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還沒有2萬存款,你這些年在大城市都是怎么混的?” 小崔不斷回放著爸媽的這句反問句,也在不斷捫心自問。 是啊,工作了5年,沒有存款,工資幾乎月光,有時還需要伸手跟馬云爸爸借錢,還讓父母操心……一細想,就伴隨著失敗的懊悔。 01 27歲沒存款,是不夠努力? 疫情期間,一位湖北籍的小哥,因戶籍原因,找工作屢屢碰壁。 停工沒有收入,還背著將近2萬的外債,他打算賣掉去年在鶴崗買的一套房子,那套房子是花3萬3千元買下的。 這本是令人同情的糟糕事。然而,在這條新聞下的評論,大多是質疑一個27歲的人還沒有2萬存款!指責他不夠努力! 何不食肉糜? 可是,27歲的人,竟然沒有2萬存款,就是個失敗者、就是不夠努力嗎? 知乎上有個問題:“27歲的人生到底有多無力?”在這個問題下,人們分享了自己曾經(jīng)的“至暗時刻”: “我的27年都是命途多舛,經(jīng)歷過親人離世、自己獨自手術、復讀、出國支教被替、大學沒有生活費、七年讀書都是自己負擔費用……感覺每一步都充滿了坎坷”。 “母親瘋了,嚴重時拿著棍子亂打人。何謂窮,就是父母身患重疾,而你卻掏不出錢。還好,我已經(jīng)做好債臺高筑、刷爆信用卡的準備了”。 “工作后,一邊交房租、一邊生活、一邊還助學貸款、一邊補貼家用。好不容易還完助學貸款,想存點錢,又生病住院、做手術。 好不容易出院,已經(jīng)26歲了,還是要交房租、補貼家用、還要支撐自己好好活著?,F(xiàn)在疫情工資又降了,所以存款也就一萬塊”。 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平均每月2561元;農(nóng)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城鎮(zhèn)42359元,兩者相差26338元。 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可以用來消費和儲蓄的所有收入之和,而不是減掉房租、水電、餐飲、交通等基本消費后剩下的錢。 你看,還有很多人工資都沒達到扣稅標準,甚至只稍稍高于最低工資標準。 生活本來就不容易,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人間疾苦,沉默是最好的問候。 02 存錢,為什么那么難? 有報告顯示,中國35歲以下的年輕一代,有56%的人未開始儲蓄,開始儲蓄的44%的人中,每月平均儲蓄僅1389元。 去年年底,在#今年你存了多少錢#的話題中,大多數(shù)稱自己沒攢到錢,甚至負債累累。 我們?yōu)槭裁创娌坏藉X呢? 首先,工資水平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高。 up主@手絹舞者 做了一期視頻,分析月薪3000元是什么水平: 以3500元的納稅起征點來算,納稅人占總人口比例不超過5%,大概是2%~3%,月入3000是全國65%左右的水平。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可是,為什么網(wǎng)上年薪百萬、985/211的人遍地走? 因為大家在網(wǎng)上“吹?!绷耍べY高的人才樂意曬工資炫耀,而工資低的人都不好意思曬出來?;ヂ?lián)網(wǎng)放大了精英階層的生活;而過得不好的人,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 其次,錢真的太好花了。 在一線城市生活的成本是多少?我們以深圳為例,來大概算算: 租房:1500元/月; 伙食費:(8+16+16)*30=1200元/月; 交通費:300元/月; 水電燃氣、網(wǎng)費等雜費:450元/月; 日常生活用品:200元/月; 合計:3650元! 可以說房租占了很多年輕人開銷的大頭:一個基本只夠容納一張床的5㎡房間,在北京的平均月租金達到1945元,深圳1626元,上海和廣州1200元左右。 一線城市租房,開門就是床 以上,還沒算上一些購物、興趣愛好、人情費用以及突如其來的醫(yī)療費用,且是以沒有處對象、沒結婚、沒買房買車為前提。 更別說對于剛剛出學校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工作剛剛起步,還需要在人脈、人際關系上下功夫,很大一部分工資會花在自身的裝扮、人際關系的打理上。除去日常開銷,能夠維持都已經(jīng)算不錯了。 03 創(chuàng)造自己的“變形記” 沒有一個不辛苦的成年人,現(xiàn)在的你可能沒有那么多存款,也許經(jīng)歷了低谷、還欠著債。 其實,大多數(shù)人,誰不是像毛不易歌詞寫的那樣“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里浮沉”。 但是,即使是“這樣不甘平凡、迷茫、碌碌無為”的焦慮年輕人,也在拼盡全力、生機勃勃地生活著啊。 網(wǎng)友@I PENCIL 分享了自己的【變形記】: 高三那年,每兩個星期生活費(吃穿住所有的)是400,有次媽媽打電話和我說,“這次給你350吧,你省一點用”,話沒說完,我已經(jīng)哭濕了眼眶。 父母當時沒條件讀書,都是在外面打工很努力的人,還是耐不過上海的高競爭。 現(xiàn)在我考上上海某頂尖985,寒假在家上課,順帶給孩子做家教,上網(wǎng)課。在不耽擱自己學習的情況下,一個月還能掙一萬左右。 暑假也一直做家教,自己買了最新iPad Pro,換了手機,還自己交學費,生活費都自理了。去年父親節(jié)給爸媽一人發(fā)了1000紅包,過年回家給他們1萬作為過年用。 最苦的時候,9歲我就一個人在學校住宿,自己洗衣服睡覺等等,一個星期回家一次。現(xiàn)在很多同鄉(xiāng)小孩子還是這樣,甚至更小都有。 我現(xiàn)在大二,只能說,知識改變命運,是我們一家人一直以來的信仰。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說:“在我這個世代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就是人類可以藉由改變心態(tài)來改變生活”。 有的人的成長是線性的,而絕大部分人的成長是曲折的。有人年少成名,也有人大器晚成。以前混得怎么樣,現(xiàn)在是好是壞,都不是終點,我們還能改變未來。 對于自己的能力和潛力,不要妄下定論,持續(xù)努力、終身學習,時間才是真正的試金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