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鋼琴家》開頭與結尾斯皮爾曼在波蘭電臺的錄音棚中彈奏的這首《升C小調夜曲》,曲調寧靜幽雅,具有夢幻般的詩意,細膩地刻畫了肖邦純樸的形象,緩緩的速度自然地流露出如歌的情懷。此曲再為人們所熟知,就在于它被用作電影《鋼琴師》中的插曲。影片中的男主角,波蘭猶太鋼琴演奏家斯皮爾曼在波蘭電臺錄音時伴著窗外的炮火聲和樓房的搖晃彈奏的就是肖邦的這首《升C小調夜曲》,然而炮火最終將鋼琴聲打斷。五年過去了,戰(zhàn)后斯皮爾曼回到波蘭電臺,他彈奏的第一首曲子還是這首《升C小調夜曲》,就像斯皮爾曼在他的回憶錄中寫的那樣:“五年的時間,對于這首《升C小調夜曲》來說,似乎只是一個短暫的休止,它好像只是被稍稍地打擾了一下”。 電影《鋼琴家》片段 片中斯皮爾曼戰(zhàn)前\戰(zhàn)后在電臺演奏 肖邦升C小調夜曲 2002年歷史傳記電影《鋼琴家》(“The Pianist”,又名: 戰(zhàn)地琴人、鋼琴戰(zhàn)曲、鋼琴師)由著名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執(zhí)導,美國影星阿德里恩·布勞迪(Adrien Brody)主演。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鋼琴家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勞迪 Adrien Brody 飾)的自傳體小說《一個城市的毀滅》(“Death of a City”)改編。但波蘭斯基在電影中傾注了自己最真切的感情——7歲時曾經有過逃出克拉科夫猶太區(qū)的類似經歷。講述了二戰(zhàn)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qū)里飽受著饑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保護下,鋼琴家終于捱到了戰(zhàn)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2003年,阿德里安·布勞迪憑借在《鋼琴家》中的精彩演出,成為奧斯卡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得主。 影片原型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又譯為:維拉德斯婁·斯普爾曼、瓦迪斯瓦夫·什皮爾曼、斯茲皮爾曼)生于1911年波蘭,是一位才華洋溢的猶太裔鋼琴家,自幼追隨名師學習鋼琴,1931年到德國柏林的音樂學院深造,并寫下多首著名的鋼琴樂曲;1935年回國受聘于波蘭國家廣播電臺;1939年9月,他正在電臺現場彈奏蕭邦的夜曲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德國占領波蘭,首都華沙遭受轟炸入侵。自此他和一家人與鄰居都被趕進在首都的“猶太人居住區(qū)”。他被迫開始逃亡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藏,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隨時相伴。一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所打動,決定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護這位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爾曼苦撐到二戰(zhàn)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一個城市的毀滅》(“Death of a City”又譯為: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書中描寫波蘭猶太人對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師》(“The Pianist”)在美國重新發(fā)行,一舉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2002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將其改編為電影,耗資3500萬美元,2003年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改編等三個重要獎項。在德國*納*粹*戰(zhàn)敗瓦解后,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一生表演過2500場以上的演奏,并獲得多次的世界大獎,2000年7月6日以88歲高齡逝世。 無論你是否為肖邦的鋼琴曲著迷,看完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家》后,這張原聲唱片將成為珍貴的回憶。 《鋼琴家》在某些方面和《辛特勒的名單》非常相似,它們帶給觀眾的感動也是相同的。在看電影時不得不為男主人公的遭遇而流淚,因為困頓饑餓的鋼琴家拙于對付一個小小的罐頭;因為他在重新觸摸鋼琴后,手指間流瀉出如泣如訴的音樂;因為德*國*軍*官*聽完斯皮爾曼演奏后幫助他逃過劫難…… 聽原聲碟,腦海里電影情節(jié)一遍遍閃過。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深遠、悠長的嘆息,失去親人、祖國的控訴,廢墟上的哭聲,痛苦、恥辱、恐懼……那些落在廢墟上的眼淚,是為了在藝術中升華的人性。在最危險的時刻,音樂戰(zhàn)勝了邪惡,喚醒了良知。 如果你看過羅曼·波蘭斯基執(zhí)導的影片《鋼琴家》(The Pianist),一定對這樣一個情節(jié)記憶猶新。在德國迫害下飽受流亡之苦,最后躲藏在廢墟里的波蘭猶太裔鋼琴家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被一位德*軍*上尉發(fā)現了他的藏身處,當上尉知道他是一位鋼琴家后,把他帶到鋼琴前,彷佛要看看這個身軀痀僂、狼狽至極的猶太人是否真會彈琴。斯皮爾曼氣若游絲般坐在鋼琴前,纖細孱弱的雙手僵滯在琴鍵上,他的遲疑與冷冽的空氣瞬間凝結成一股再也無法壓抑的能量。他顫抖著,重重落下一個上升音階。 斯皮爾曼為德*軍*上*尉演奏的曲子,就是著名的肖邦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這首敘事曲在斯皮爾曼的演奏下格外令人動容,因為出生于波蘭的肖邦,同樣也飽受戰(zhàn)火之苦,后半生流亡異國,他的四首敘事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 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的構成是一種變形的奏鳴曲形式,一開始時是沉重的緩板,4/4拍,前幾個小節(jié)的序奏猶如故事的開場白,之后樂曲轉為中板,開始敘述故事的內容,時而異常沉靜,時而慷慨雄壯。結尾部則是強烈到再無法隱藏的激情,這一段是近乎戲劇化的地方,也是故事蕩氣回腸的終結。 05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G小調第1號敘事曲 作品23號 波蘭鋼琴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 鋼琴演奏 電影《鋼琴家》片段 斯皮爾曼為德*軍*上*尉演奏 G小調第一敘事曲 說到《鋼琴師》的電影配樂,肖邦的鋼琴曲貫穿始終——作為一個鋼琴家,肖邦的作品是斯皮爾曼演奏曲目的核心部分。建議大家聽一聽的還有在影片開頭與結尾茨皮爾曼在波蘭電臺的錄音棚中彈奏的Nocturne in C-Sharp minor(升C小調夜曲) 。 01 Nocturne in C-sharp minor (1830) 升C小調夜曲(1830) 波蘭鋼琴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 鋼琴演奏 ![]() (Chopin:Nocturne Op.20 in C sharp minor) 本原聲碟一共收錄了電影中出現的11段配樂,其中10段為肖邦的作品,由深得肖邦精髓的波蘭當代鋼琴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演奏。唯一一首非鋼琴曲曲目則是由與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經常合作的作曲家沃伊切赫·基拉爾Wojciech Kilar為斯皮爾曼一家遷入猶太區(qū)一幕所作的“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一種小心翼翼式的悲哀與沉痛。 10 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 搬至貧民窟1940年10月31日 (沃伊切赫·基拉爾 Wojciech Kilar 作曲) ![]()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中還收錄了斯皮爾曼本人在1948年華沙錄制的肖邦的“Mazurka Op. 17, No.4”的演繹版本,雖然效果不是很好,卻亦珍貴。本張原聲CD收錄了鋼琴詩人肖邦大量經典作品,加上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的精彩演繹,因而也是一張古典音樂愛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品。 11 Mazurka in A minor, Op. 17, No. 4 A小調瑪祖卡舞曲 作品17號:第4號 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 Wladyslaw Szpilman 1948年于華沙錄制的演繹版本 ![]() 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生于1952年,是一位波蘭鋼琴家,對肖邦作品的演繹舉世聞名。演奏肖邦的音樂需要特別敏感的處理,每位鋼琴家都能彈肖邦,但只有真正藝術家的手指,才能發(fā)掘出作品完整的美。要善于在音符中發(fā)現,更要在音符之間發(fā)現,因為肖邦音樂的豐富內涵在樂譜上是承載不下的。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是位敏銳非凡的藝術家,能夠感觸到每一個音符,和所有音符間的一切。1970年的第八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給他帶來了聲譽,至今在波蘭國內外首先還是以肖邦音樂的杰出闡釋者而聞名,雖然他同樣還有其它的豐富而廣泛的演出曲目。在電影《鋼琴家》中,阿德里恩·布勞迪(Adrien Brody)扮演的男主人公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演奏鋼琴時,手部的特寫鏡頭都是由他來出演的,所以觀眾在電影中看到的演奏鋼琴的手其實是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 的手。在影片中由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 演繹的八段肖邦的樂章,他以其嫻熟精煉的演奏技巧讓肖邦的這些舊曲目重注活力,散發(fā)光彩,特別是影片結尾的鋼琴交響樂版“華麗波蘭舞曲”,更是讓觀眾悲傷郁悶的心情得以盡情的釋懷,同時也為影片劃上完美的休止符。 09 Grande Polonaise in E-flat Major. Molto allegro 降E大調大波蘭圓舞曲 很快的快板 波蘭鋼琴家 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 鋼琴演奏 ![]() 電影《鋼琴家》片段 影片結尾 降E大調大波蘭圓舞曲 鋼琴家:電影原聲音樂 The Pianist: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1. Nocturne for piano in C sharp minor ![]() 2. Nocturno for piano in E minor, Op.72, CT 126 ![]() 3. Nocturne for piano in C minor, Op.48/1, CT 120 ![]() 4. Ballade for piano No.2 in F major, Op.38, ![]() 5. Ballade for piano No.1 in G minor, Op.23, ![]() 6. Waltz for piano in A minor, Op.34/2, CT 208 ![]() 7. Prelude for piano No.4 in E minor, Op.28/4, CT 169 ![]() 8.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for piano, Op.22. Andante spianato in G major. Tranquillo ![]() 9.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for piano, Op.22. Grande Polonaise in E flat major. Molto allegro ![]() 10. The Pianist, film score Moving to the Ghetto Oct.31, 1940 ![]() 11. Mazurka for piano in A minor, Op.17/4, CT 63 ![]() 專輯中文名:鋼琴家:電影原聲音樂 專輯英文名:The Pianist: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作 曲 家:弗里德里克·肖邦 Fryderyk Chopin 沃伊切赫·基拉爾 Wojciech Kilar 演 奏 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 Janusz Olejniczak 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 Wladyslaw Szpilman 安杰伊·斯皮爾曼 Andrzej Szpilman (瓦拉迪斯勞之子) 專輯類別:Soundtracks(原聲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