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做題:給括號里的字加上拼音 1、(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文章(憎)【】命達(dá),(魑)【】(魅)【】喜人過。 3、小開的皮鞋擦得(锃)【】亮。 4、證據(jù)確(鑿)【】。 5、圓(鑿)【】方(枘)【】意即格格不入。 6、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是驚(蟄)【】。 7、戲劇曲藝中押韻的十三個大類稱為十三(轍)【】。 8、裝(幀)【】是一部書稿在印刷之前,對書的形態(tài)、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進(jìn)行的藝術(shù)和工藝設(shè)計。 9、飲(鴆)【】止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yán)重后果。 10、能直言規(guī)勸的朋友叫(諍)【】友。 11、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叫鱗次(櫛)【】比。 12、皮開肉(綻)【】。 參考答案 1、(沼)【zhao,三聲】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文章(憎)【zeng,一聲】命達(dá),(魑)【chi,一聲】(魅)【mei,四聲】喜人過。 3、小開的皮鞋擦得(锃)【zeng,四聲】亮。 4、證據(jù)確(鑿)【zao,二聲】。 5、圓(鑿)【zao,二聲】方(枘)【rui,四聲】意即格格不入。 6、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是驚(蟄)【zhe,二聲】。 7、戲劇曲藝中押韻的十三個大類稱為十三(轍)【zhe,二聲】。 8、裝(幀)【zhen,一聲】是一部書稿在印刷之前,對書的形態(tài)、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進(jìn)行的藝術(shù)和工藝設(shè)計。 9、飲(鴆)【zhen,四聲】止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yán)重后果。 10、能直言規(guī)勸的朋友叫(諍)【zheng,四聲】友。 11、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叫鱗次(櫛)【zhi,四聲】比。 12、皮開肉(綻)【zhan,四聲】。 選做題: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 【原文】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 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釋】 檻(音見):欄桿。 羅幕:絲羅帷幕。 雙飛去:一作“雙來去”。 離恨:一作“離別”。 朱戶:猶言朱門,指豪富人家。古代王公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表示尊貴。 碧樹:綠樹。 彩箋:彩色的信箋。 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十九首》“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兼:一作“無”。 【譯文】 欄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好似默默飲泣。羅幕閑垂,空氣微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里秋風(fēng)勁吹,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處。 【練習(xí)】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愁”“泣”二字,刻畫痕跡較顯,與大晏詞珠圓玉潤的語言風(fēng)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寫心情、渲染氣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B.“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寫新秋清晨,羅幕之間蕩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 C.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離恨之苦,而只顧光照朱戶,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應(yīng)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抵觸。 D.“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闭宫F(xiàn)出一片慘淡狹小的境界。 答: 2、“檻菊愁煙蘭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渲染了什么樣的氛圍? 答: 3、“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一句“景中含情”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 答: 4、詞中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 請簡要分析。 答: 【參考答案】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愁”“泣”二字,刻畫痕跡較顯,與大晏詞珠圓玉潤的語言風(fēng)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寫心情、渲染氣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B.“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寫新秋清晨,羅幕之間蕩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 C.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離恨之苦,而只顧光照朱戶,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應(yīng)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抵觸。 D.“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展現(xiàn)出一片慘淡狹小的境界。 答: D 。解析:這句詞展現(xiàn)出一片無限廣遠(yuǎn)寥廓的境界。 2、“檻菊愁煙蘭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渲染了什么樣的氛圍? 答:①擬人。②清冷(哀愁)。 3、“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一句“景中含情”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 碧樹因一夜西風(fēng)而盡凋,景色蕭索;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fēng)落葉的愁苦心境;蕭索之景含有強(qiáng)烈的孤獨之情。 4、詞中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 請簡要分析。 答:主人公因離別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見庭院之景更感孤獨凄清;登高望遠(yuǎn)不見所思,滿腹離愁更無處可寄。刻畫了一位滿腹離愁、孤獨(悵惘)的女主人公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