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日報》 2020-04-11 何大明 明清時期,蘇州花木之盛甲于江南。蒔花植花、供花賞花蔚然成風。百物有神,民間俗神與百姓日常生活和生產息息相關,花木也不例外配備“封神榜”。于是,花神廟應運而生。廟內供奉的花木神,不但花農和花商出于經(jīng)營目的虔誠膜拜,廣大百姓也情有獨鐘樂此不疲。清代顧祿《清嘉錄》卷二記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閨中女郎剪五色綵繒,粘花枝上,謂之賞紅?;⑶鸹ㄉ駨R,獻牲擊樂,以祝仙誕,謂之花朝?!?/p> 鮮為人知的是,我國最早的花神是道家的女夷,主宰萬物生長之神。西漢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天文訓》:“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谷禽獸草木。”東漢高誘注《淮南子》:“女夷,春夏長養(yǎng)之神也?!焙髞恚瑬|晉時期南岳衡山女道士魏華存夫人也躋身花神之列。魏華存(252-334年)被封為紫虛元君,道教尊其為上清派第一代宗師。唐代,著名女道士黃令微(一作黃靈微),人稱花姑,年八十而有少容,發(fā)白面紅,貌如處子。她在種花上成績卓著享譽京城,被封為花神。唐玄宗命道士蔡偉將黃令微編入《后仙傳》。晚清蘇州名士俞樾評品花神,對魏夫人青睞有加,其《十二月花神議》:“今故以魏夫人為總領群花之神,萬紫千紅歸其統(tǒng)攝?!庇衢泄P下的十二月花神中,有不少都是古代的男性文豪,如:四月牡丹花神李白,九月菊花花神陶淵明,十二月蠟梅花神蘇東坡。同時代的蘇州畫家吳友仁對此持有異議,繪制12幅花神圖重新更名,其十二月花神和俞樾存在明顯差異,比如二月花神,俞樾定春秋時期楚國屈平(屈原)為蘭花花神,而吳友仁則定唐代楊玉環(huán)(楊貴妃)為杏花花神。 明清時期,蘇州先后出現(xiàn)的花神廟多達9座,為全國少見,其中4座集中在花市繁榮的山塘虎丘地區(qū),分別為:桐橋花神浜花神廟,虎丘試劍石左側花神廟,新塘橋南花神廟,西山廟橋南花神廟。 建造年代最早的是桐橋花神浜花神廟。清代顧震濤《吳門表隱》記載:“花神廟在桐橋內十二圖花神浜,祀花果之神。神姓李,有永南王之封。位列十二月花神像,明洪武中建?!崩钍蠟榭偵?,是一位男性。而李氏總領的十二月花神,均為花枝招展的婀娜美女,即:正月梅花花神壽陽公主,二月杏花花神楊玉環(huán),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麗娟,五月石榴花神衛(wèi)氏,六月荷花花神西施,七月葵花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花神徐賢妃,九月菊花花神左貴嬪,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清代乾隆年間,桐橋花神廟重修,狀元彭啟豐題額“澤潤春回”。該廟毀于“文革”時期。 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蘇州知府胡世銓在虎丘建起一座花神廟?!痘⒏分尽肪硎讏D中有花神廟圖,后面配有徐崧《虎丘花神廟記》:“花神廟在虎丘云巖寺之東、試劍石左。舊有梅花樓,基址久廢。”該花神廟之所以建造,與乾隆帝第五次下江南有關。當時正值春寒料峭,而宮廷使者令蘇州府備各色鮮花供奉?;⑶鸱N花能手陳維秀,仿效京城“窨窖熏花法”試驗:先把花房門窗密封防風保暖,然后在地上挖坑,將開水灌入坑內,以暖氣熏蒸花朵使之盛開。此法果然大見成效:“其繁葩異艷,靡不爭奇吐馥,群效與一月之間。”乾隆觀賞時,龍顏大悅嘖嘖稱贊。過后,知府胡世銓就在試劍石左的梅花樓舊址上,建造起一座花神廟。 具有真才實學的普通男性花農陳維秀,取代赫赫有名的魏夫人,被破格冊封為本地花神,供奉在廟內受百姓膜拜。《虎丘花神廟記》對花神廟形制有記:“連楹曲廊,有庭有堂,并蒔雜花,蔭以秀石。”建成后的花神廟,成為一座花木扶疏的園林,“為都人游觀之勝”。尤維熊《花神廟》歌詠:“花神廟里賽花神,未到花時花事新。不是此中偏放早,布金地暖易為春?!睆R中懸掛的楹聯(lián),據(jù)傳為清代大才子紀曉嵐所撰:“一百八記鐘聲,喚起萬家春夢;二十四番風信,吹香七里山塘?!被⑶鸹ㄉ駨R會,從此成為當時蘇州重大的民俗活動??上?,該花神廟毀于清代咸豐十年(1860)的兵火。 2002年出版的《蘇州郊區(qū)志》,還記載了虎丘山塘地區(qū)的另外兩座花神廟。新塘橋南花神廟(茶花村4組):“在虎丘鄉(xiāng)新塘橋南堍,內供花神與猛將。舊時每逢農歷二月十二百花生日,花農來廟燒香,慶賀百花生日。廟毀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蔽魃綇R橋南花神廟(路北村7組):“在山塘河西山橋南堍,與西山隔河相望。清乾隆年間始創(chuàng)。道光、光緒年間里人集資重修。三開間二進殿宇,兩側以廂房相連,中為天井。第二進正中供司花之神像,兩旁墻上繪十二月花神?!逼鋵?,該花神廟在乾隆年間原為土地廟,道光年間改為花神廟。殘存的花崗石八仙和劉海浮雕圖,已經(jīng)移入虎丘旁邊的雙塔影園。如今,在虎丘后山的孫武祠旁邊,已新建一座花神廟,但尚未對游人開放。 |
|
來自: 蘇迷 > 《蘇州古剎廟宇宗教》