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園論文聯(lián)盟 【摘要】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所以探討課外閱讀與學生學習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及其意義。課外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良好心理品質、此外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借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也是使孩子終生受益的重要措施。如何開展好課外閱讀活動、對閱讀層次不同的同學之間的差別和表現(xiàn)都體現(xiàn)出課外閱讀對小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都起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關鍵詞】閱讀 ; 小學生 ; 重要性 引言 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zhí)著。這句話明確的告訴我們,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zhí)著的追求。而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一個人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是非常關鍵的。對于小孩子來說,課外閱讀對小學生不同成長階段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例如:課外閱讀有利于智力的開發(fā)、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個性、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同時教育家[1]潘菽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據(jù)有關心理學的調查表明,學生課外閱讀的數(shù)量及內(nèi)容與課內(nèi)立理解課文有密切關系,前者對后者的影響不但直接而且明顯?!蓖ㄟ^開展課外閱讀,學生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濃厚了語文學習興趣,教學質量得到了大面積的提高。論文代寫 一、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作用 (一) 課外閱讀有利于智力的開發(fā)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讀哪些書,根據(jù)兒童成長年齡與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研究表明,兒童的黃金閱讀期(8—14歲),其中5歲左右,是兒童開始由看圖發(fā)展到識字,是孩子的閱讀啟蒙敏感期; 5—7歲,應該進入大量識字的階段;8—10歲,應該進入自由流暢閱讀的階段。在經(jīng)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的基礎,在小學中年級(3—4年級),孩子應該進入他一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黃金閱讀期。 所以兒童在10—14歲四年多的時間里,應該讓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閱讀大量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等書籍,為他今后的人生觀的確立、專業(yè)的選擇、人生目標的確定、學習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們的智力背景,書讀的越多,知識面就會更開闊。還會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頭腦,讓小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更具有靈活性。在遇到問題思考時不會特別費力,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會比其他孩子多樣。 (二)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個性 [2]《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應“逐步培養(yǎng)學教育論文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此外也包括教育學生“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要求,開發(fā)他們的潛能,發(fā)展個性?!睂W校通過開展“探究性閱讀”,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閱讀的歷程,它把充裕的時間和空間讓給了個性不同、潛能不同、體驗不同的學生,促使發(fā)展水平不相同的學生都可以通過探究性閱讀來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論文排版和閱讀能力,使他們的個性得到發(fā)展。 1.學生自主實踐,合作探究 探究性閱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參與性的自主學習特征,能使學生真正成為閱讀教學活動的主人。 2.拓展延伸,利用課外資源進行閱讀探究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學習樹立大語文觀,要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所以學??梢酝ㄟ^開展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綜合性活動,從而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更為自由的、充分的發(fā)展。 因此,擴大孩子的課外閱讀面可以使孩子的個性健康、順利地發(fā)展,閱讀好的書刊、作品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個人的素養(yǎng)和修養(yǎng),開闊一個人的視野,塑造一個人的個性,使人的心理品質比較健全。文章寫作 (三)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升 書籍是人類心靈的雞湯,特別一些著名稿件編輯的文學巨著,例如一些名人傳記等,學生通過閱讀他們的事跡,進而潛移默化的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并積文案寫作極地履行到自身的思想及行為方式上,讓他們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得到提升和升華。 此外,從《兒童文學》對兒童的成長意義來看,兒童文學是以演講稿寫作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對小讀者的思想情感和心靈都會產(chǎn)生極大的感染和影響,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往往比直接的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更能有效地促使兒童健全人格的生成。在日常生活中兒童代寫論文除了從成人和小伙伴那里尋求溫暖和同情外,還會從文藝作品中尋求消遣和快樂,文學作品的感染力可以使得他們的感情更豐富、更充實,以抵抗生活中的獨苦與不幸。如長篇童話《長襪子皮皮》塑造了一個聰明淘氣、力大無窮,時常會搞些惡作劇的9歲小孤女——皮皮的童話形象。她的獨立自信,她的個性十足,她的敢于冒險,處處都顯示出這是一個被壓抑著的、最狂野的兒童幻想的化身。這個童話形象使得現(xiàn)實中的孩子們被壓抑的欲望得到了宣泄。感受著皮皮的自信、自立、自強、勇敢和冒險,生活中的兒童也會被激動著、鼓舞著。類似的作品還有:斯蒂文森的《金銀島》、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等。浸染在這樣優(yōu)秀的作品中,現(xiàn)實中的兒童的自信心、自我意識、勇于進取等個性品質就會受到一種積極的暗示,從而使兒童的這些個性和思想特征得到啟發(fā)、培養(yǎng)和加強。 (四)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說過:“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jīng)驗,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得益于課外看書?!闭n外閱讀不僅能夠陶冶小學生的思想與情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小學生語文水平。小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一方面能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豐富他們的知識庫,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讓學生從課外學到的知識融匯到他們從課內(nèi)書籍中所獲得的知識中去,融會貫通,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使知識更加牢固。這些對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其他學科的學習都起到了極好的互助作用。 二、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重要意義及其表現(xiàn) 教育家潘菽在他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據(jù)有關心理學的調查表明,學生課外閱讀的數(shù)量及內(nèi)容與課內(nèi)立理解課文有密切關系,前者對后者的影響不但直接而且明顯?!边@一觀點就明確說明小學生多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不僅能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活躍了思維,濃厚了語文學習興趣,更能讓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大面積的提高。 (一)課外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 課外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學生學習通常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很難實現(xiàn),依舊是老師為主題,學生怎樣學也往往由教師設計,學生跟著老師的腳印走,老師停一步,學生絕對不敢多走半步。而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就是我國現(xiàn)存的教育現(xiàn)狀,因為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存在著相同的觀點,那就是“拿分要緊”,因此課內(nèi)學習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很重,一般很少有真正的獨立和自主。課外閱讀就不同,它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讀什么,怎樣讀,接受哪一種觀點,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和需要,自主地選擇。學生從課內(nèi)學習步入課外閱讀,就像是飛出牢籠的小鳥,他們可以自由的去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課外閱讀就是如此,讓學生走出課堂,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究,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擴展使他們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從而養(yǎng)成一種獨立的探索精神。 (二) 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品質 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往往為了提高單位時間的閱讀效率,加快推進教學進程,都會采取讓學生進行淺閱讀的方法,在老師的牽引下進行非自主的閱讀,但是所謂的“課外閱讀”則是學生在課堂之外、校園之外進行的獨立閱讀活動。例如《兒童文學》一書對學生自我認識的培養(yǎng)和走出校園,融入社會的重要意義,增強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就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根本的心理品質。這也是通過開展和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讓學生形成一種學會獨立思考、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意義所在。 三、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一)創(chuàng)立班級“圖書一角”活動 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必須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形成一股濃郁的讀書氛圍。 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夠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在班級中建立“圖書一角”。通過讓班里的每一位同學自愿的捐出自己收藏的課外讀物,拿到班級中互相交換閱讀,這樣不僅能豐富小學生課外讀物的書刊,讓他們在閱讀中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形成一股閱讀的良好學習氛圍。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這個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分享的快樂,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之風。 (二)開展讀書活動,促進習慣養(yǎng)成。 1.開展故事演講比賽,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學校定期組織開展故事演講比賽,促進學生間的互動學習與交流。同時,老師也可在班級里開展興趣故事演講比賽,如開展“我最喜愛的一個故事”演講比賽,從而達到鼓勵學生多讀書,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課余生活,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2.鼓勵學生收集優(yōu)美的詞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以形象的語言說明了閱讀對寫作的巨大作用,同樣,寫作也可以促進閱讀的深入。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會遇到很多優(yōu)美的詞句,在教學中,老師就要鼓勵學生在閱讀時進行積累讓他們進行對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進行收集和整理。這樣一方面不僅可以鼓勵學生多讀書,另一方面還能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二)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老師通過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逐步培養(yǎng)出良好的閱讀習慣。因為習慣經(jīng)反復訓練可以成為天性中的一部分。林語堂在談讀書說道:“讀書須膽識、有眼光、有毅力?!边@可作為我們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一面鏡子。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以課內(nèi)帶課外,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促進課上的學習。指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鍛煉閱讀意志。 意志是有意識地支配、調節(jié)行為,通過客服困難,以實現(xiàn)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1我們知道一人的行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行動。他會根據(jù)自己的自覺意識形成一種習慣,去執(zhí)行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所以對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自覺性意識,讓他們形成一種獨立自主地采取決定和執(zhí)行決定,鍛煉閱讀意志。 四、結語 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往往會根據(jù)這所學校的成績達標率和升學率還評估,這種模式也會導致這所學校采取強壓式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小學生興趣多樣性的發(fā)展。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是學習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而這些都離不開小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我見習期間是在一所農(nóng)村小學,由于缺乏優(yōu)越的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所以那些學生的知識面基本只停留在課本上,有時候他們連品德課是什么都不知道,而這主要是當?shù)氐睦蠋煾緵]有給他們上過一節(jié)品德和自然科學,因而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但現(xiàn)在自己實習的這所學校他的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模式都屬于比較健全與科學。一方面學校會定期開展各種競賽活動,例如美術、書法、音樂、朗誦、講故事等,這些都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多樣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之間具有更多的交流與溝通的方式,從而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愛好,開發(fā)智力、促進個性發(fā)展、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學校要求每一個班級都要設有圖書一角,讓學生把自己收集的課外書帶到學校來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相互解讀,為他們提供了更將豐富的閱讀資源,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也能不僅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知識面,而且無形中也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讓小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夏家發(fā)、李廣、石義堂、魏小娜、彭近蘭、楊東、孫世梅、羅昆霞、沈愛華、翟應增、羅良建、范紅/ 2012-07-01/ 科學出版社。 [2]《從當代語文教育的現(xiàn)狀看語文閱讀教育的重要性》閆春莉,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崗南中學河北石家莊市050400 [3]《給教師的建議》作者:瓦·阿·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4出版。 [4]《中國兒童文學》作 者:孟芊芉 出版社: 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5]《心理學》吉林大學出版社 主編:周瑛 胡玉平 2011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