淀紀事》是孫犁創(chuàng)作的 、 的結(jié)集,其中以 、 這對“姊妹篇”最負盛名。這兩篇小說以 為背景,講述了 的故事,沒有正面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激烈殘酷,而是著力寫出民族的正氣和抗日軍民堅毅不屈的精神。 3.下列句子中的重讀能表現(xiàn)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關(guān)切、責備心情的一項是( ) A.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 B.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 C.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 D.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 4.下面是《荷花淀》中四個青年婦女的對話,對她們的性格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①“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p> ②“我有句要緊話得和他說。” ③“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jù)點……” ④“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再看看他,有什么看頭??!” A.精明細心 膽大爽朗 謹慎小心 忸怩溫順 B.謹慎小心 精明細心 忸怩溫順 膽大爽朗 C.膽大爽朗 謹慎小心 精明細心 忸怩溫順 D.忸怩溫順 膽大爽朗 謹慎小心 精明細心 5.“這幾個青年婦女咬緊牙制止住心跳,搖擼的并沒有慌,水在兩旁大聲的嘩嘩,嘩嘩,嘩嘩嘩!”(《荷花淀》)研讀這一句,說明“嘩嘩,嘩嘩,嘩嘩嘩”的表達作用。 6.小說《荷花淀》中寫四個婦女尋找自己的丈夫而未如愿,在回家的路上評價起自已的丈夫,通過這段對話,我們可以從中簡要概括出當時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地方武裝隊伍的特點,請寫出二至三條來。 7.小說《荷花淀》主要寫白洋淀婦女在戰(zhàn)斗中成長的故事,為什么作品開頭要寫水生月下編席和水鄉(xiāng)的荷香月色? 8如何理解小說《荷花淀》的選材特點?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蘆花蕩(節(jié)選)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小火輪開得離葦塘遠一些,鬼子們又偷偷地爬下來洗澡了。十幾個鬼子在水里泅著,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錯。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從荷花淀里卻撐出一只小船來。一個干瘦的老頭子,只穿一條破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兩只手卻忙著剝那又肥又大的蓮蓬,一個一個投進嘴里去。 他的船頭上放著那樣大的一捆蓮蓬,是剛從荷花淀里摘下來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這樣新鮮的東西?來到白洋淀上幾天了,鬼子們也還是望著荷花淀瞪眼。他們沖著那小船吆喝,叫他過來。 老頭子向他們看了一眼,就又低下頭去。還是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船,剝著蓮蓬。船卻慢慢地沖著這里來了。 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轉(zhuǎn)了一個圓圈,又回去了。鬼子們拍打著水追過去,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眼前是幾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樁子,日久天長,也許人們忘記這是為什么埋的了。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鬼子們追上來,看看就扒上了船。老頭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風一樣繞著鬼子們轉(zhuǎn),蓮蓬的清香,在他們的鼻子尖上掃過。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亂轉(zhuǎn)著身子,抓上抓下。 一個鬼子尖叫了一聲,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東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鋒利的鉤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別的鬼子吃驚地往四下里一散,每個人的腿肚子也就掛上了鉤。他們掙扎著,想擺脫那毒蛇一樣的鉤子。A那替女孩子報仇的鉤子卻全找到腿上來,有的兩個,有的三個。鬼子們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動彈了。 老頭子把船一撐來到他們的身邊,舉起篙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在那里,B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在那葦塘的邊緣,蘆花下面,有一個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葦葉遮掩著身子,看著這場英雄的行為。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的主要情節(jié)。 (2)畫線句子A中,加點的“找”字用得好,好哪里? (3)“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一句中“張皇失措”一詞有什么表達效果? (4)畫線句子B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幾個青年婦女劃著她們的小船趕緊回家,一個個像落水雞似的。一路走著,因過于刺激和興奮,她們又說笑起來。 坐在船頭臉朝后的一個撅著嘴說:“你看他們那個橫樣子,見了我們愛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們給他們丟了什么人似的?!?/p> 她們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們沒槍;有槍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來!” “我今天也算看見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著慌,誰還不會趴在那里放槍呀!” “打沉了,我也會鳧水撈東西,我管保比他們水式好,再深點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們也成立隊伍,不然,以后還能出門嗎?” “剛當上兵就小看我們,過二年,更把我們看得一錢不值了,誰比誰落后多少呢!” 這一年秋季,她們學(xué)會了射擊。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zhàn),出入在那蘆葦?shù)暮@铩?/p> (1).文中為什么寫她們“像落水雞”和“又說笑起來”? (2)她們受到什么“刺激”,又為什么“興奮”? (3)女人們說的①~③句話,體現(xiàn)出她們性格的哪一面? (4)理解④、⑤兩句,說說婦女們成立隊伍的動機。 7.孫犁特別注重對農(nóng)村婦女形象的刻畫,其中不少作品還以女性為主人公,例如短篇小說《荷花淀》以及其續(xù)編《囑咐》里的 ,《山地回憶》中的 ,《蘆葦》中的 ,《藏》中的 ,《光榮》中的 《澆園》中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