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清平樂》一開播,還不及去看故事情節(jié),那些名家大佬們一個個的出場,就開始驚艷了我們的眼睛。這是我們在語文書上經(jīng)常見到的名人,對于我們那些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人來說,這些名家愛豆們,是我們的人生至愛。他們的詩詞文章,更是在老師和家長的威勢之下,深深地映在了我們的腦海,以至于,時不時的,情緒上頭,我們就會彪悍出幾句膾炙人口的詩詞來。 《清平樂》講的是宋仁宗時期的歷史,姑且不談宋仁宗其人如何,仁宗朝政治如何,只看看仁宗朝的那些人,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看一看仁宗朝的神仙榜單,聽聽那些詩詞樂調(diào),聊聊咱家那些愛豆們,就夠你心曠神怡,捂著嘴樂上一陣子了。 《清平樂》是詞牌,正確的讀法應該是清平樂(yue),可我經(jīng)常讀成了清平樂(le)。不過,不管是yue,還是le,我都希望,在清平世界里,聽著詩詞樂曲,吃著美食,喝著小酒,與君同樂。 我們知道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有幾次文化的高峰:一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文化高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思想家輩出,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二是唐宋詩詞散文的高峰,文人輩出,讓中國文學走向了輝煌燦爛。三是明清的小說戲曲雜文高峰,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化的大發(fā)展局面。 但是在同一個時代或者說同一時期內(nèi),名臣眾多,名家林立,各展風采的,恐怕還要屬宋仁宗時期。 那么,在宋仁宗朝所創(chuàng)建的文化輝煌,文才斐然,名人輩出的清平世界里,你希望與哪位文人君子同樂呢? 1、要想生活有情調(diào),過上閑適有意趣的生活,那你還得是要和晏殊“同樂”我們常說“人生不光有生活的茍且,還要有詩和遠方”,那你想要過上這樣的生活,就要去找晏殊同學一起“同樂”啦。 周潤發(fā)有一個經(jīng)典電影《縱橫四?!?,經(jīng)典的不能再經(jīng)典了。其中有一個鏡頭,發(fā)哥故意用餐巾揉著眼睛感嘆:“歲月催人老——?。 备袊@完之后,怎么樣呢?照樣該吃吃、該喝喝,還被生日蛋糕撲了一臉的面粉。這個“小偷帝國”中的大師哥,最后的結(jié)局是什么呢?當保姆,給張國榮和鐘楚紅演的一對夫妻看孩子,還在打掃的過程中,忙著看比賽,把孩子也打掃打掃,扔出了窗外。 看一看前期又酷又耍帥的發(fā)哥,最后回歸平常生活,曾經(jīng)有過詩和遠方,最后終歸也要過上茍且的生活,但是他的生活還是很有樂趣的。 所以呀,茍且的生活才是我們的日常,詩和遠方不僅是我們的向往,更要努力去實踐他。要想在茍且的生活之外,尋找詩和遠方,那就去找晏殊吧,學學人家的小情調(diào)。 你看《清平樂》電視劇里,晏殊溫文爾雅,謙恭低調(diào),可是人家的生活可是小資情調(diào),意趣盎然呢! 晏殊在宋仁宗朝做過宰相,按說應該是日理萬機,哪有時間過閑情逸致的生活?可是不,他善于寫詞,一生寫詞一萬多首,嘖嘖,多產(chǎn)啊。尤其是小令,風格婉轉(zhuǎn)多情,清麗和諧。來,看一看他的小令: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下班回家后,拋開工作,喝一杯小酒,填一曲新詞,在舊亭臺里,看看夕陽和落花,辨一辨燕子是不是以前相識的,再在花香滿園的小徑里徘徊兩圈,嗯,多么愜意的生活??! 每天被工作、被人物、被績效搞得頭昏腦漲的我們 ,來來來,都來跟我們的愛豆同樂吧,暢飲一番,賞花,填詞,一醉方休。怎么樣?這樣的生活,向往嗎?追求一下吧。 2、做一個有文藝范兒的喜歡美食的吃貨,還要天南海北的去吃,那你少不了蘇軾這樣的“同樂君子”你說,我也學不來人家的小情調(diào),我也寫不了詩詞,我就喜歡美食,就喜歡吃,滿足我饕餮的欲望,那你就去找蘇軾吧。 蘇軾是在宋仁宗朝考中進士,并開始做官的。他的主考官是歐陽修,受歐陽修的賞識,名動京城。所以,這個愛豆也算仁宗朝的文人名士了。 蘇軾能吃、會吃、還會做吃的、還會寫吃的,更會滿世界尋吃的。這樣的人,你和他在一起吃,絕對不會無趣,也絕對不會濫吃,胡吃海喝,一不小心,你就會跟著他吃成了一個有文藝范的,精致主義的美食家。
這是寫東坡肉的詩,讀讀這首詩,是不是食指大動,饞涎欲滴呢,一個絕等吃貨躍然紙上。 跟著蘇東坡吃,不僅會吃,還會到處找新鮮食物,你可能會吃遍天下無敵手了。 蘇東坡的美食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絕對讓你胃口大開,吃的身寬體胖,膀大腰圓。不過還是要小小的提醒你一下,吃相還是要文明一點,能不能做個有文藝范的吃貨呢?你看看人家蘇東坡,不僅喜歡吃,還會吃,會做,還會來點文藝的調(diào)味品。 《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在斜風細雨,曉寒輕輕的日子里,淡淡的煙靄,疏疏的垂柳明媚著剛放晴的沙灘,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浮著雪沫的好茶,配著春盤里的野菜,這樣的人間美味,這樣的清淡心情,這是至高的歡愉人生。 明媚的春天,清淡的野味,閑雅的人生,這樣的飲食你吃過嗎?這樣的飲食你見過嗎?這樣的飲食你聽過嗎?《舌尖上的中國》里,“人間有味是清歡”道出了中國飲食最高雅的境界,我一直喜歡這句話,后來才知道,他是蘇東坡關(guān)于飲食的最美的描畫。 這樣的美食,這樣的愛豆,就算是死也是要和他樂在一處,做個清雅有味的飽死鬼。 3、如果你心性曠達,寄情山水,行事輕松慵懶,那你就去與歐陽修結(jié)伴同游,歡醉一場歐陽修是一代文豪,領(lǐng)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開創(chuàng)了宋朝一代文風,使宋朝涌現(xiàn)出了很多文化大家。 歐陽修做過宰相,也多次被貶謫出京,所以他在貶謫的日子里寄情山水,暢游美景,而且他的散文把山水美景刻畫的很細致,也把游山玩水的場景描畫的很熱烈,既有文人的雅致,也有人間的煙火氣,還有曠達的人生觀。 你讀一讀他的《醉翁亭記》里,對于山水的描寫,文字優(yōu)美,語言簡練,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讀來美景躍然眼前,讓人心向往之。
而他對于游樂場景的描繪,又是別有一番人間氣象:
喧嘩熱鬧,氣氛熱烈,人來人往,美食飄香,一幅山林野宴圖浮現(xiàn)眼前。哪怕只是想象,我們似乎都可以聞到空氣中漂浮的酒香,聽到熱鬧嘈雜的鼎沸人聲。 不僅如此,在這樣的一幅游記里,歐陽修還表達了自己曠達隨性,輕松慵懶的生活態(tài)度。
而讓人驚異的是,盡管歐陽修人生隨性,為官“簡政”,使官民行事方便,滁州反而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條??梢姎W陽修不僅文學上成就很高,政治上也是才華卓著。 很多人做人做官做事,常常把簡單的事復雜化去處理,導致自己累,別人更緊張。而歐陽修為人曠達,不拘小節(jié),為政更是“化繁為簡”,反而做出了我們意想不到的政績,不能不讓人感嘆。 所以,與這樣的人交往,同游山水,心情是愉悅的,精神是放松的,腳步是輕快的,人生是愜意的。 4、如果你想研究科學技術(shù),喜歡天文歷法,醫(yī)藥數(shù)學,那你就邀上沈括去仰望星空,做徹夜長談吧沈括此人,乖乖不得了,科學狂人,極品學霸,在眾多學科領(lǐng)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我們都知道晏殊是學霸,歐陽修是學霸,蘇軾是學霸,王安石更是學霸,但是跟沈括比起來,這些人都弱爆了,沈括可謂是學霸中的戰(zhàn)斗機。 雖然他是在宋仁宗去世那一年中的進士,但他畢竟也屬于仁宗朝時期的人物,我們姑且也將他列入《清平人物榜》吧。 來,我們盤點一下學霸戰(zhàn)斗機沈括的成績,他在眾多科目上都是優(yōu)等生,你不服不行。 ★ 科目一,天文:改進天文儀器,制造了測日影的圭表,進行天象觀測,改革歷法。 ★ 科目二,地理:根據(jù)化石來推究古代氣候的變遷,解釋虹的大氣折射現(xiàn)象,科學地描述了龍卷風生成的原因、形態(tài)和破壞威力;用月亮的盈虧來論證日、月的形狀及海潮與月球的關(guān)系等等。繪制了《天下州縣圖》 ,制作立體地理模型。 ★ 科目三,物理:在磁學上,發(fā)現(xiàn)了磁偏角現(xiàn)象;在光學上,對小孔成像、凹面鏡成像等原理作了準確而生動的描述;在聲學上,記錄下了聲音的共鳴現(xiàn)象,應弦共振現(xiàn)象,聲音的空穴效應。 ★ 科目四,化學:用膽水煉銅,用石油制墨。 ★ 科目五,數(shù)學:用隙積術(shù),計算垛積,發(fā)展了等差級數(shù)求和問題,這可是個高等數(shù)學問題。用會圓術(shù),由弦求弧,這一方法的創(chuàng)立,不僅促進了平面幾何的發(fā)展,而且在天文計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為中國“球面三角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科目六,醫(yī)藥:《蘇沈良方》一書是蘇軾、沈括二人搜集驗方成書,并合并的著作,至今仍在中醫(yī)臨床使用。并且《夢溪忘懷錄》中關(guān)于“藥石井”的記述,被認為是最早的磁化、礦化水制備法。 ★ 科目七,藝術(shù):音樂上,沈括是樂律行家,撰寫過《樂論》、《樂器圖》、《三樂譜》、《樂律》等著作,可惜巳佚。他還研究并闡述了古代音樂的音階理論及其他音樂知識;書畫上,是書畫收藏與鑒賞方面的行家。撰寫過《圖畫歌》,用歌詩的方式評畫,語言精練、視角獨到,得到了著名書畫家米芾等人的高度評價。 ★ 科目八,水利:多次主持或參與水利工程,并且是最早記錄水平高程測量的方法、過程和結(jié)果的科學家 ★ 科目九,軍事:不僅率軍打過勝仗,還寫過不少軍事著作。并把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成功地應用在軍事科學上,為提高兵器和裝備的質(zhì)量做出了一定貢獻。 ★ 科目十,經(jīng)濟:進行過經(jīng)濟改革,改革了鹽鈔法和鑄銅法。 ★ 科目十一,文學:沈括寫了一本書《夢溪筆談》,把他所有科目的成績都列在了這本書中。話說回來,能寫出一本“百科全說”的人,算不算文學家呢? 此外,還作為外交使者出使過西夏。作為政治家參與過王安石變法等等。 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說起黃藥師,他說天下真有一種人,幾乎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樣樣精通。黃藥師是武學宗師,“華山論劍”四位絕頂高手之一,金庸說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甚至農(nóng)田水利、經(jīng)濟兵略等無一不曉,無一不精。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有金庸塑造的黃藥師這樣的全才,但是看看沈括,你還有什么可懷疑的?你應該懷疑人生才對。我卻有點懷疑,黃藥師是按照沈括量身定做的吧。 那些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沒有科技,沒有物理化學,只有數(shù)學的,看看沈括這樣的牛人,應該感到慚愧,不僅要向他鞠躬,雙膝跪地都不算什么,就算是匍匐在地的崇拜也不為過。 我只能說,這樣的愛豆,我對他的崇敬之情,敬仰之意真的如滔滔長江水,奔流到海不復回。跟沈括這樣的人徹夜長談,恐怕一輩子都感嘆不完:這個人短短的一輩子,活的真是值了。 5、要是你夢想做個福爾摩斯那樣的神探,愛好推理,研究破案,那么,在中國,包拯就是你的最愛。“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跺幟腊浮愤@段戲曲故事家喻戶曉,是人都知道有個渣男,負心人陳世美,世人也都知道包龍圖有三口鍘刀,上鍘皇親,中鍘奸臣官僚,下鍘犯法百姓,鐵面無私。還知道包拯身邊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個貼身護衛(wèi)。包拯包青天斷案如神,日間斷人,夜間斷鬼。 這些故事將包拯的神斷本事說的神乎其神。盡管狄仁杰更能稱得上神探,因為狄仁杰在做大理寺丞時,一年時間處理了接近一萬件案件,沒有一件是冤案,連武則天都稱神奇;盡管宋慈寫了世界上第一部法醫(yī)學專著《洗冤集錄》,被稱為“法醫(yī)學鼻祖”,同樣斷案如神。但是在老百姓的心里,包拯包青天才是神探界的NO.1。 包拯還是宋朝名臣、能臣、世人公認的清官代表。與他做朋友可能無趣,但是與他做君子之交,那是頂好不過的,因為他沒有私心,你不用擔心他會整你。如果你有什么冤屈,可以去找包拯幫你解決,如果你想學習斷案,推理,那你找包拯準沒錯。 我們經(jīng)常說包拯是中國的“福爾摩斯”,為什么不說福爾摩斯是英國的“包青天”呢?畢竟包拯在前,福爾摩斯在后,包拯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而福爾摩斯卻是小說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個人物,誰模仿誰,誰提攜誰,一目了然。 6、如果你一腔熱血忠心報國,有理想、有抱負、憂國憂民,那你的同道中人是范仲淹。有人評論范仲淹,說他“文能寫出一部紅樓,武能鎮(zhèn)住一個國家,是真正的國之脊梁?!贝_實,范仲淹文武雙全,既能安邦定國,又能揮灑文風。他是名臣;也是直臣,更是能臣,才干出眾,政績卓著。 我們對范仲淹的了解源于他寫的《岳陽樓記》以及他那浩氣長存的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而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踐行他這兩句“名言”的路上,他的一生,是憂國憂民的一生,是犯顏直諫,不畏強權(quán)的一生。是改革的一生,也是高風亮節(jié)的一生。 他倡導的“先憂后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jié)操,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范仲淹注定是孤獨的,但一個誕生出范仲淹的民族,是偉大的。任何時候,珍惜范仲淹,就是珍惜這個民族的過往與未來。毛主席評價他:
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的品格,他的精神,他的思想光芒,足以照亮千秋萬代。 7、如果你想投身政壇,為國為民,改革創(chuàng)新,為國富民強盡一份綿薄之力,那你要效法王安石。中國的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永遠是進行時。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的改革家,齊之管仲,秦之商鞅,宋之王安石,明之張居正,個個赫赫有名。 我們不討論王安石的變法,只說一個有趣又辛酸的事。 王安石,司馬光,蘇軾都是在仁宗時期入朝為官的。這三個人的文學成就,光照千秋,彪炳后世。然而王安石是變法派,司馬光是守舊派,蘇軾是騎墻派。王安石當權(quán)改革變法,蘇軾與司馬光同一陣線,反對變法,被王安石貶黜出京。等到王安石下臺,司馬光掌權(quán),蘇軾又擁護改革派,惹惱了司馬光,又被貶在外。你說倒不倒霉,冤不冤枉。 一個大文豪,詩詞名家,他的驚人才華都是在貶謫的路上爆發(fā)的,說起來既是無奈,也是佳話。 如果你還有其他的喜好,那你還有別的選擇。喜歡歷史的,可以找司馬光聊聊《資治通鑒》;一腔熱血,崇拜名將的,那別忘了狄青的名將風采;喜歡蓮花君子的,就去讀周敦頤的《愛蓮說》,他是王安石的好朋友。即使是想做神仙的也不難,曹皇后的弟弟曹國舅是八仙之一的神仙,也可以讓他提攜你做神仙?!疤扑伟舜蠹摇敝械摹八瘟摇?,發(fā)明活字印刷的畢昇、數(shù)學家賈憲,天文學家蘇頌等,都在這一時期,不勝枚舉。 你還可以和韓琦、尹洙、梅堯臣、文彥博、蘇舜欽、王拱辰等人寫一寫花間詞,彈一曲清平樂,喝一壺滿庭芳,看一看鷓鴣天,賞一賞虞美人,在醉花陰里親手采桑子,在玉樓春里憑欄憶秦娥,在青玉案前揮筆訴衷情,最后,做一個能定風波的鵲橋仙。 《紅樓夢》中有個“金陵十二釵”,《水滸傳》中有個“一百單八將”,家喻戶曉。那么宋仁宗朝,我們也可以列出一個“清平名家榜”,和他們一起名傳千古。 宋仁宗被史學家評價為“仁愛之君”,性格寬厚,對人很好。但他作為君王,稟性過于柔弱,游移不定,所以在位期間“慶歷新政”的改革半途而廢,更沒有很好的解決與遼和西夏間的關(guān)系。然而仁宗時期的朝臣卻各個都是牛人,我們熟知的宋朝的名人,著名文學家,多數(shù)都處在仁宗時期,這與仁宗時期的“清平盛世”有很大關(guān)系,正是因為這樣的“清平世界”,人們生活安定,經(jīng)濟繁榮,才會造就這些有才華的文臣、能臣、出仕朝廷,留下他們濃墨重彩的人生軌跡,讓“清平之樂”傳唱千年,至今不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